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心得体会

关于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集合十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集合十篇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通过暑期培训,以马校长讲的教师道德要求和两位跟岗教师回报的武汉育才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教学经验为镜,可以看出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否具有为人师表的风范。教师的工作,是学生之所求,家长之所托,国家之所需,它关系到千家万户,背负着天下父母的殷切期望。教师的身上,承担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任。教师的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通过学习,我更加懂得;师德是教师这种职业的灵魂和精髓。

一、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正人先正己。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就应该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情操去感染、影响学生,真正做到春风化雨。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都要有坚定的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信念,为自己能够终身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自豪。要从“灵魂工程师”的高度认识终身从教的伟大意义和使命感,丢掉一切私心杂念,真正做到忠于教育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和所有的学生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满腔热情去哺育学生,用高尚的灵魂净化学生。要向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习,终身“粉墨生涯”,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专业课,对教师的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感,这是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马克思曾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这段话说明:教师只能用爱心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泛爱,不能只爱几名好学生,而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都要付之以爱心,尤其要偏爱学习慢的学生,使其能不断前进。教师要做到这种地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些优秀的教师们,哪一位不是在后进生身上付出爱心的?教师还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要积极、热情、勤奋、认真、以身作则。如果教师备课马虎,讲课敷衍,批改作业粗枝大叶,都是违背教师道德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是进行正面教育,而常常给予训斥、挖苦,甚而体罚,那是对教师道德的损害。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其根本因素,就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责任感极强,他们情愿让学生踩着自己的双肩,攀登知识高峰,自己却做平凡的铺路石。他们本身就非常热爱生活,他们是文明、道德的表率。因此,他们才具有巨大的榜样力量,潜移默化,感染着学生的心灵,指导学生天天向上。作为教师,还应该具有真挚精神和诚实笃信品质。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教师不能虚言欺人,要不饰己短,要敞开心扉,才能使学生亲近你,信任你,爱你。

二、教师必须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因为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培养不出热爱学习的学生的。教书育人、认真执教是教师的职责。一名优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引路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水之源、无灯之光,因而是空洞无物的。”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增多,传递信息方式也随之变换更新,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要开拓新的思路,建立新模式,深入探索,进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行家里手。爱岗更体现在爱学生。我们提倡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学生都希望老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书的机器。热爱学生是教师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在履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代新人这一职责时所产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感。老师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正如安﹒谢﹒马卡连柯说的那样:“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尽管他们可能会给教师带来更多不愉快的事情。”学困生更需要爱,更需要关心和温暖。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同,因而所形成的性格和习惯也不尽相同,但不管他们之间有多么大的差别,甚至有的学生缺点较多,很难教育,然而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老师要急他们之所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热爱和严格要求是一致的。辛勤的园丁爱护自己种植的小树苗,希望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材,但他们决不会心疼砍去树干上滋生出来的七枝八杈。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老师爱学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缺点,及时给以帮助和教育。

三、教师必须具有为人师表的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智慧的化身,行为的典范。既然热爱教师工作,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师表作用,也应珍惜社会、学生赋予的光荣形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常常受到广大学生的严密注视。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更应该注意外表端庄,这样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衣着美观大方,朴素典雅,直接的反映着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哨。教师的衣着、服饰、容貌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的风度应该是: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矫饰,活泼开朗而不轻浮,这也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要素。

高度负责的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也是教师应有的师表风范。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要具有职业工作的纯熟性和进取性,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养、教育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以终身学习为天职,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培养合格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老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通过老师的'劳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教育的宗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因此,老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具备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具备了为人师表的风范。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2

8月20日,我们全市小学语文教师齐聚一堂,聆听了来自太谷实验小学的副校长智美焰老师所做的“运用导学教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专题讲座。关于太谷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我们从听说到取经、模仿、实践、运用,已有一年多了。一路走来,迷茫着,困惑着,惊喜着,收获着……跌跌撞撞,有初尝奇果的新鲜,有无从下手的混沌,有不得真经的苦楚……亲临太谷听过课,也听过张四保主任的讲座,但总感觉摸不着导学案模式的脉搏,我们品尝着东施效颦,不得其法的尴尬;感叹着南橘北枳,不服水土的艰难。导学案模式难以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地生根,成了这一年来老师们一致的共识。我们讨论过,是模式有问题?可太谷人的实践成果显而易见。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实践有误区。

回首一年来的课改实验,不能否认,我们从来不缺少向他人学习的心态,可我们不仅要追赶、模仿,还应以更主动、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站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才能孕育滋养出我们这方沃土上的课堂模式。

智美焰老师从改变观念和改革课堂两个大的方面为我们诠释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虽不能说就是灵丹妙药,却也在我们困顿时为我们再次指明了方向。在这炎炎夏日里,咀嚼着智老师的每一句话,还真得到了不少启示。

观念,是我们普通教师很难成长为名师名家的最大障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我们在中央电视台常见的一条广告语。可我们的心有多大呢?一篇课文学生记住了多少,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了多少,考试的时候学生能考多少……我们能带一个好班还是差班,我们能带一门课还是两门课,我们考好了能奖多少考砸了要扣多少……当然,追求单位时间或阶段性时期的教学效益无可厚非,因为教师也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个体,也有常人所有的物质追求。但如果从自己职业成长的角度来说,教学生学会和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想学,那样的教学长期效益是截然不同的。了解整个社会的教育背景,知道国际国内的教育形势,我们的心才能更大些。我们才不至于把自己束缚在三尺讲台上,把自己知道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放眼世界,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我们应该有更美好的职业期待,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下一个魏书生、下一个于丹、下一个王崧舟,以此为动力,树立大教育观、大语文观,把对学生成绩的期待转变为对学生未来人生前景的规划。我想,我们的心有多大,我们的三尺讲台也会变得无限大。

改革,这个各行各业都高举的旗帜,它究竟是什么,要我们怎么做,其实,我们也没有认真思考过。以导学案模式的移植嫁接为例,我个人觉得,太谷人之所以改革实验成功了,是因为它有着厚实的地域土壤。太谷经济并不发达,一直以来,穷则思变,让太谷的老师们找到了适合他们那儿区域教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可我们的模仿是为了什么,有很大一部分是眼下的教学成绩。所以,不少教师不愿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因为任何一种新东西的试验都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而且还有失败的可能。如果单纯是为了暂时的教学成绩,有经验的教师有着各种各样的应考策略,同样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不错的成绩。像小组合作,有人认为是一劳永逸的事,学生会学习了,老师就解脱了,可有的老师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就智老师对学案教学的指导意见来看,我觉得最新的,也是最亮的东西就是“怎样写预习笔记”,它类似于我们的课外作业,但比较我们常布置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它更趋向于让学生动脑子预习,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也是导学案模式追求的教学意义。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实践,将其运用得游刃有余,让这种模式穿上符合我们的地域教情学情的外衣,更适合我们的教学。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疏理教材,认知结构与目标体系:

通过学习,对青岛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感知教材,结合实际应用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应该说,青岛版教材色彩丰富、贴近生活、编排有新意,深受小学生喜爱。但总体看新增加了不少知识点,原有的内容也并未减少,课时数也增加不少。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的教学内容到底应该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难度。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会努力实践课标新理念。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4

8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沂南县教育局在双语实验学校召开的沂南县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在培训会上四位教研员老师对高年级精读课型、略读课型、口语交际与习作课型四个板块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准确、详细的解读,并且观摩了两节示范课,让我对中高年级不同课型课堂教学策略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学习了不少教学经验,尤其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沂南二小的邹晓琳老师通过精读课例教学的意义和目标、精读课例教材编排的基本特点、精读课例教学的基本程序、精读课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大方面来向我们详细地解读了高年级精读课例教学基本策略。让我更加深入的明白了精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一种基本课型,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的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精读课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发展个性特长,丰富精神世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在懂得了它的重要意义之后,邹老师又带着我们回顾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让我们知道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要求。

而邹老师对人教版教材的8个编排特点的解读,让我更加明白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充分的借助这些工具,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阅读。

而本个策略解读的重点则是精读课例教学的基本程序。通过邹老师的解读,也是我更加清楚的明白了精读课文的讲解流程。

在本个环节的解读中,邹老师讲叙了各个环节的学习目标、操作要领、并且结合着例文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这些特点,使我懂得了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环节才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更为我之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会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拟订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大体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资料,为进一步理解和品读课文打好基础。并且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多读文章,初读读通、读透、存疑,品读时的理解和感悟才会水到渠成。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模式。但是之前操作的过程中则出现过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目的不明确,个别后进生不乐于发言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要加强引导,让学生们有章可循,除了关注内容之外,又要关注过程、方法和品质,要让小组合作有实效。

品读感悟是课堂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我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重点;正视教材的难点;关注知识的起点;转化学生的兴趣点;选准教学的切入点。明确阅读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教一篇课文时,先从识字辩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此往复回旋,辩证发展。阅读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关注他们在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关注他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阅读。

巩固延伸环节是一节课的外延。通过邹老师的解读让我们知道了在这个环节可以做的有:一是师生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二是及时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困惑;三是设计当堂达标,书面口语结合;四是片断读写练习;知识构建重组;五是补充文本资料,提升阅读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拓展阅读空间。

最后,邹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在精读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学目标要“准”、教学内容要“精”、教学环节要“简”、教学方法要“活”、巩固训练要“实”。随后我们又欣赏了一节名师指导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案例《最后一头战象》,这节精彩纷呈的课,使我更加明确了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我想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会牢记这些要点,并以这些要点来审视自己的课堂,从而使精读课文的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短短一天的培训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吸引着我,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深切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我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学习,及时充电,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从七月十号开始的暑期培训班工作以及大一这一年来所做的兼职工作,我的感触很深,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吃苦”!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的确,要想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在工作上得到老板的重视欣赏,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得吃苦,记得第一份工作是发传单,发了两天给了四十块钱,或许真的太少,但对我来说我获得的经验远远超过了这个数,也许有人会觉得发传单能学到个什么?无非就是站个一天。之所以有这种想法那只能说明你没有吃苦,发传单不是机械的发,而且要动脑筋,动嘴,在我吃苦,记得第一份工作是发传单,发了两天给了四十块钱,或许真的太少,但对我来说我获得的经验远远超过了这个数,也许有人会觉得发传单能学到个什么?无非就是站个一天。之所以有这种想法那只能说明你没有吃苦,发传单不是机械的发,而且要动脑筋,动嘴,在我看来发传单能让人学到很多关于营销方面的东西,锻炼自己的口才!之后我卖过围巾,帮琴行招过学生,卖过冰箱,卖过洗衣机!卖冰箱让我真正明白不管做什么都得吃苦!在上司面前永远不要有所抱怨,除非你在他上面!即使再优秀,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很高,能吃苦,尽职尽责,这样才能老板的重视。

记得有一次卖冰箱本来已经下班了,但顾客很多,我仍然留下来帮忙,最后到了晚上十一点才回到寝室!因为我能吃苦,工作表现很好,只要有事做经理就会叫我去,这样我可以时常有兼职工作做!也就是因为卖冰箱洗衣机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推销,与人沟通方面的东西!我记得姑爹对我说过一句话,很多老板最初都是搞推销的。所以我要充分的锻炼自己,工资对现在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以后或许是,因为一个人赚多少钱和他的能力是成正比的!我不敢肯定我自己以后有多大能力,但我可以肯定的说一个吃不了苦,一个整天抱怨工作环境差,抱怨自己的工作多,一个不服从组织安排,一个把自己看得很高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欣赏,也不会取得成功!这是事实!

这次在培训班当老师,虽然我和负责人关系好,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就可以不努力工作,可以不服从负责人的安排!相反,我觉得我要比以往更有责任心,我的团队意识更强!我要对学生负责,对负责人负责!然而我们的老师中有不负责的,有喜欢抱怨的,有不服从安排的,有吃不了苦的!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有的老师是通过我的关系被选上的,是我推荐的!但这次真的让我很为难!试问一个员工有什么资格不服从老板的安排,当初面试时都说得很好说自己能吃苦,自己服从安排,结果呢?……在这个老师的团队中我也看不到团结!我听得最多的是抱怨!我希望自己通过这次工作学到更多的东西,不仅是工作能力,更多的是学会做人!让自己更加优秀!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微课程,即微型课程。来源于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实验,分解成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微型课程体系。

在现代教学改革浪潮中,微课之所以如此盛行,主要在于其精简而又有实效。微课的教学时间简短,聚焦某个知识点,有较强的针对性,使用方便而又广泛应用。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选题要小而精。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而不宜照搬书本;选题内容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制成微课);微课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老师的讲解的口吻要贴近学生,虚拟情景,有吸引力,遇到问题时应该适当停顿供学生思考。

下面以自己在培训中制作的一节微课《比的应用》为例,细谈微课制作的主要过程:1.选课时聚焦单一的知识点,选取《比的应用》一课中“按比分配”的新知点;2.撰写教案(重点讲解“按比分配”两种解题过程);3.教学需要的素材例如课本例题,练习的设计;4.接着,就是制作课件,微课是供学生自学使用,因此课件的制作要科学,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注重视觉效果,图示体现文字内容,起到直观深刻的作用。例如“按比分配”这个新知的解题方法,采用数形结合,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解题思路;5.前期的工作完成之后,开始实施拍摄,利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来录制,录制时要注意避开外界噪音的干扰,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讲解时不要念稿式的旁白,语气自然亲切,虚拟情景交互问答,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6.对录制完成后的“微视频”导入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7.最后,根据选题内容及“微视频”教学后的效果制作进行“微反思”。

这样的一节简短的十分钟微课,对学生而言,可以紧抓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间段,自觉性高的学生他们在家里进行自学,不仅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完成进阶练习掌握该知识点;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行巩固。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对老师而言,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教师录制的微课可以课前展示,也可提供给学生课后学习,进而减少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工作量,也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7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不断深入,“班班通”设备已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普及开来,暑期“班班通”应用培训心得体会。高新教学装备的全覆盖只能看做是我县教学硬件设施的一次更新换代,然而,光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对操控设备的教师进行一次系统深入的培训势在必行。为此,县教育局在8月下旬分三个批次举行“班班通”应用培训。本次培训工作准备充分、声势浩大、服务周到、高效实用,受到了参训教师的亲睐和追捧。作为培训队伍中的一份子,对本次培训印象深刻,下面就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次“声势浩大”的培训

本次培训由县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在正式培训开始前,县教育局从相关科室抽调了18名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班主任,并从全县35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中遴选了18名精通“班班通”设备的辅导教师,组成了十八个“班班通”培训班。本次培训共有1500多名中小学一线教师参加,考虑到人数众多,培训共分为三期。在培训中,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训学员都能够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忠实履行自身职责,使整个培训活动井然有序。学员们在课堂上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专心听讲,认真做好听课笔记,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踊跃参加上机操作,自觉撰写心得体会及反思文章。整个培训工作虽难度较大,但秩序井然,教师们都很珍惜本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都希望通过培训熟练掌握“班班通”设备的操作和运用,尽早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心得体会《暑期“班班通”应用培训心得体会》。

一次较真务实的培训

本次培训虽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给人的感受是十分务实。本次培训没有搞形式主义,更没有走过场,使广大学员在紧张高效的培训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巧。在培训中,学员们系统学习了电子白板操作应用、一体机操作应用及优课资源运用的相关知识。在培训中,班主任认真对参训学员的考勤进行逐一登记,组织学员在课堂上提问、互相探讨交流,安排学员进行上机操练。依据学员的考勤、学习态度、听课笔记质量、心得体会撰写情况、上机操作熟练度及结业考试成绩等相关指标对学员进行考核,进而评选出优秀学员。辅导教师在讲解中能够做到操作熟练、细致深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能够做到讲练结合,突破重难点,对学员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行细致答疑,对学员上机操作不当的地方进行耐心指导。在培训结束后,针对学习内容,全体学员还进行了一次结业考试,以检验教师们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县教育局对于不认真对待此次培训的学员将进行严肃处理。具体内容包括:对于培训不合格者,不予报销培训费用;本年度不予登记继续教育学分,不得晋身高一级职称,不得参加各类优秀的评选,不得安排高一级培训。此举从制度上保证全体学员能够认真对待本次培训,进一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一次及时难得的培训

随着“班班通”设备在全县的迅速推广和普及,亟待培养一批可熟练操作该设备的人员,使教师们尽快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使“班班通”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让广大山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而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次培训很及时也很难得,在秋季开学前一周的时间举办培训,待学生入学后就可以将培训所学到的内容及时运用于实践,指导教师们的教学。本次培训很难得,是因为本次培训是在各学校举行“班班通”培训的基础上,对教师们进行再指导、再巩固。力争让每位参训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真正打造深受教师欢迎的培训。

一次体贴入微的培训

本次培训人数、班级众多,为使培训取得实效,教育局及各中心学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培训工作开始前,县教育局精心选拔了18名班主任和18名“班班通”辅导教师,随后还专门召开了暑期”班班通”培训工作筹备会。各中心学校在暑假前专门召开了暑期“班班通”培训动员会,在培训正式开始前,各学校的师训干部通过电话、短信通知本校教师按时参训。同时,县教育局安排了条件最好、培训设备最佳的培训地点,精心准备了学员手册、中性笔、笔记本、培训大纲、便携式资料袋,全天候为学员供应茶水,使学员们切身感受到了领导的关怀。有了贴心的服务作保障,教师们培训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学习劲头十足。

总之,本次暑期“班班通”培训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使参训学员收获满满,让教师们真正体会到了培训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培训的乐趣和成就感,让教师们对以后的优质培训充满了期待。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冒着炎炎的酷暑,十多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宣布告一段落。辛劳伴着收获,感想颇多。通过学习加强了对新课程的认识,益处多多,势在必行。学到了知识,但还有些笼统,仍需继续学习、理解、消化并用于实践。而最主要的收获是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形象和角色产生前所未有的认识。

以往体育教师在学校里的形象是什么?可有可无,什么人都能代替的“放羊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轻松、愉快,无教学压力;小三门,底层人物,福利、职称、优秀往后排;时常还要参加些校内的体力劳动等等。从这次新课程培训的论坛交流上不难看出,多数体育教师的内心充满了自卑和不满,长期处于压抑和抱怨状态。至于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无非是以往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关注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教育理论已经明确指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并且给出了可行的改革方案,但地方的执行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学校体育改革的圣火已经燃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学校体育改革浪潮,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甘于付出,把这次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作为改变我们体育教师形象的时机。让体育教师成为具有不可代替的,具有高超专业素养的、备受关注的人群。让学校体育也像其他学科那受到社会和领导的关注。

  要想改变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形象,我认为在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我们体育教师首要做到的是自身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

1、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教师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上面讲,下面听,上面做,下面学。而要走到学生中间做活动的参与者、观察者、指导者、评论者、总结者。

2、教师从命令学生做练习的“司令”变成鼓励和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快乐运动的“政治委员”。教师不能在想让学生做什么,就让学生做什么了。而是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以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快乐的参与运动。

3、教师从给学生测验、打分的“考官”变成给学生总结学习和锻炼成果、分析不足的“教练员”。教师不再单一的给学生做定量性质的评价。而是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和锻炼效果,为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不断进步起到推动和鼓励的作用。

4、教师从抱着“教学大纲”给学生灌输动作要领的“书匠”变为给学生带来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朋友。教师不再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不再在学生身上做无用功。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终身的益处。

  同时我们的学生也要做到角色转变:

1、学生从滥竽充数的“随波逐流者”变为有独立空间的“运动者”。学生不再只是跟着全班同学一起做很多不喜欢的东西。而是可以独立的思考,独立的练习、独立的进步。

2、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选择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和条件主动的选择学习内容。

3、学生从“样样通,样样松”转变为能够展示自我特长的“个性者”。学生通过选项学习可以集中的练习某项技术,该项技术水平必然得到快速的提高,有机会展示自我个性和特点。

如能做到以上转变,相信学校体育绝对会蹬上一个新的高度。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抓住契机,接受挑战,不断的学习,不停的摸索,不断的进步,为我们的学校体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9

这个暑期的8月2号至8月4号我有幸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对待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异常珍惜,感到受益匪浅,对网络集体备课和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朱老师对网络教研的细微指导,有名师的的精彩课堂,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眸这几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

  二、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要让识字写字贯穿始终;要重视语言文字教学,真正让学生踏踏实实学好母语,提高语文素养。要注重文章整体的把握;要整合的提问;在语言学习中渗透人文情感的熏陶;做到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为学生的将来考虑,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

三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我一定会用今天学到的东西去指导我今后的教学。在三天的培训中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懂得了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孩子们多读书,多写作。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这都是一个让我进步的有效良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让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总之,这个暑期的语文培训,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不仅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让我们意识到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应有广阔的知识,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有人说,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哪怕一轮红日,一弯新月,抑或一种精神,因为仰望是一种昂扬的生存姿态,它能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放,泉水喷涌。

对我来说,今年的暑期培训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著名教育专家、省特级教师等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接受过专业化训练,有着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工作者。培训使我更深地理解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什么专业发展的组成——理论加实践;专业发展的外显——上好课;专业发展的价值——愉快的体验。结合起来可以这样表述:教师专业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不断把课上好,给师生以愉悦的身心体验。

成尚荣说专业发展是一个历程。我认为这个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纯模仿阶段。

2、模仿中有所创新阶段。

3、自我创新阶段。

4、形成风格阶段。

十三年教学生涯,我很清楚:自己还处于模仿中有所创新阶段。这个阶段,我时常告诫自己要“静下心来埋头做事,擦亮眼睛抬头看路。”

一、专业阅读,以读书提升境界。

西汉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今,无论哪一个专家给教师们作报告或进行培训,提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多读书。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提到的更多的字眼也是这三个字:多读书。读书能使人生慧。读什么呢,平时的教科书、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我可以多读些自己专业的报刊杂志、书籍,读教育理论方面的经典,再读读文史哲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让自己水桶里的水尽量又多又新鲜。

二、专业写作,以写作锤炼思想。

多读书,多思考,是为了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读书时,人们的大脑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反映,特别是有五年以上教龄的老师们,很自然的就把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在他们大脑中很自然地进行着反思。此时,借助手中的笔,将自己读书时的随想、反思记录下来,就是读写思共同创造的成果。如果读写思不能很好的结合,它们特立独行的话,那么,由读书激发出来的灵感,引发出来的反思,没有写的配合,灵感就会稍纵即逝,读书的效果就成了过眼烟云。这样,教师就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成长就变得非常缓慢。所以,现在大力提倡教师们写教学随想、反思,写“教育日记”。我觉得,当一位教师认识到:读书能促进写作,激发写作灵感和兴趣,并躬耕写作,读思中笔耕不辍时,他发自内心的真正的专业成长就开始了。

三、专业实践,以课堂展示自我。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把课上到学生毫无兴趣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语文是最有灵性的学科,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还与学生交流情感,共同浸润其中;如果教师的工作谁都能够替代,这种职业又能有什么地位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喜欢我的课。道理很简单:我和学生之间需要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语文,语文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