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心得体会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精选6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精选6篇)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1

首先,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心理危机这个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只要是心理的平衡与稳定被打破,使思维或行为有了紊乱就可称作心理危机了。在处理危机大多数人都能恰当的应付,若不能恰当的应对则会产生心理创伤。

由此不由联系到自身的经历与生活,小危机其实是不断的,稳定的心理与生活常常会遭遇些事情被打乱,虽然是小事,比如孩子的学业问题、夫妻的意见问题、工作的变化问题等,当这些事情突然出现,自己的心理的波动总是有的。可以说是平衡被打破了,不过正如老师所说,这些都“是在非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反应”,而且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平衡、破坏、再平衡的过程,如此去想事件与自己的心理变化的时候,就会知道这是种必然,也就会更宽容地接纳、理解自己与别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了。

其次,心理危机不都是负作用,有时正是它们的出现让人不断地调整自己,让人成长、成熟。而且还可能在某些极度的负面情绪后会出现“灿烂的拐点”,情绪在某一刻就会豁然开朗起来,比如震后人的心理,在悲痛被宣泄后,人们可能对人生与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会更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日子。所以不要惧怕平衡的打破。

最后,是了解了一些如何面对那些遇到心理危机的人们的方式方法,老师讲了很多,把自己记得的总结归纳一下:

一是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安慰需求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应该用躯体语言等建立其安全感,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心理指导,使其自我应对了。当然前提是要认同他们的感受,及时给予支持与安全感。还有,要允许他们有一两周的心理适应期,给他们心理缓冲的时间与情绪发泄的出口。

二是要尽量减少自己和孩子面对一些惨烈的场面,所谓不该听的,不该看的都要避免,因为这些东西会使人印象深刻,使人大脑在“闪回”时不断干扰心理,让人噩梦。

三是在危机后改变孩子受刺激的环境,如杀伤案后校园设施要变动,免得“触景生情”。

四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危机的出现,重视心理问题,要让人的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要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指导,使人正确地应对危机。否则,这些心理危机的受害者有一天可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把伤害带给社会与他人。

五是,心理危机和人对事件的认知与评价有关,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有的人却无动于衷的。所以如何指导转变认知是解决危机的一个关键。

总的来说应该知道,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放在漫漫人生里,都是微小的一瞬,如果能这样想许多事情都可以看开了。当然,如果处理不当,危机没有正确应对,也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2

心理危机干预对于我们辅导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其涉及的内容非常深奥,对专业的要求极高。而对于专业背景不是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的辅导员来说,往往采用的是不够专业的做法,比如试图用简单的谈话来化解心理危机,有的采用现身说法,以自身经验说教,但这些做法很难在面对心理危机事件时做出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学工处组织了很多次的辅导员培训,这些培训使我们受益良多。但是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些专业知识,达到专业化标准,我们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对心理干预最有效的措施是将重要信息及时上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指导。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具备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刘慧老师的讲座就在危机风险评估这一问题上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消除危机有其最佳时机,我们在面对严重的事态下,应在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领导和部门,形成“事不过夜”的职业素养,及时对症下药,实施危机干预,避免延误干预的最佳时机。确保学生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应当是配合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从老师的角度为学生的心理康复做出努力。

从我接手的一个学生突发心理抑郁症的事件中,我发现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身后多半有一个不够理想的家庭环境。学生的原生家庭环境在解决学生心理危机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平常要多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心理危机,我们应及时通知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中来。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3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快节奏、竞争激烈是常态化生活模式。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活跃而又敏感的一个群体,受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趋下降,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学生自伤事件、伤人事件及后期干预工作,对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和压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国家、社会、学校与学生的直接联系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第一,辅导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是大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帮助学生直面学业、生活、心理中的种种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陪伴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与心理咨询专家相比,虽然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不足,但他们更贴近学生。一般说来,学生愿意与辅导员接触,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辅导员可以发挥心理工作的主动性。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也相对了解,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辅导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辅导员通常熟悉其所在院系的专业背景与学术氛围,可以在考虑到学生心理共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独特的心理辅导内容和方法,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使工作更具针对性。

结合本次培训专家老师们的讲解以及辅导员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1、将危机预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

危机预防离不开日常的宣传和教育。辅导员可以利用班级群、班会及新媒体等阵地加强心理健康、危机预防知识的宣传,向学生宣讲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求助等。提倡同学之间、班级成员内部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创建一个理解、宽松、信任的集体环境,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校园集体心理氛围。

2.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不定期开展学生访谈

作为辅导员,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不定期开展学生访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沟通的机会。在学生不太主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走访宿舍、任课教师、舍友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善于运用心理辅导的技术。在面对学生的成长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指导、感情问题等时真诚地与学生共同探讨,陪伴他们去面对问题。通过接纳与倾听,真诚地去了解学生的想法,使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3.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加强朋辈辅导的力量

学生党员、学生会、班干部、宿舍长是学生中的骨干,他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又是辅导员联系学生的纽带。他们生活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对其他同学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对学生骨干助人能力的培训,给他们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与同学沟通,主动关心同学,为同学们服务。学生骨干还应起到桥梁沟通作用,能够及时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反映给老师,协助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4.识别、关注重点对象,重视新生普查和危机排查

大学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可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全体新生的心理素质普查,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在学习和生活适应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和症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重点关注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帮助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同时辅导员需每学期开展危机排查,对在校期间有感情问题、家庭重大变故、就业障碍等方面的学生予以识别,确定重点关注对象,以发现具有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具有自杀及伤害他人倾向的学生,及时提供的帮助。

5.及时转介,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辅导员要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密切联系。若学生面临严重心理危机,或辅导员发现自己已尽全力做工作而学生状况没有改善时,应及时将学生转介给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并协助咨询师跟踪评估学生的情况。建立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常规联系制度,确定有效联系方式,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能使学校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和防范工作,避免因家长不知情而出现危机防范的漏洞。

大学生心理问题常常具有隐秘性,不易被发现,难以快速解决。作为辅导员平时除有工作责任心和观察能力,完善基础性工作以外,还需要不断强化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知识的储备,提升工作能力,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防范、有效干预,将“心理危机”转化为“发展生机”。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4

转眼间,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习已结束,这一期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此次机会弥足珍贵。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此次培训学习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孩子们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本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要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能力锻炼的机会。我们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松有驰,不能凭一时的工作热情,面对某一项工作就耗尽心理、生理上的能量,以致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倦怠,丧失激情。教师应先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珍惜自己,然后才能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教师要审时度势,自觉加强心理调适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可能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要加强修养,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种种诱惑,因此,尤其需要教师树立起自尊、自强与自律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教师要面向学生,争做一名阳光教师

作为教师,要以当人民教师为荣,提升人生信念,面向学生,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坚守岗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看不起教师职业的教师,决不会成为好教师,更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教师要力争做一个阳光教师,具有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有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让我们永远记住:“给你点阳光就灿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情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十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相信这次培训给予我的东西决不止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5

“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这句话道出了多少老师的心酸。过去的教育由于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加之教育的法制不健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为了显示教师的权威,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惟命是从”,有甚者以体罚作为法宝,致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现在的教育呼唤文明化,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

xx教授在《xx》一书中指出“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这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教育政策与法规,不断地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然而,这些措施却没有彻底地改变教育的“体罚”现象,媒体不断地报道出某些教师的恶劣行径,社会也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教师真的不懂法吗?痛定思痛,我们不能不反思。

“体罚”,其概念难以定论,查查有关资料,得出解释:体罚是指从伤害身体的角度出发的惩罚。但又觉得不确切,“体”指身体,身体包括人体的组成器官,那么精神领域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当精神受到损伤必然导致人体的破坏,所以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的惩罚都应是体罚。何谓“惩罚”,那就是以强制的措施给人以惩戒和警告。所谓“强制”就不是以学生的意愿为转移,要剥夺人的某种自由与权利。当惩罚做的不适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转化为体罚。我们讲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惩罚的实质是违背尊重的原则,老师的一句话,一种行为,一种措施,导致学生伤害的案例不在少数,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的惩罚走多远。

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时也是人操作的,我们必须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师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用老师的真爱来补偿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脚下。我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简单粗暴的体罚,那不是教育;不讲方法艺术的惩罚,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过程,教育需要心智。当我们看到孩子打架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遵守校规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反复犯同样错误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他是个孩子,你是否想到他们的品格还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们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变一种方式来处理、来化解。老师累点,苦点,甚至是心酸点不要紧,可千万不要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做一个负责的教师,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6

暑假集中培训期,区教体局组织我们通过网络视频直播,收看了来自上海七宝中学专职心理健康老师杨敏毅老师的专题讲座:教育智慧与真情讲座纪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讲座的标题相当的吸引人教育智慧与真情,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相信这是普天下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正是这个题目,让很多老师都拿出笔本,准备认真地记录。

杨老师谈到了很多方面,我选择其中印象较深刻地记录了下来:

一、合格教师的标准

1、高尚的师德;

2、发自内心的爱心;

3、丰富的专业知识;

4、高超的教学水平。

杨敏毅老师认为,这样的标准是相当高的,如果真能达到,这将不仅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而且是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这是终极目标,很难达到,但每个老师都可以试着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二、人生如五球

生命、家庭、事业、财富、生活,这是杨老师总结的人生的五大追求。

杨敏毅老师对于很多会议现场的老师没有第一个说出财富这个追求很是赞赏,说也许这就能体现我们的高尚吧?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下面她所说的:老师能拿多少钱跟老师自身努力的大小关系不大。其实,在我想来,老师能够获得的财富最大值基本已经确定并不足以值得去期待,所以,老师的人生,实际上对财富的追求极其淡泊。

杨老师有一个自己的“五求五球”理论:财富就如果橄榄球,两头小中间大,需要努力去拼抢;事业就像橡皮球,用了多大力就能弹到多高;生活就像水晶球,丰富多彩;生命就像热气球,需要不断补充能量;家庭就像玻璃球,看似美丽,其实易碎。

三、幸福人生四有

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人,家中有积蓄。

现如今老师的地位高了,可是面临的压力更大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奶奶爷爷的呵护下,在外公外婆的疼喜下,在爸爸妈妈的溺爱中,已经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稍一不顺心,就施小性子。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主动关心他人的品质,更缺乏为他人着想的魄力。作为教师的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教会他们做人的严峻问题,急需自我心态的调整。杨敏毅老师的报告可以说是一场及时的春雨,给我们以启发与引导。首先,我们每一位教师如果能做到心理的和谐、追求完美与接纳不足的和谐、坚持与放弃的和谐、缺陷与痛苦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工作与休闲的和谐。那么,老师的榜样力量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潜移默化,学生就会融入到生活的集体中。他们的心理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健康发展。

面对学生问题的鉴别与干预,杨老师深入浅出地指出了病因与解决办法。只有读懂学生的心,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懂得学生的情感表达,才能因势利导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教师能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教师能唤起他们的力量。老师的引导,无疑是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明灯。在这盏明灯的导引下学生会充满朝气,走向成功。

杨老师的报告,给我很大的启发与教益。我深刻体会到做一个幸福地老师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我一定要努力充实自己的教育智慧与真情,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保持一个平常的心,用爱与宽容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让学生在张扬个性中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