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总结

乡镇经发办工作总结报告

乡镇经发办工作总结报告

乡镇经发办工作总结报告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3.6亿元的20.5%。

2、投资促进工作:新引进省外内资0.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亿元的50%;上报备案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0万美元。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安全生产工作:201X年上半年,全镇未发生一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创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及安全社区等日常工作按计划推进中。

2、食品安全工作:201X年上半年,全镇未发生一例重特大食品安全生产事故。

3、统计工作:201X年上半年,全镇统计基础工作继续完善,完成半年各项统计业务工作任务。

4、环境保护工作:201X年上半年,减排工作持续推进;全镇未发生一例大气和水环境污染事件。

5、旅游工作: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按照年度目标任务建设中。

6、经济普查工作:目前,已按时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任务。

茶园乡自201X年换届以来,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为总体目标,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实现了茶园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201X年,全乡第一产业增加值507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4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27万元,分别较201X年增长16%、29.9%、35.1%。201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54元,较201X年增长65.9%。地方财政收入59.09万元,较上年增长173.5%。

二、抗震救灾取得实效

“4.20” 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茶园乡及时启动预案,清理地震危险隐患20余处,撤离危险人员100余人,设置警示标志30余处。全面完成了地震灾情调查核实,全乡重度灾害户32户,中度及轻微受灾户652户。扎实抓好灾后房屋加固维修工作,将灾后重建工作与一般场镇改造及土地综合整治结合,稳步推进。开展地震坑震救灾捐助活动,捐款资金3585元。

三、加快建设旅游古镇

(一)打造“公园式生态文化旅游古镇”。

1.依托周场村整理项目选址西禅社区建设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集中搬迁安置农户89户,整理还耕建设用地96亩,净增集体建设用地指标80.25亩。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八河堰水资源优势,依托周边林盘群落,打造新农村综合体。以八河堰为景观轴,启动场镇滨水新区一期建设项目,整体流转集镇600余亩土地,与古镇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实现“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果尝”,初步形成公园式生态文化旅游古镇格局。新启动西禅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

2.精心打造“三月赏花、七月品果”的茶园桃花旅游品牌,突破村域界限,辐射西禅社区、箭道村、周场村200户发展秦王桃花果产业。在周场村新发展优质茶叶500亩,建设3000亩茶叶园区。建设了和乐村300亩莲藕种植基地,发展荷塘湿地荷花观光旅游。引进四川省XX市和盛家园茶园农业有限公司投资近2000万元,实施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出阝 江农趣园项目,建生态蔬菜种植体验园100亩,水上种养殖及观赏园80亩,餐饮休闲园20亩,与星级农家乐徐家大院一起形成了良好接待能力。引进业主在西禅社区、箭道村连片建设标准化蓝莓种植园区300亩,在箭道、周场发展车厘子种植基地400亩。建成凤仪、和乐蔬菜基地500亩。

(二)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1.实施了一般场镇改造。依托周场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争取一般场镇改造专项资金和国有闲置资产处置政策,整合村级公共服务改革、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村公融资等政策,实施老场镇改造、滨水新区打造两项工程。完成主要街道路面改造7000平方米、风貌立面改造10000平方米,新铺设污水、自来水管网各1500米,打造主要街道生态景观沟渠200米,实施节点景观绿化2000平方米。滨水新区一期项目完成主体景观打造,都市农业观光园区一期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场镇风格,成为全市一般场镇改造的典范。

2.交通网络得到完善。投资450万元,实施谢家坝大桥及引道建设,大桥已完工通车。整合市“村通”、“组通”及村级公共服务改革政策,硬化组道10公里,完善交通网络。

四、统筹城乡成效明显

(一)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全面完成了农村房屋、宅基地、承包土地等的确权颁证,完成全乡4073户农户耕保基金的核实发放。建立了茶园乡产权交易服务所,建立了7个村(社区)的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实现城乡居民统一户籍,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扎实抓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两年全乡配套专项资金612万元,实施项目193个,立项融资200多万元实施张坝社区谢家坝大桥、西禅集镇青石板路2个项目。深化“村两委+议事会”、“三步量分法”等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按照“整治工作有人做,整治效果有人管,整治经费有保障”目标,推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立综合整治风格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公共区域、乡村道路等保洁率达100%,垃圾处理率达95%。强化农村畜禽污染专项整治,有效治理了农村面源污染。圆满完成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综合利用秸秆6115亩,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五、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以生态文明为本,加强全乡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管护,构建了茶园良好生态屏障。扎实做好场镇绿化和水景观打造,规划实施滨河绿道。结合花木苗圃、特色果蔬等生态农业项目,提升茶园绿化美化品质。扎实开展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浆砌沟渠4500米,新建u型渠17000米,实施堰渠清淤维修15公里,修建沼气池50口,接受了四川省血防达标检查。先后成功创建“四川省级生态镇乡”和“国家级生态镇乡”,形成凸显茶园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片。

六、效能建设不断推进

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按照“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及效能建设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完善了“一中心七个点”的便民服务网站,为全乡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全面实现了党务、政务公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代理和审计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届民主监督。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政府信息及时发布,公文网上传递。实施效能督查通报制度,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转变了干部作风,提升了行政效能。

七、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认真宣传贯彻计生法律法规,夯实计生“三查一治”、“三结合”、“两奖一扶”、奖励扶助、流动人口管理等基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扶贫、脱贫,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优抚救济及时落实。扎实开展殡改工作,实施残疾人扶持工程。认真落实村民自治,按季度村务公开。健全平安创建、综合治理、信访稳定 “一岗双责”机制,抓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稳定和信访工作,将问题处理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交通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了全乡安全稳定。

努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2%。实施科教兴乡规划,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完成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和村(社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构建了良好的文化服务体系。民兵武装、妇女儿童、档案等事业健康发展。

八、党建工作取得成效

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健全党建述职、党委议事、民主决策、“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和“三步量分法”等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按照“四有四统一”要求创建茶园乡“党代表之家”,深入开展代表走访、座谈和接待日等活动,让“党代表之家”成为党委联系党员群众的“连心桥”。公推入党积极分子41人,新发展党员11名,开展党员培训18期,党建水平得到提升。

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室关于报送换届以来工作总结的紧急通知要求,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保民生、促发展关键环节,带领和团结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4·20芦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效完成近3年的目标任务,取得了201X年目标考核三等奖的成绩,确保了火井镇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X年-201X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3%, 201X年人均gdp达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X年7037元增长到201X年的1.03万元,平均增长12.5%;工商各税收入平均增长10%以上,201X年达29.66万元;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20%以上,201X年达2.6亿元。

一、立足实际,高效推进常规工作。

(一)强力推进一般场镇改造。201X年以来累计投入场镇改造资金1000万元。完成火井主要街道康庄路和河南街“小三线”下地工程;完成火井大桥至火井小学、崇嘏广场、三和大桥入口、盐井溪部分河道景观节点打造工程;完成背街小巷改造工程1处;依托尔玛民俗博物馆,对河北街道路、沿街风貌整治、危旧房改造及环卫设施等进行全面整治。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采用政府规划引导、业主规模投入、专合组织连接、群众广泛参与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猕猴桃、林竹等优势产业。201X年引进业主投资500万元新建金银花示范基地1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00多亩;201X年引入三甲猕猴桃有限公司在火井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流转土地700亩建标准化猕猴桃种植基地,完成投资500万元。

(三)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前期完成“四权”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查漏补缺和复核纠错工作,确保应确尽确,进一步深化了产权制度改革。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水利、农户设施等建设力度,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X年以来新建水泥路35公里、沟渠10千米、桥梁3座;完成人口饮水工程4处;新建医技大楼600平方米、新增床位100张;新建50个车位停车场1个,缓解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停车难等问题。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201X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上百起,信访积案12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近3年没有发生过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牢固树立抓城乡环境治理,就是抓民生工程的理念,从治理机制入手,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五乱”治理。201X年以来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垃圾清运5000吨,清理污水沟10条,整治出摊占道15000次、车辆乱停乱放2000次。保洁员队伍增加到80余人。利用春秋两季植树造林有利时机,在文井江沿岸、邛芦路、集镇规划区种植垂柳、银杏、桂花树苗52000余株,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七)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完成XX市、XX市民生、惠民工程目标142项。认真实施动物疫情防治工作,有效防控了生猪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城乡居民医疗入保率达98%,少儿互助金参加率达97% ,农村药品配送率达100%。加强文化活动站建设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管理。认真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免费为已婚待孕妇女发放叶酸片达100%,综合服务率达95%。完善了就业援助服务体系和10个村劳动保障站规范化建设。

(八)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服务“三级联动”机制,优化了政务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健全完善了《火井镇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火井镇驻村干部管理办法》、《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办法》、《火井镇干部奖惩激励办法》等制度。政府工作的规范度、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明显增强。

(九)全面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问题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同时,结合“挂包帮”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对党员干部开展了廉政系列教育和为民服务理念教育,廉洁、高效、实干的干部作风不断体现。

二、突破常规,有序推进重建工作

在“4.20”芦山地震中,火井镇受损农房3787户,其中倒塌21户68间,严重损坏718户2388间,一般损坏3048户7410间,受灾人口18649人,直接经济损失1.06亿元,是XX市六个重灾镇乡之一。

(一)积极投身抗震救灾。“4·20”地震发生以后,全体镇村干部第一时间投入灾后应急救援、临时安置、群众安抚、卫生防疫和过渡安置等工作中,累计搭建帐篷234顶、安装板房10间,安置群众1146人;发放棉被250床,矿泉水4511件,牛奶584件,方便面983件,面包644件,火腿肠227件,饼干177件、彩条布195件,有效解决了群众的临时安置和生活问题,确保全镇无一例受灾群众挨饿受冻情况。

(二)有序推进灾后住房恢复重建。

1.科学选择重建点位。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共规划3个灾后重建安置点和1个“小组生”项目。预计安置2500户(含南宝乡600户)8750人。

2.整体考量重建规划。按照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破坏田园风光和生态本底的要求编制灾后重建规划,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

3.全面动员群众参与土地整理。抓住“4·20”灾后重建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用好用活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土地整理。截止201X年5月底,全镇报名参加土地综合整治农户达1930户。加上火井场镇和银杏二级场镇原有住户,火井城镇化率已达70%。

截止5月底,基本完成调地、拆迁工作,所有项目均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4.扎实做好受灾农房维修加固和原址重建工作。201X年11月,全面完成受灾农房的维修加固和完善。111户原址重建已动工107户、完工45户,剩余4户正抓紧做工作。

(三)产业重建稳步推进。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我镇共规划产业重建项目3个,总投资1.3亿元。其中尉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参加了集中签约仪式,进入规划设计和乡村酒店选址阶段;完成700亩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和120亩中药材博览园建设,启动中药材市场报征程序。

201X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镇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二是基础条件较差,制约火井发展。三是参加土地整治的农户比例偏低,影响城镇化进程。四是灾后重建工作推进速度还需要加快。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立足实际,全面分析,增添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