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职场

历史建筑保护徽州古村落考察心得

职场2.8W

时隔七年再次回到安徽的西递、宏村,品味徽州古村落的幽静、淡雅,别有一番感触。当年背着画板穿梭于巷弄、古道间的记忆已逐渐远去,但村落、老街、庭院看起来却并无变化,依旧那么深远、静谧,令人神往。不同的是,此行既非写生,也非观光,而是带着调研目的而来,因此目光不能一味停留在美丽山水、诗意画卷中,还必须透过风景看到内涵,用心体会、静心思考。冥思多日,好不易萌生几点粗浅看法,或许对于我们建设品质之城略有启发:

历史建筑保护徽州古村落考察心得

一、徽州古村落的主要特点

徽州古村落是以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法观念为社会基础,在徽文化熏陶下造就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黟县的宏村和西递,是徽州古村的杰出代表,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认为"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徽州古村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天人合一的村落布局

徽州地处皖南,有山有水,看风水自古流行。风水之说是否科学暂不论之,但是从几百年来村落繁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和谐,呈现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好画面。

徽州古村落的格局反映出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选址思维。以宏村为例,当时依风水所选位置,由于河水地势较低,村落地势较高,用水较为不便,吸取先人屡遭火灾侵袭的教训,世祖汪思齐非常注重村落水系的构筑,花费数年的时间在村内精心规划了一套人工水系,利用宏村细高东低的地势,将村西的西溪之水引入村中,又在村中心开凿半月形月塘蓄水,用以防火、饮用、灌溉,两百年后,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挖成南湖,湖畔建南湖书院,祖辈构思的牛形水系村落终于形成,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2、独特优美的建筑艺术

黟县境内至今还保存着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其中西递村、宏村就有古民居361幢,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徽州古民居因风格独特而自成一派,在中国建筑史中被命名为徽派建筑。徽派建筑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志性特征:

(1)天井院落。徽州民居大多高墙深院,外部给人厚实封闭之感,内部通过设置天井、庭院,尺度却十分宜人。天井院落多以石板铺就,布有小水池或水缸,意为"四水归堂"、"肥水不外流",再设置几处花坛果木、假山盆景、石凳石几,颇有几分江南园林之感;

(2)粉墙青瓦马头墙。徽州民居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粉墙青瓦,色彩明快,然而岁月的痕迹会使粉墙逐渐斑驳,远看与山水融合在一起反而增添了几分写意。两侧山墙厚重,因有抵御火灾功效,又称"封火墙"。墙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下,轮廓分明,形似高昂的马头故又被叫做马头墙,马头墙层层叠叠远看就如同群马昂首奔跑,十分壮观;

(3)门罩。门罩是厅堂的脸面,代表了家族地位与实力。徽州民居几乎家家有门罩,门罩俨然已成为入口的一种标识和符号。门罩前伸,可避免雨水顺墙而下,更使大面墙面装饰端庄富丽。徽州民居的门罩上多饰以砖刻和石雕图案,千姿百态。

(4)"三雕"。

即木雕、石雕、砖雕,徽州民居将这三雕融为一体,技艺独特、登峰造极。木雕主要装饰于建筑内部构件上,如梁枋、梁架、斗拱、雀替、窗扇、门扇、栏杆等,例如宏村承志堂的厅堂梁枋雕饰"百子图",画面生机盎然、惟妙惟肖;石雕主要体现在门罩、漏窗、抱鼓石、石牌坊等处,例如西递村西园中就有两扇石雕漏窗,雕工精湛;砖雕多装饰于门罩、贴墙牌坊、屋脊上的人字封檐、庭院明窗等处,多与石雕配合使用。三雕的图案题材丰富多彩,多以吉祥福禄寿禧的图像为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民间娱乐、风俗民情等,以花卉果木、飞禽走兽为题材的也不少,寓意各不相同。

3、尊儒敦礼的宗族文化

徽州是礼仪之邦,宗法、家族、孝悌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古代文人赵吉元这样描述:"新安各族,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掺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名有宗祠统之",反映了当时严格按照宗族聚居的风气。"举宗大事,莫最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徽州各村宗族皆有祠。西递村胡氏在明代中期就有十余幢祠堂,到清乾隆年间有祠堂三十余幢。"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尊卑有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亲疏有秩"等伦理价值,通过一套严谨的宗族体系被世代传承下来,最终形成了古徽州特有的宗族文化,为历史上徽商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二、带给杭州的几点启示

徽州古村落凭借天人合一的村落布局、独特优美的建筑艺术和尊儒敦礼的宗族文化,让每个过往的人大吃一惊,谁也不曾想到,在这深山绿水之中竟藏有这样清雅脱俗的世外桃源,隔世、入世的尺度把握的如此精妙,传统、开放的程度捏拿的如此到位,不愧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经典之作。杭州与古徽州一样,拥有美丽的山水、厚重的历史,虽然一个是城,一个是村,情况各异,但是,仔细观摩徽州古村落的过去与现在,仍然可以为我们带来几点启发:

《历史建筑保护徽州古村落考察心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