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语录名言

中华,语录锦集30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下面是关于中华,语录30条,欢迎阅读

中华,语录锦集30条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刘禹锡《陋室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5、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千字文》

6、孝悌为先务,本立而道生。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增广贤文》

7、修身。人情多耽安佚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农则废其田畴;工则废其规矩;商贾则废其所鬻;士则废其所学。业既废矣,无以为生,而杀身亡家乃随之。因而懒惰,始则不进,继则退行,继则衰弱,终则灭亡。故曰懒惰万恶之渊薮也。

8、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9、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易经·系辞上传》

10、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徳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徳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易经·系辞下传》

11、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蒙卦》

12、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易经·同人卦》

13、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墨子《修身》

14、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亲士》

15、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墨子《天下志》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9、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0、《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

2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

2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2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中庸》

24、诚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知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

25、"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

26、"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荀子·荣辱》

27、"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公孙丑上》

28、"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2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3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则不惧。" 《论语·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