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作文

与大师对话的作文

作文1.14W

与大师对话(转)

与大师对话的作文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 就这么写了 《给教师的建议》,工作以来读到的第一本教育专著——师范必修的《教育学》、《心理学》,于踏上讲台之前,彻底败坏了我的胃口。

7月15日,那个炎夏之午,庄严合卷之后,“苏大师指出”便成了我的口头禅——在电话、在短信、在跟帖。我的这些朋友,“特”或“不特”,都是一方名师,个个年龄比我小,个个业务比我强——个个比我先读“苏霍姆”,然而,当我口若悬河,以“苏大师指出”为引子,褒贬现状的时候,她们还是被我惊人的记忆力震慑住了。

“看云,你不是读,你这简直是在吃啊!”

同时读的,还有其他几本闲书——所以“吃透”这一本,只是因为:一切的写作,都是写自己;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如果我的心里没有预先存在了一张期待吟唱的琴,一口期待发声的罄,来自大师的抚触和叩击,又怎能让我激动,震颤,发出强烈共鸣呢?

对,就是共鸣。《给教师的建议》带来的,不是高山仰止的惊叹,更多是心有戚戚的同感、快感。尤其是当我发现,全书十之七八都是在说读书:学生要读,家长要读——教师更要读。

“这些话,简直就是替我写的。如果由我来写,必将更有文采!”躲在没人听见的地方,我这样地给自己吹气。可是,有谁拦住你,不让你“更有文采地写”了?

是这样:一直存在的感想和质疑,自顾人微言轻,以为说了白说,写了白写,自己先就将它们压抑、轻掷,任其萎顿消湮成为模糊的雾气和暗流了——没有人拦我,因为懒惰、自卑和缺乏韧性,是我自己选择做了“沉默的大多数”。有些事情即便做了,也不敢往大处想它的意义。出了自家教室,所作所为宁可无人知晓,惟恐招致大不韪的批评,惟恐打扰了自己蜗壳里的安宁。

现在,我有可以引大师为佐证了;现在,我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一条正道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深刻的沮丧。因为我发现,一直讨厌“育人”之说,一直嚷嚷着“道在立人”的我,其实自己还没有立起来呢。

爱默生说的多好啊: 人应当学会的是捕捉、观察发自内心的闪光,而不是诗人和伟人们的圣光。但是,人们却不假思索地抛弃自己的思想,就因为那是自己的思想。在每一部天才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自己抛弃了的那些思想:它们带着某种陌生的尊严回到我们这儿来。伟大的艺术作品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诲就是,要以最平和而又最执著的态度遵从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念头,即使与其相应的看法正甚嚣尘上。否则,明天某个人便将以一位权威的口吻高谈那些同我们曾经想到、感受到的一模一样的想法,而我们却只好惭愧地从他人手中接受我们自己的想法。(《自助》)(楷体) 下面,我就书中感触最深的几点,结合实践谈感想。我知道,这样的写法,很不合读书心得的套路。一直以来,我就这么写札记的。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很不喜欢,于是幽囚D盘成了它们理所当然的归宿——“个体化倾向过于强烈。本末倒置,冲淡了书籍给人的印象。你该走大家通行的路子,那样写反而容易,也便于发表。”

这话很有道理!可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完满的小宇宙,哪怕是作为读者,面对自己完全拜倒的作品呢。越是深刻的解读,就越具有再创作的成份,就越在阅读表达中融入和凸显自己。如果剔除了“我”的存在,那还是“我”的感想吗?也许,与大众套路的不同,正是“我”的价值所在呢?原本读书就是为“我”活得更好,而不是“我”活着为了读书呀——本末倒置,什么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呢?

写作的人,很少不想将心血变成铅字的。“大道甚夷”,我还真的犹豫过呢。可是现在,我决意不改了——其实,这“决意”也是一条重要的心得体会埃我们每读一部好书,首先应当是让自己的心灵受洗,然后,才能谈得上对学生施以影响。

我行我素,就这么写了。再录一段爱默生的话: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才。披露蛰伏在你内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最内在的终将成为最外在的——我们最初的想法终将在上帝最后审判日的喇叭声中得到回应。(《自助》)(楷体)二 “滋养大河的溪流” 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因为读得慢,所以读的少;因为只求一读之乐,所以不在乎快慢多少。

所以“喜欢”教书,只是因为——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我在上班时间堂而皇之读我所爱的行当。也曾考虑过开书店或者做图书管理员,可又觉得读之外、读之内,只跟书本打交道,也够死气沉沉,也够让人崩溃的。还是和活蹦乱跳的娃娃厮混比较有趣,比较有成就感。一个人读是多么寂寞蔼—坐在教师的位置上,至少我可以大胆以权谋私。己之所欲,必施于人。

很高兴看到:大师不谈具体教学技术和方法。教过众多科目,他是很有资格一谈的。他选择了“务虚”的一路——只谈读书。于是这些建议,这本书,便获得了超越时代、国界和学科的普遍价值。 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不管你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任何一本书是多么方便,我还是建议你建立起自己的藏书。(《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为什么学生感到学习越来越难了呢》)(楷体) “语言素养”——大师以为,无论你教什么学科,这都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否则,学生听课如同受刑,为了取得好成绩,孩子们将以健康为代价。

清晰简练、生动新鲜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对你的每一节课心存期待。他们知道:从你嘴里出来的话,绝不会重复昨天,绝不会是机械迂腐的陈辞老调。无论教学辅助手段多么发达,语言——永远是教师联络感情、传授知识、激发思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新鲜活泼的语言从哪里来?读书——只有读书。

“无机物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变为有机物的?”一般的生物教师都这样问,教材上也是这么写的。

同样的问题,大师却是这样提出的: 在植物机体这个复杂的难以捉摸的“实验室”里,在阳光的照射下,把矿物肥料这种无生命的东西,变成了西红柿甘美的肉汁,变成了玫瑰的芬芳的花朵,这一切是怎样进行的?(《要使知识“活”起来》)(楷体) 这样的生物课,这样的教师所任的生物课,怎不引人入胜——怎不令人向往。古人云:“得遇良师,家门有幸。”做他的学生,真是幸福埃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将一己之好与职业结合起来,并形成水涨船高的态势的——很高兴,自己首先是个读书人,然后才是教师。

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太重要,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在这堪称伟大的过程中,大师特别强调-教师自身修养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外阅读当然需要切切实实地抓,如果手上的“抓”和心里的“熏”结合起来,那么一切将进行的轻松美妙。

由于发自内心的爱读,由于无数溪流的滋养——当教师成为丰盈清澈的大河时,他的学生便做了那些有福的草树。

生命是一条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多么好。三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 教学中,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诱学生读书。为此,我软硬兼施,解数使荆六年下来,由于《给家长的公开信》,由于只谈读书的家长会,由于孩子的中介作用,有关“大量的、高品位的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家长都能在大客车、农贸市尝上下班的路上,向别的爸爸妈妈道出个一二三来。这让我甚觉得意。

“喜欢”诱读,多少也有私心的成分:如果把学生比作羊儿的话,只要他们爱读了,那我就是把他们引到了丰美开阔的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比之广袤无垠的课外读物,我们有缺陷的教材,简直逼仄枯瘠得可怜,少有几束是青葱可口的——那样,我就不必早起晚睡,喂食扫除地忙碌了。圈养改为了放养——不但自己悠闲,羊儿还比别家的漂亮、结实、有活力。多么美气。

另外,对于课堂教学的众说纷纭,也是我立意突围的重要原因——沉静/活泼;启发/自学;灌输式/接受式;人文性/用具性;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超越文本/紧贴文本;互助合作/独立探索……每一堂课、每一个细节,你都可以听到多-维的——彼此相反的指导和评论。听听谁说的都有道理,想想怎么做都遭指责。在我们有责任心、爱好兼听的人看来,这教室简直不能进了,这书简直不能教了。

怎么办呢?不就是薄薄12册语文书,不就是一周若干节语文课吗?如果降低教材在孩子阅读内容中所占比例:1/10——1/20——1/30……就算课堂教学有什么闪失,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教材的最终作用在于通过它,使孩子们学会读书、喜欢读书。最好把教材比作一条船,船的作用是驾驶着它航行大海,而不是边边角角、勾勾缝缝摸索到一清二楚的。

“一勤养百懒”,从前将这事归于语文教学。现在才知道:“放养”的意义,绝对不止于语文——从中收益的,也决不止于现在的各科教师及其教学。

离开学还有十几天,我将更加兴致勃勃地投身于“放养”的事业。一靠督促检查,二靠建立在学养和品行之上的个人威信,三靠课堂教学中时时贯穿着的面向“课外”的指引。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的时间和教学个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中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

(《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一个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无形的栅栏把自己跟广阔的天地隔离开来,然而谁知道后来这道栅栏也许会变成真的牢狱呢!(《要保持“水源的清洁”》 (楷体) 这样的话太多——太多。几乎占了全书一半。这样的话,我是百读不厌埃再录一段: 如果在青年中出现了一批热爱书籍,把读书看的比从事其他业余活动都重要的怪人,那么,那些用其他的、似乎是强有力的手段也无法对付的问题就都会逐渐消失。(《“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楷体) 面对永难消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年问题,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药。如果有的话,在苏大师看来——无疑就是书籍。

到了六年级,不光是学生,连我都对每周一次的读书课心存期待。因为在那里,我常常被震撼,常常被学生带来的故事感动到了落泪——这是多么幸福的受洗。

《小王子》是我向他们推荐的最后一本小书。当我读到结尾,当我看见朦胧的泪眼,我知道,他们心中一根柔软的琴弦被拨动了。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一直以来以为是我使他们保持了柔软,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一起保持清洁、生机和柔软——真好。四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看见这个标题,我乐了;在这里敲出它,我又一次笑出声来:“大师你好天真埃这简直是废话——梦话!”

可是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把梦“部分地”实现吗?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都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楷体) 作了20年的班主任,早就知道,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定存在着一个问题家庭。你想彻底改变一个孩子,就意味着要同时教育好他所在的整个家庭——爸爸、妈妈,很多时候还要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那个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七姑八舅之类……

这样的看明白了,好处至少有两个:第一,面对难以对付的问题孩子,划清份内份外界限,在该原谅自己的时候原谅自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凡事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千万不要听信那些“爱心的奇迹”,否则累死、气死,也只白白证明了你的不明事理和不自量力。

二,班上出了好孩子,也不要将那“好处”全部归于教师或者学校——贪天之功是要遭报应的。如果你在该感谢人家父母的时候将功劳大包大揽了,那么,你同时就该负下不该你担的责任——比方让奸商的孩子懂得诚实守信。

所以学校也好,教师也要,工作视野一定要扩大到学生所在家庭。“家庭智力生活背景”,即书籍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于学龄前,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智力生活的状况。

那么,怎样对学生家庭施以有益的影响呢?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啊,大师的建议还是两个字:读书!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劝导家长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他的学校里,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读书汇报——朗诵,是其中必备的节目。

我也是这样做的。洋洋洒洒的《致家长公开信》上,大考之后的家长会上,从来不屑于析试卷,谈分数。我最爱汇报的是我们师生的读书成绩,我最爱说的是劝家长读书。“不要问我您孩子的语文分数——这我不清楚。让我告诉您,孩子正在读的是什么书!不要苛求孩子,学校是同一所学校,教师都是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父母。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不够聪明,那是你遗传的原因;如果你觉得你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那是你教育的出了问题!一个班级里,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品行的、教养的、学识的、遗传的竞争。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好爸爸、好妈妈,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坚持六、七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作为父母更重要的责任在育——教育,而不是养。爱而不会爱,等于不爱……”哈,我可真能说。

苏大师则告诉我们: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当然,你也可以举出文盲父母“培养出”优秀子弟的例子来反驳。但你不要忘记,物以稀为贵,之所以文盲之家的才俊可以名噪一时,恰是因为那样的情况少埃书香门第出学者——谁会为此而惊讶呢?

孩子背宋词,是要让家长签字的。我问:“有大人听你们背的时候,自己也跟着背的吗?”全班只有两个孩子举手。一个是爷爷,一个是妈妈。

“太棒了!这就是学习型的,最优秀的家长埃告诉你的爷爷,告诉你的妈妈——薛老师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简短然而热切,就说这么多。看吧,等到下次再问,跟着孩子一起背的,就有五六个啦。

我没有权利给家长布置作业,但我可以以孩子为媒介,将我的教育思想布到他们中间——当然,前提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希望孩子好,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

无论如何,很多事情,做和不做还是不一样的。一样的出力,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利在一时还是功在长久,也是不一样的。我是个爱惜心力的懒人,我当然要选择效率高、功德长的事情做了。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无奈,又何尝而不是一种坚韧呢?

五 “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 2,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

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即使教师拿来一只活猫来到课堂上,儿童对猫也不会有更多理解。如果真的有必要讲到猫,那你就得想一想,怎么给学生讲一些完全新的东西。(《我怎样写教育日记》)(楷体) 这回我不笑了。因为我想到近年来看到的,各级教学比赛和优质课上无处不在的课件——无处不在的直观性。还有表演、游戏之类的“语文活动”。

现代科技毕竟不是白给的。课件一用,现场气氛立刻热闹,视觉效果立刻亮丽。可是,当你追问:“非如此不可吗?”的时候,私下里,你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否则太单调了。”“都用我不用,显得我太土。怎么也得显示我们掌握了现代教学技术埃”“光是讲读,光是讨论,哪有那么多话埃”“看一看,演一演,时间过的也快些。听众、评委不着急。”

当然,也有说到“激发思维”、“营造情境的。”可是,如果你问:“非如此不可吗?”——“激发思维也好,营造情境也好,文本是最值得发掘利用的资源,这一点你充分做到了吗?”答案,必定又回到上面的话。

你再问:“在自己家里,你也这么热闹吗?”

“那我还不早死透了!这种银样蜡头枪,一学期至多耍一回。”

我以为,不需要再问了。 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静悄悄的革命》) (楷体) 可惜,这样的话不是我们同胞发出的。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人向来性急,50年代“跑步奔向共产主义”的结果,是我们落后世界更多年——看看课改的声势浩大,让人不由想到了“大跃进”。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一种又一种的时鲜招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唱—反应慢的总在苦叹疲于奔命。有什么情绪静心潜修?

个个想着一炮打响,人人梦着一夜成名。为了“推出名师”,学校集思广益,有招出招有力出力。为区区一个“国家级优质课三等奖”,活活累病三个同事——这样的事情,恐怕谁都不以为奇。难怪人家说教师越来越演艺圈化,一人精彩的背后,真有一群人的默默奉献埃这就是白热化的生存竞争, 这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然而在现在,到哪里去找安静的精神栖所,容你安静修炼,成为大师推崇的那样: 村子里所有的人,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小孩子,看到他都肃然起敬,仰慕他那非常渊博的知识。凡是从法尔图什尼亚所在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终身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楷体)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这是《圣经.创世纪》里的句子。挟着质朴伟大的力量,撞击着信徒和读者的心。在我这不信教的人看来,这是一则伟大的寓言——它揭示的是语言对于人类乃至世界的,怎么估量也不为过分的意义:是人类——是思想——是语言,重新创造了世界。

无论现代科技手段怎么发达,辅助手段就是辅助手段,永远不能替代教师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的个性化、情感化、人文化正在于此;教师行业的不可替代性也正在于此。试想,当一堂“好课”的成因主要在于课件,在于适时按动鼠标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教师本人可以退场了呢?

公开课上,色彩缤纷的课件,形式多样的活动,更多是作为刺激、调动学生的手段而使用的。我且不问“从那样的课堂走出来的学生,如何可以做到沉思静读;如何可以在白纸黑字的中间感受到美和激动”——我十分高兴地读到这样的话,这是大师的当头棒喝埃我愿不惮其烦地录下: 一些鲜明的、非同寻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来看都是很诱人的,但是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却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待激发脑的“情绪区域”的问题。

能够把少年“拴妆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上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的气氛:学生们仔细地倾听着每一句话,你可以逐渐地把声音放低,用不

着使用那种专门的演讲式的语调对他们说话,(这种调子很快引起学生的疲劳),而使用人们之间平常交谈的语调。

经验证明:讲课当中过分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得少年过度兴奋,会使大脑两半球皮层进入某种麻木状态。

采取很原始的办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这件细致的事情上缺乏教育素养,这正是使人们感到少年是“最难对付的人群”的严重问题之一。(《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楷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原始的办法”指的是离开教材实质本身,频繁刺激学生娇弱的“情绪区域”的行为。在大师看来,那是一种“缺乏教育素养”的,使教学陷入“弹药补给”式窘境的行为。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不责任的和残忍的。从那样的课堂里出来的学生“根本谈不上从事正常的脑力劳动。”

“课不够、热闹凑”。个人以为根本原因在于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浮躁心态。恶风所祸,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师队伍里,越来越少真正的读书人。远水不解近渴蔼—为出成绩,个个追求短期效应,个个往自己的一亩二分地里猛施化肥——说什么“着眼一生”,谈什么“百年树人”。

借用大师的一个词,这样的课改,这样的教师,不过是些“空心的花”。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我们都操起奥戴姆剃刀,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变得多么朴实、丰饶和干净。

课件当然可以用,游戏当然可以做。只是希望教师多问一声:“非如此不可吗?”然后真诚面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在该用力的地方多下功夫。那么,我们庶几可以对中国教育的未来抱有希望。六 警惕“庸俗的亲昵关系” 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游览,更他们一起坐在煹火边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很错误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感情的事。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的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于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楷体) 大师看见的“危险现象”,在我们这里还顶着爱的美名呢。

周末,下了冬天里的第一场大雪。下午,孙老师急匆匆去学校。

“和孩子们约好了,全班打雪仗!”

我和小安面面相觑,双双不以为然。

“真是没事找事啊,难道你不去,他们就不会玩了吗?”

“我去了,他们更高兴,更热闹,也更安全些。”

“我看未必!”我撇一撇嘴,“打个比方啊,我们一拨家伙玩得自在,领导过来了,你是希望他加入我们呢,还是他们赶快希望离开?”

“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我们老孙,肯定是希望和头儿一起玩的!”真所谓物以类聚,小安也不善。

“咳,我懂得你们的意思。好了好了,是我需要他们,是我自己想和他们一起玩——行了吧!”老实巴交的孙老师,简直是在告饶了。

反正清闲没事,反正彼此知无不言习惯了。两个家伙,决心好好给亲爱的伙伴洗一洗脑。一边同路走着,一边循循善诱:“承认了就好埃自作多情外加精神空虚,这咱看的出!可是——你征求过他们意见了吗?你告诉过他们有拒绝你的权利吗?”小安真棒,小安该当律师的。

“即便他们都欢迎,你也不该有这样的提议,你该从热烈欢迎中看到可忧的一面。”我决心赶尽杀绝。

“真正的成长,是在父母和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实现的。给予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碰撞中形成并懂得遵循游戏规则,这是学会交往、实现自我教育必经之路,也是他们不可剥夺的快乐权利。一年才下几场雪?这是天赐给孩子的节日和礼物啊,你不该这么自私的!而且,你的参与,是在无意中暗示孩子——和老师玩在一起有特别的快乐和荣幸,也是不好的。纪伯伦说过:‘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以自己为基座,把孩子尽量高尽量远的射出去。如果我们爱他们,应当尽早让他们成为独立完满的自我。不该让他们以教师参与的游戏为有特殊快乐——然后,是一人独处也能自得其乐。这就叫做立人!”

“我,我,我……”孙老师晕了,不停地摇动着手里的钥匙——这是她特意向门卫要了来的,她这是特意提前半小时赶到校园的。

两个坏蛋良心发现:“去吧去吧,总不能言而无信蔼—记住下不为例!”

星期一,办公室里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我们取得如下共识:小惠未徧;君子不重则不威。教师的威信应当建立在过硬的师德、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渊博的学识之上。为学生过生日、课上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称兄道弟的行为,至多可以看作一种个人爱好,绝对不是值得提倡的爱心行为。

“需要的时候,我当然和他们联欢、游戏。可是,如果学生离开之后,想起我的好,只是包饺子、捉迷藏之类,我以为那是我最大的失败。我更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学养和业务水平上——雪仗一年打几次?月饼一年只能吃一个晚上,我所乐意做的,是以自己拥有的精神财富,滋养树的根部。这是更艰苦、更明智也是更有尊严的事情”

特别愿意摘录《美国优秀教师行守则》中的第八条: “不要和学生过分亲密,但态度要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分随便。”(楷体)七 “那也许还会好些” 米哈伊尔遇到最大障碍是作文,小伙子跟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夫娜之间发生了一场难分难解的冲突。在他看来,作文真是一种高不可攀的智慧的顶峰。于是女教师在教室日志里一个接一个地给他打上“两分”,于是米哈伊尔就不再交作文了。在尼娜.彼特罗夫娜的课堂上,他开始搞出各种各样的花招来……当知道米哈伊尔要离校参加工作的消息后,同志们都向尼娜.彼特罗夫娜表示祝贺。(楷体) 一天,女教师家的电视机第四次坏了。按照叮嘱,修理部派来了技术最好的师傅——就是曾经气得她面孔发白,双手颤抖的米哈伊尔。

看着米哈伊尔默默工作的两个小时里,教师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她多给了旧日的学生3个卢布。 米哈伊尔把钱退还给老师,低声地、然而带着一种激动的心情说:“您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您是这样教育我的吗?我的作文写得不好,可是我毕竟学会了正确地生活。当时我也喜欢您的课……是的,比任何别的课都喜欢。这些课会一辈子留在我的心里。”(《关于和谐教育的一些想法》)(楷体) 捏着3张卢布,女教师久久地坐着,哭着。——这是全书唯一让我落泪的地方。

我能想象到尼娜.彼特罗夫娜深切的自责——是的,她的“严格”从职业的角度看无可指责,然而,恰是她的“认真”,令孩子一步步坠入自卑、沮丧的深渊,直至与教师反目为仇——直至在离八年级结业还有3月的时候,母亲央求给孩子退学,“随便找什么工作去做。”

我能想象教师的懊悔。

可是我不敢想象,是怎样一种不能忍受的痛苦,使孩子无法熬过剩下的3个月。再不能愉悦地面对教师,再不能快乐地坐在同学中间,逃离教室,逃离折磨,“随便”做了电视机修理工——原本,他是喜欢语文课堂的。

是的,一个接一个的“两分”是客观、准确的。然而,如果教师宽松些,情况将大大不同。就凭“喜欢听课”这一条,也不该忍心给他判“两分”——可怜的孩子,他是凭着这一点“喜欢”,顽强地固守着课桌呢,本该万分珍惜的学习热情,教师却给它判了死刑。

有些孩子在有些学习领域就是不开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用大师的话说,这些孩子,是世界“最较弱、最需要给予关爱的花朵”——我们怎能用一杆分数的铁尺,将他们打入绝望的痛苦的深渊?

巴甫里克,另一个被教师牢牢盯住的“差生”。女教师是那么负责,以至于在巴甫里克难得一乐的时候,一心要把孩子拉回书桌补课。对此,大师的看法是: 说来很奇怪,如果这位女教师对巴甫里克不是那么关心,如果她能放手让他的发展接受学校生活那种迅猛潮流的影响,那也许还会好些。(《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楷体) 是啊,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放松一些,可能更利于这些孩子的成长。见分不见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不可救药的差生”,班班都有。当我们焦灼、气愤的时候,应当冷静地想想:这样的两败俱伤地揪住不放,是否适得其反呢?也许马虎一点,“放手让他的发展接受学校生活那种迅猛潮流的影响”——让他们随大溜的“跟着混”——保留一份懵懵懂懂的学习快乐更好? 只有像监工那样有着一颗冷酷无情的心的人,他才会在给小学生打两分的时候,心里希望不懂教育学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惩罚办法。

我从来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大河的生计蓬勃的溪流。(《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楷体) 在压力很大的今天,我们尤其更需要这样的提醒。

标签: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