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总结

东北师大学结

2012年8月4日至8月11日,为期一个星期充实而愉快的培训学习生活结束,回顾这7天的培训学习生活让人留恋、难忘。反思自己这段时间培训学习,收获颇丰,总体概括为三个字,深、广、新,既通过培训学习自身的知识底蕴深了、教育视野广了、教育理念进一步更新了。为了及时整理、内化学习内容,反思、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现将本次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东北师大学结

一、体会到了高级学府的学习和科研氛围,以及先进、科学治学理念。

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东北地区师范类最高学府的各位专家学者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这次培训学习的学员是来自滦南县初中名师教师,东北师范大学生科院的专家学者们都能结合学员的实际,用心备课,为我们学员奉献出一节节精彩实用的课堂。师大的教授们表现出的那种耐心、那种对科学严谨的态度。我想他们对事业的这种追求,对学生的这种为人师表的表率,对教育事业的这种热爱将永远成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科前沿知识进一步拓展。

这7天培训学习,东北师大从学员实际需要和专业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为我们安排培训学习课程。立足于初中课程东北师大为我们安排了初中的学科理论知识培训,使我们重新将学科知识进行梳理、更新。针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存在的困惑和对课程标准把握问题,东师大聘请了王玉娟、朱玉民老教授为我们解读困惑、答难解疑,为我们实施课程改革,正确实施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底蕴得到巨大充实。“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深地领悟到在以后的教学生涯里,一定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用深厚扎实的知识面对我的学生。

三、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

培训学习过程中,我时刻观察并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东师大专家学者为我们培训时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是一堆砖有的人可以盖成高楼大厦,而有的人只会建成小厕所,这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就是让你们体会这种学习过程。”等等,这样的话语始终伴随我们的培训学习,始终让我回味、更让我去品味它们的含义,这些就是为我们培训的教师对我们讲的话语。他们让我们享受的是学习过程,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获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时此刻我才彻底领悟这句话的含义。我想这种教育教学理念我一定会带到我的工作之中,也让我的学生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学习。

四、教学管理理念人性化。

整个培训学习可以体现出东师大“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在整个培训期间所有学员全课时学习,没有一人无故不上课。来培训学习之前我也在想我们学员都是成年人,都有一定的生活实际困难,难免给管理带来难度,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每天上课进入班级第一眼看到的是站在授课门口的我们培训学习的班主任那张和蔼可亲的笑脸;每天听到的是一节节精彩纷呈教学内容;每天躺在床上脑海里是课上精彩片段的回放,是一种求知似渴的那种期盼心情。这就是我们学员的学习心情,东师大管理不是靠刚性的规章制度,靠的是教师们那种特有的魅力。此时我想起魏民教授的一句话:“听我的课让你受用一辈子,不听我的课让你后悔一辈子,所以我从来上课不点名”。这就是一种自信、是做人师最高境界!静下心来,思考的是我们将何去做,如何让你教的学生去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课堂,我想那就是用心、用爱、用你的学识管理你的教学。

五、自我反思。

通过培训学习,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从教经历,认真进行了反思。第一,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自身的坚持不懈。为我们进行专业讲座的各位专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不放弃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都会去实地听课、调研。通过不断地听课—调研—再听课—再调研,使自己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终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第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积极寻求专业引领。通过和其他教师相处、交流与沟通,我从中得出一个规律:很多骨干教师成长的经历中,都有在优秀教师带领下,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长迅速。但是教学能力并不是一门闭门造车的手艺,我们只有积极寻求专业引领,不断磨练,才能不断逐步提升自我。第三,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踏实参与课题研究,校本研训是新课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我一直在从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的课题研究,就让我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参与课题研究能有效了解教改动态,明确课改方向,通过调整、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

东北师大学结 [篇2]

2015年的4月报10日,中山市教委组织全市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到东北师范大学进行20天的学习研修,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次学习研修,东北师范大学给我们中山的学员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学习研修内容,有东北师大校长专题讲座,著名教授讲座、小学骨干教师、教研员讲座,参观长春市著名小学,实地考察、热点讨论等。这次学习我们共听专题讲座18个,分别到长春第一实验小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和听课研修,进行了多次的热点讨论。各专家教授的讲座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让我掌握了更多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多丰富的教学理论,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和借鉴。

这次东北师范大学的学习研修真让我体会深刻、收获良多。

一、增强了教学理论,提高了思想觉悟。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时,更新教育观念,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正如东师的史校长给我们作《作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的专题讲座时明确提到教师的基本素养和特殊素养的重要性。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上学,也要上好学。一个好的教师除了热爱教育事业,还要树立明确的教育观念,学会反思和研究。一个小学教师需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要时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观念。

二、对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和教学评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聆听史校长和长春市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博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关注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的必要性。李博老师的《小学数学教材有效使用策略》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小学数学教材脉络,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好小学教材以便能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统计知识

李博老师明确指出,有效使用教材的策略是:理解一个概念——用教材教,把握一条脉络——小学数学知识脉络,依托一本教材——一本学科教材。李博老师对小学教材的透彻了解和清晰讲解,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反思自己教学中有没有出现李博老师所说的唯教材现象和违教材现象,以便今后在教学中随时修正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认识到校本培训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和归宿。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延波副校长给我们作《立足校本培训,促进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时明确“校本”即立足本校校情,开发和利用本校资源,解决本校的.问题。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校本研修”指以教师任职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决为切入点,以学校自身的现有资源为依托,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家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共同体为交流平台,以教师自主改善教育行动、自主提高专业修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校本研修的本质是改变教师在以前的培训中所处的被动位置突出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基于校本培训的重要性,王校长还提出了校本研修的特征:专业引领

(保障)

个人反思 同伴互助

(关键) (基础)

在认真聆听王校长的报告,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校本研修对于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高是至关重要,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人才的发展,教师从事的工作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常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所以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化社会中的终身学习者。富兰和迈尔肆说过,任何变化都不如大大提高个人和组织了解与应付变化的能力更为重要。在当代社会变革中,教师必须一个“学习化社会”中,通过“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去适应变革,学会生存。

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及时进行教学感悟和反思。

东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院柳海民教授说过,教师要学会象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我们才能把单纯的知识转变为知识和智慧并重的教育。柳教授说,“中国得有成千上万的教育家来办学。像陶行知、叶圣陶他们这一代人,可能他们没有过多的专业专长,但他们一生从事教育,他们有教育理论和实践,他们影响的是一代人和几代人。”对于这些教育家我们是耳熟能详,可以说我们是读着他们的事迹成长的,我们也深受他们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学习历代教育家流传下来的优良教育传统的同时,要随时随地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教育工作进行反思,边教边悟边改进。优秀的小学教师除了能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外,还应该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不断实践,并在其中养成教师实践智慧。一是教师学习使教师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教师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获取,掌握一些先前没有的知识或技能,它更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参与。通过参与,教师不仅知道了自己实践的问题,而且也知道了先前应对方式的利弊;也知道了别人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自己又是如何迁移的;也知道了专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自己又是如何与专家交换意见的。这样,教师面对问题就会自信得多。二是教师学习与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是同步的。教师学习不是盲目地吸取别人的思想或观点,而是一种主动阅读、聆听和反思的过程,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学习是为了实践得更好,实践为学习提供了素材和机会。

五、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这次东北学习中,几乎每一个专题讲座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东师教科院心理系姜英杰教授的讲座“尊重个别差异,提高教育功效”给我的留下的影响尤其深刻。讲座之前姜教授先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最高理想是什么?然后给了我们全体听课者明确:能使每个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就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在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又是最大发挥学生潜能的前提和基础。三个小时的专题讲座,姜教授以其精湛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例子为我们阐述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让我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正如姜教授所说的,由于学生间都存在在着个体差异,必定使学生的学习准备也呈现出个体差异,他们的身体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动机特点、人格特点、情绪特点、知识基础、能力特点等不同,导致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多少、形成能力的高低上也各不相同。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统一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个体潜力。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提升了理论水平,增长了知识见识,拓宽了工作视野,学会了一些工作方法,明确了今后工作思路。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工作,把学习收获切实落实到今后工作实践中。

东北师大学结 [篇3]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东北师大的学习培训,四天紧张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无论是教育的理论,还是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我都有了新的认识。为期4天的专业化培训,我共听取了进行了8场专题讲座,分别为:邓涛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解读、王海英《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黄宝国《中小学名师成长规律研究》、赵野田《素质教育与德育实效的几个问题》、王玉娟《如何培养好孩子》、朱玉民《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郝淑霞《教师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王小英《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这次学习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让我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4天我每天往来于食堂、教室、寝室之间,安心读书、静心听讲、潜心反思,每天忙碌而又充实!

一、做个心情阳光的教师

对于一个人来说,心态之重要我们往往都没有意识到,你的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人生活在纷繁浮躁的现实世界中,想要平衡和平和自己的心态绝非易事。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事情是客观的,而人的看法是主观的。一个同样的事情,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同一个人从不同角度看,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说,事情是绝对的,但人的看法却是相对的,这也正是人的心态起作用的地方。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变换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从更客观、更积极、更有利于生活和谐、更有利于身心和谐的方面理解和应对问题,是一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一生都要修炼的人生智慧。

二、打造精彩高效的课堂更是教师必修的内功

东北师大教科院王小英教授的《并发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儿童。王教授讲,儿童是天生的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她以湖北监利的一个小女孩从观察蜜蜂写出《蜜蜂并不是靠翅膀发出声音》的论文来说明这个论断,令人心悦诚服。既然儿童不是简单的个体,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儿童,教师应该由灌输者、管理者转变为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王教授还通过“鱼牛”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实践在儿童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价值。故事是这样叙述的:青蛙和鱼在池塘里快乐的生活着,一天,青蛙对鱼说:外面的世界多美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可是鱼不能离开水,所以青蛙只好独自离开了。过了一段时间,青蛙高高兴兴的回来了,向鱼描述了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它对鱼说:我在外面看见了一头牛,它有两个犄角,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神奇了。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一个大大的鱼身子,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还有大大的乳-房,嘴里吃着青草……鱼没有亲眼看见过牛的样子,所以只能凭自己的认知去感觉。

从“鱼牛”的故事可以看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并不等于学生的认识。正可谓不同的孩子眼中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面对每一个需要在实践中建构知识的孩子,我们只有让孩子去实践、去感受、去建构,才是适合孩子的方法。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如果小鱼不说出来,不画出来,青蛙知道小鱼的“鱼牛”吗?肯定不会。建构主义有“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大家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教学实践中,也需要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需要学生把自己问题抛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这份耐心,不给学生机会,或者对学生的错误建构冷嘲热讽,消极的评价使学生闭口不言,这样,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似懂非懂,教师糊里糊涂,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有效教学是为了学习者的学而教,教的任务完成了不是有效教学,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学生学的效益;“知道不等于得到”“教师的教不等于学生的学”“知识不是不要传授,是在传授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角色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有效教学应该兼备结果的有效性和过程的正当性,优秀的教师不只是刺激学生的头脑,还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是引出、唤醒、和激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把人真正的调动起来,换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可能成为高效率的课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动心、动情和培养出了让人崇拜的学生;教师教学需要经过三重境界: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自主探究式的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因材施教,尽力减少无效教学,杜绝反效教学,最大限度的做到有效教学。

一位哲人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欣赏,不要比较。”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有的是玫瑰,有的是莲花,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土壤,让他们自然的成长,而不是一个模式让他们都长成玫瑰。这里就需要我们去尊重每一位儿童,把尊重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去。

三、教学相长,享受教育人生

作为师生的教学生活共同体、心理场域共同体的教育,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应该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为学生提供生长,同时,也为教师本身提供生长与发展,是教学相长而非单方面的付出过程,是师生都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完美的过程,是一项“双赢”活动,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都收获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学生的全面茁壮成长,给教师带来最好的精神收获,也是教师人生的最大价值体现和劳动回报。教育与“享受”牵手,理想便与人生共存,幸福就跟生命相伴。

享受教育是教育生活的最高境界。因为在享受心态下从教,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快乐,学生在自由、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思想与生命的成长。师生之间共同成就着彼此的幸福生活。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而这,绝不能通过强制、灌输来实现。精神的高扬、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需要陶冶。而陶冶,不经审美的享受阶段就不能成功。因为“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乐。”只有教育到了使学生感到“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时,教育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师生双方才能共同进入享受阶段。

几天的学习中,我们一边聆听教授们的讲座,一边认真地做笔记,希望像海绵一样尽量多的汲取广度的适合自己的营养。而同时,我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因为教授们的讲座恰恰能切中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害,解答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疑难困惑。从师德修养的提升,到价值取向的定位,再到教学方法的运用,最后到教学效果的落实,每一个讲座都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思考。希望这些深层次的思考能不时地提醒自己更多地审视自我,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一片沃土。

东北师大学结 [篇4]

2015年8月初,我们教研室一行十人在申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对人师圣地的一种仰慕和渴望,走进了东北师大参加第二次省级教研员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这里由衷感谢局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个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我们在那里触摸到了中国教育的最高殿堂,聆听了专家教授们十场精彩的讲座,让我感触至深,颇有所思。

教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授课内容从国外到国内、从传统文化管理到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教师成长到新型评价、从学校管理的诊断到学校改进的策略,从开发资源到有效沟通,从多元智能到心理健康,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案例,彰显出专家教授们渊博的学识,科学的精神,精湛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深厚的教育素养和各专家的人格魅力,都让我们在不同层面、多元化明晰了教育的真谛。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短短的九天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阅历,让我真切体验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道理。培训中,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我们按要求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结合自身的教学教研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教研行为,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研技艺的长进。

总之,沉甸甸的收获让我有如新生的喜悦,同时明确教研人要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培训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应用,今后,我会把在培训班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教研工作之中,锐意进取,做个会学习、会反思、会研究的教研员!

东北师大学结 [篇5]

2012年7月11—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合肥市中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聆听了多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受益匪浅,现就感受最深的几点总结如下。

一、坚定教育理想

教育理应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怀揣梦想。我的理解,教育是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但教育又高于社会,引领社会的。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追求,不媚俗;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它应该有更高的起点,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古代是“天地君亲师”,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强调的是“师道尊严”;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教育成了政治的附庸,成了政治的传声筒,教师也沦为“臭老九”,可谓斯文扫地。尽管现在的教育地位、教师地位,较之从前有所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转轨换型,功利主义泛滥,教育堕落为简单牟利的工具。教育和教师都缺乏应有的理想。孔子说“君子不器”,我们的教育竟堕落到只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庸俗的地步。

二、确立教育理念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不久前在一位中学教师的追思会上,宣布“告别教育”。从北大退休后,他投身中学教育10年,却屡战屡败。他用“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来形容应试教育的坚固;他在激情四溢地讲鲁迅时,被问到鲁迅对就业有什么用。类似“丰富的痛苦”让这个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感到挫败。(2012、9、28《中国教育报》)

教育理念是关于学校或学生发展的教育哲学观或价值观。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人”,即“人”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其次才是功能性和技术性的教育。所谓“人”的教育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内容,即人性、人道和人文的教育,而不是“工具性”教育。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世力先生报告的标题就是《教育理念漫谈》,东北师大柳海民副校长、东北师大附中孙立权老师都强调了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强调确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学生的发展是不定型的。马世力先生还试着给出自己的“基础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要服务于公民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要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要引导受教育者与他人合作,使之成为具有基础知识、科学精神、人文修养和独立人格的合格公民。”马先生明确提出青年应当具备八大能力:认识环境的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合作的能力,体悟人生的能力,培育智慧的能力,学会幽默的能力。提倡“饥饿教学法”,点到为止,反对“点死为止”;提出“标准答案永远是创新的最凶恶的杀手”。孙立权先生列举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不允许批评学生”“教师主体性的弱化”“每节课只讲10分钟”“泛滥的分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回归生活世界”“轻视知识”,同样振聋发聩。刘茂森教授提出“教学应同时完成知识传授与促进发展两项任务——把知识传授的过程与促进发展的过程统一起来”。我是流着泪听完王玉娟老师的报告的,她的敬业精神、她的教育理念深深打动了我。她在玉娟博文里写道:“教育不是为了表现教师的出色而是为了让孩子出色”,“不能犯没有营养的、重复的错误,你们到学校来把该犯的错误犯完”,“我可以接受孩子们的无知,但无法接受孩子们的无耻”等。

三、提炼教育理论

本次培训,东北师大安排了数位博士生导师给我们上课,提升了我们的理论水平。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东北师大附中的一线老师,如孙立权、郝淑霞、王玉娟等老师,他们和我们一样,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承受着巨大的高考压力;但他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高深的理论造诣,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早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活跃在教坛上的魏书生、李镇西、程红兵、李希贵等同样给我们以启迪。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好能把问题变为课题,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学会撰写教育叙事,学会进行课题研究,学会撰写教育论文,甚至出版教育专著。近日在南京的一个座谈会上,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在发言时说:“一所学校的最可怕之处在于,一群愚蠢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为了使自己不再“愚蠢”,为了使自己和学生不再过于“辛勤”,还是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走上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吧!

东北师大学结 [篇6]

2011年7月,石嘴山市教育局组织70名物理和化学教师去东北师范大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研修学习,我很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经过了一天多的旅程,我们到达了美丽的城市长春,看到了充满希望的黑土地,感受到了东北人的豪爽热情。走在东北师大校园中,时时被校园的文化氛围感染着;那些知识渊博的教授们深刻、幽默、耐人寻味的讲座,时时地触动着我的心灵。

在石嘴山市教体局和东北师大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培训的形式新颖多样,有理论学习、名师交流等形式。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讨论交流,还有心得体会作业,这些新颖的形式很好的促进我们的学习,学到理论,学到方法,还学到精神,执着、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宁夏进入新课改时,我们也接受了新课程理论学习,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太注重工作的实践操作,而忽略了理论学习。经过了学习培训,我才感觉到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的结合。再次学习这些理论让我更多思考改进自己教学工作的方法,提升着用理论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的理念。

本次培训共有14位来自东北师大、吉大的教授和优秀骨干教师为我们做了14场专题报告,在理论的学习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有理论知识,还让我们领略到的名师的风采。70岁的朱玉民教授知识渊博,语言诙谐,动作形象,讲课时思路清晰,知识性很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小英教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的感染力很强,她对教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每个人;孔凡哲教授讲课风趣幽默,对问题思考深入,很受学员的欢迎。本次培训还有几位长春的骨干教师和我们探讨学科教学经验,在和他们的探讨交流中我们品味到了教坛引领者的风范,更让我明白了教学不是简单的工作,需要教师的不断地学习、思考。这半个月的研修学习,给我感受很深的是: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这次给我们讲座的很多教授都提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而且很重视教师要转变学生观。刘晓明教授就提到“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关注学生教学就会千变万化,会消除倦怠”;陈旭远教授也提到“构建生成性课堂必须关注学生,要以人文本”等等。而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有时只顾及了教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或是有时我们考虑了学生的情况,但是没有找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因为只有基于每个学生的现有水平,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上的主人真正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只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有所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在头脑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体现在教学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得到了充分体现,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非常重视创建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认知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实际,师生交往、沟通、积极主动、亲切、自然,使课堂呈现和谐、自然,倡导学生的参与,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听了刘晓明教授的《现代学习论与教学》,感悟颇深,更明确现代教学观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教育,从学的角度看教学。而现代教学观不光是教知识还要学习技能,更重要的让学生透过知识学会思维,感受过程。教师眼中要有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都能获的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今后教学中对知识的把握更准,关注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采取不同教法,探究个案背后的原理,真正挖掘一因一果的关系,向专家型教师努力发展。

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交流与反思,及时反馈、评价,用赏识、鼓励的语言,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亲切、给人愉悦的感受。也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化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化学教学的帮助很大,但是我们在应用的时候更多地关注了信息技术方面,而忽略了教学的内容。如果应用好了,对我们的教学帮助很大,但是有时这些信息技术却喧宾夺主,妨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张正飙教授在讲座时强调计算机在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如解释微观粒子上体现辅助性,在化学试验教学上体现辅助性,在解题指导上体现辅助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利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做好整合,必须吃透学生、教材,紧扣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协调,才能到达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重视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

(1)反思自己教学理念,有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实践,教学相长的情况。(2)反思教学设计,做好二次备课,目标是否明确,重难点是否突出,实习方式、方法是否灵活有效,问题的设计是否准确且有启发性。(3)反思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是否有突出事件,如何解决。(4)反思学生参与面,是否关注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不同程度提高。(5)反思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是否专注,思维活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上。我现在已养成上完课后,马上写出本节课想法及后记,养成这个好习惯,对自己教学是一个提高,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用自己教学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自己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去影响学生。这也是我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

本次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这应该是新的开始。我们不仅要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更要真正理解掌握并内化其内容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与教研工作实践中勤反思,多总结,不断地自我提升并完善,着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这短短十几天里,我们紧张而又充实,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理论上得到了一次强劲的“充电”,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知识和理念与时俱进,把学到的教学理念灵活地根植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工作中去,并不断思考、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学习虽已结束,无论听报告考察还是外出活动都遵守纪律,充分利用眼,手,脑汲取教师专业的营养。翻阅着讲座记录,感到收获很大,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指导,受益非浅。考察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把学到的先进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1年7月28日

东北师大学结 [篇7]

2012年6月29日至7月14日,我校三位教师荣幸的加入了由石嘴山市教体局组织的高中化学教师赴东北师范大学研修培训学习的队伍。

收获的七月,流光溢彩。大学的校园,处处绿树成荫,学子们个个自信满满,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是在这样的优美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一个环境中,我们一行三人开始了为期十余天的学习。先就将我组学习的情况做以总结:

一、集中培训期间,遵守培训制度,听从带队领导的安排,积极配合组织者。

1、准时到达培训地点,及时和带队领导取得联系,组内行动及时和领导汇报,决不让领导担心。

2、按照安排的时间,要早上八点准时出发,坐车去东师大的教学楼。我组的成员非常守时,在培训期间从不迟到,从不让大家等候。每天上完课返回住处也从不拖拉。

二、积极参加每一节课的培训,准时到场,按时离开,从不中途离场。

三、每一位学员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笔记,部分ppt拍成照片,对于非常精彩的情节还拍摄了视频。每位学员书写了长达近两万字的学习笔记,完成规定的上传心得两篇,手写的随笔和心得两篇以上。

四、趁兴而来,满载而归。积极地心态,认真的听讲,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感到收获颇丰。带着这些新的理论和感想,将要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五、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我们团队的成员是此次参培的队伍中的人数最少的一组,所以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行动高度统一。

六、学习的机会,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机会,还是增进大家彼此了解,彼此互助的机会。

七、每次教授讲座结束之后,我们三人都会在课余时间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本次讲座的认识,怎样才能更好的把教授的理论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相互结合,进而更好的贯彻新课改的精髓。

十一天的学习研修,十一天的质疑问惑,十一天的合作交流,十一天的真诚相聚……短暂而充实。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确立了新的、更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共同信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切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一切以服务学生为目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电,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的提高,为我区的教育事业再创辉煌。

标签:东北师大 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