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故宫博物院有关战汉玉器赏析

校园1.5W

▲玉龙纹璜战国

故宫博物院有关战汉玉器赏析

长7.4cm,高5.2cm,宽0.5cm。玉为白色,通体褐色浸斑,表面有较强的玻璃光。器呈片状、跨栏形。运用阴刻等技法进行雕刻,两面纹饰相同,琢双龙首。上方中间有一穿孔,用于穿系。玉璜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遗址中,战国时期也较为流行,造型主要为长弧形或半璧形。多为双龙首、双鱼首等,两面雕刻云纹、涡纹等纹饰。有的璜下边还有镂雕装饰。这件玉璜的造型有别于多数玉璜,较为少见。——撰稿:赵桂玲 2012年8月

▲青玉龙战国

长16.4cm、16.2cm,宽11cm、11.2cm,厚0.5cm。玉色偏绿,内含褐色、墨色斑点及絮斑。作扁平龙形,龙身弯曲,阴线勾勒轮廓。表面减地浅浮雕谷纹。龙身钻一孔以供系挂。两周时期,伴随比德于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礼制用玉获得空前发展。玉器也因此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祭祀神灵祖先的祭、享礼器,发展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相对固定组合形式的节步速、别尊卑的组佩饰。其长短、结构的繁简、玉质的好坏、碾琢的粗精,往往与使用者的身份相关。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组佩的形制、结构不尽相同,但多以各种形状的玉片饰,或辅以其他材质的珠饰,穿连、组合而成。这些生前佩带的玉组佩,通常质美工精。在中国古代,玉被认为具有保护死者尸身不朽的功能,因此往往在墓葬中随葬玉器。这些玉器通常可分两类:一类是生前使用、死后随葬,称葬玉;一类是专为殓尸而制,称殓玉。本品为战国时期典型的玉龙形佩造型,但材质不精,碾琢粗糙,应是比照生前玉组佩制作的、专门用于随葬的玉组佩的一部分,属于殓玉。类似的青玉龙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中仍有所见。——撰稿:许晓东 2012年8月

▲玉谷纹璧战国

直径13.4cm,孔径4.6cm,厚0.2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玉色偏绿,有墨斑,局部有土沁。两面均装饰谷纹,一面阴刻,一面减地浅浮雕。玉璧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礼天之物,以良渚文化最为多见。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理念为历代所遵循。良渚文化墓葬中,亦见以玉璧和玉琮环绕、垫、压尸身的现象,玉璧、玉琮也具有了殓尸的功能。以玉璧殓尸在汉代得以延续。玉璧除垫于尸身下方或放于尸身之上外,还见镶嵌于棺椁、长方枕表面,缝缀于玉衣头顶部位,或悬挂于墓室之中。这些用于殓尸的玉璧,材质大都相对比较差,碾琢粗糙。本品体薄,开片不甚规整,雕刻亦颇为粗率,应为殓尸之璧。——撰稿:许晓东 2012年8月

▲白玉兽面纹剑璏汉

高8cm,宽2.4cm,厚1.4cm。器为上等白玉制作。略呈长方形,两端弯曲。背面有一仓孔。表面浅浮雕一兽面纹,余为勾连云纹。一般剑璏除此种纹饰外,有的表面高浮雕大、小螭各一只。战国、汉代流行玉具剑,在剑上饰有四种玉饰: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和玉剑珌。玉剑璏套在剑鞘近口处。——撰稿:赵桂玲 2012年8月

▲白玉珠串汉

全长47cm。玉为白色,均有沁色。由108粒圆形珠串成。串珠自隋唐时大量流行,成为佛教七众的重要随身物品,是佛教徒用来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串珠108颗者最为常见。此串珠所用玉珠是汉代遗物,清代时重新串连成器。通常,串珠的材质有金、玉、木、菩提子等。——撰稿:赵桂玲 2012年8月

▲玉螭纹韘形佩汉

高6cm,宽5.2cm,厚0.5cm。玉为青色。大致呈片状,中间一孔,孔外周镂雕螭纹。这种造型的佩中间酷似鸡心形,故亦称鸡心佩,是从古人射箭时保护手指的韘形器演化而来。古人配韘表示其有高超的射杀技能及处理事务的决策能力。韘形佩盛行于汉代,宋代开始出现大量的仿制品。在宋元时期的著录中将其称为“螭玦”,并称有多种式样。《诗经·卫风》也有“艽兰之叶,童子配韘”之句。——撰稿:赵桂玲2012年8月

▲玉猪汉

高2.9cm,长11.2cm,宽2.3cm。青玉料,玉色略偏绿。圆雕卧伏猪形,表面以宽深阴刻线勾勒轮廓,具有典型的“汉八刀”加工特征。玉猪是汉代有特征性的殓玉,常见墓葬出土,通常成对握于死者手中,通体光素无纹,刀法简洁、明快。汉代以后虽然少见,但死者手中握物的习俗一直流行。内蒙古地区发现的陈国公主墓表明,在契丹人建立的辽代,陈国公主和驸马入殓时分别手握琥珀龙、凤或莲鱼雕件。玉猪在明代墓葬中亦偶有发现。这都表明死者手中握持物品习俗的源远流长,以及在古代各民族间的普遍流行。——撰稿:许晓东 2012年8月

▲白玉兽面纹剑珌汉

高5.1cm,宽5.5cm,厚1.9cm。白玉质地,经火,表面呈黑褐色。大致呈梯形,两侧较薄,中间较厚。束腰,下面中心有一圆形凹槽。两面纹饰相同,均运用剔地浮雕、阴刻等技法琢刻兽面纹。剑珌是剑鞘下端的重要装饰品,纹饰图案多种多样,其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代。——撰稿:赵桂玲 2012年8月

▲白玉剑首汉

径4.9cm,厚1.1cm。玉为青色,稍有黑色沁。圆形,片状。正面有纹饰,中间为三组阴刻的漩涡纹,其外有两周相对的勾云纹。背面中间有两个斜向对穿孔。玉剑首最早见于西周时期,其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代。其形状大致相近,饰纹较为丰富,有的中心有一圆孔。使用时将其嵌于剑柄的端部。——撰稿:赵桂玲 2012年8月

▲青玉兽面纹剑格汉

高4.4cm,宽6.8cm,厚2.4cm。玉为青色,局部有褐色。器形中间厚,两端薄,两侧面为菱形,中部一椭圆形穿孔。两面采用剔地阳雕技法饰兽面纹及勾云纹。这种玉剑格在战国至汉代较流行,使用时将其套在剑锋与剑柄之间的位置,用于挡隔。——撰稿:赵桂玲 2012年8月

▲玉天马汉

高4.2cm,长7.8cm,宽2.6cm。青色玉质,有絮斑、绺裂,局部可见有黄色沁斑。圆雕卧马,头微昂,张口露齿,脑后垂贴长鬃一绺,背起脊,身生双翼。肌肉饱满,富力量感。有翼天马形象,在古代中西艺术中均有所见。天马产自中亚地区。汉武帝元鼎四年首次见到来自大宛的宝马,极为垂青,称其为天马,并亲自作诗歌咏。此后,又两次派兵西征,目的即在获取西域宝马。天马自汉代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了上千年。汉代画像石,唐代石雕、绘画、金银器上都留下了天马的倩影,如著名的唐昭陵六骏,以及唐人韩幹的以马为题的绘画。歌咏天马的诗文历代皆有。就出土玉雕天马而言,汉代前后仅见两例,一为山东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所出玉马,一为陕西咸阳西汉渭陵建筑遗址所见玉羽人御天马。——撰稿:许晓东 2012年8月

▲玉夔龙蚕纹璧汉

直径25.5cm,孔径6.7cm,厚0.6cm。玉色偏绿,有墨斑、绺裂,并有赭褐色沁斑。两面雕,以夔龙纹、蚕纹各一周为主题纹样,间以窄条绹纹。夔龙上装饰阴刻斜方格纹及“二”字纹。类似的'兽面装饰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自战国始,在楚文化范围内,出现了大量使用墨斑碧玉制作的玉璧、玉龙等。这些玉器器形相对较大,碾琢粗率,多用作祭祀或随葬。类似本品的兽面蒲纹璧,在战国墓葬中已经出现,汉代更为多见。但本品较同类璧制作更为规整、精美,是否作为祭祀、随葬用,仍不能遽定。——撰稿:许晓东 2012年8月

▲玉九窍塞汉

玉眼盖:长4.8cm,宽2.3cm,厚0.3cm;玉塞:高1.8-5.5cm,大端最宽0.9-1.4cm,小端最宽0.7-1.4cm;白玉蝉唅:长7.1cm,宽2.8cm,厚0.3cm。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黑斑、绺及沁色。玉塞均作不规则八棱形,一端大,一端略小,表面多有黄褐沁斑,有的已成鸡骨白。眼盖一对,枣核形,表面弧凸,两端各钻一孔,背平。玉蝉的玉质莹白,抛光细腻,线条简洁、流畅。在中国,以玉入殓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6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死者或以玉琮、玉璧围绕、覆盖周身,或于双眼盖玉片、手中握玉、口中含玉,但当时口含、手握、眼盖之玉,其形状并不固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西周中期,玉冥巾已初步成型。所谓的玉冥巾或曰玉覆面,即于织物上缝缀玉片覆盖于死者面部。冥巾上所缀玉片,或据五官之形裁制,或作随意的几何形。玉冥巾的使用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类似本品的眼盖,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缝缀于冥巾之上。殓玉制度到汉代臻于完备。西汉早期,出现了覆盖死者周身的玉衣,枣核形的玉眼盖有时即缝缀于玉衣相对于死者眼睛的部位。此外,汉代还在前代殓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形制相对固定的玉九窍塞和玉握,即在死者口中含玉蝉,鼻孔、耳朵、肛门、阴道均塞纳八棱柱形玉塞,双手握玉猪各一。玉衣、玉九窍塞、玉猪,以及嵌玉的枕、棺椁,构成一套完整的汉代玉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