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作文

不要让学生成为悬在半空的主体作文

作文3.07W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了体现这一理念,从教法、学法、教学评价以及教材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面积的改革尝试。

不要让学生成为悬在半空的主体作文

例如,从教材编排的习题上来讲,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把背会“第几自然段”改成了“我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以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秋天的雨》来说吧。这一课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以秋雨为线索,从四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其中,秋雨的颜色写得最多,用词也最具“色彩”。如果是以前的习题,至少有两到三个自然段是需要学生背会的,甚至通篇都可以让学生积累借鉴。

不过现在的课后题是“背诵你喜欢的部分”。部分老师为了遵循新课改要求,就完全把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背诵内容。于是就出现了学生只挑最简单的段落背诵的情况,相当多的学生不是选择开头、结尾,就是只背字数最少的那一段。只有少数对文字真正喜爱的同学不会拈轻怕重。

并不是说自主学习不好,但是,也不是一切自主的学习都是理想的学习。学生有足够的能力知道自己需要达到哪个目标吗?有足够的能力提出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吗?学生有足够的意志完成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吗?

正如《静悄悄的革命》中所说的:“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行动。这样的`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了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的主体吗?”书中讲道,教学由“学生”、“教师”、 “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而大部分教室里现在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如果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趋向来进行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

在我们的教室里,除了上文所说的“背诵你喜欢的部分”外,也有许多看似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实则将学生悬空的情况:

“读了课题,你想说什么?”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段话。”

“抄写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这样的课堂语言看似尊重学生,实际上是把学习这件事完全听任学生自己来做,依赖于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忘记了学生的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

何不这么说呢——

“这个题目提示了课文什么内容或主题呢?”

“让我们朗读这一段话,读出xx的感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朗读技巧读出感情。)

“这一课需要我们写会的生字有x个,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还有哪些是没有掌握的,把不会的再多写几遍。”

“这个句子很生动具体地写出了xx,让我们把这个句子抄写一遍,并仿写一个句子。”

这些带有指令性的语言,表面上是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但是这样的学习是实实在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高效进行的。比起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浅薄与贫乏的课堂,这样进行教育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