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中职物理复习大纲

校园2.94W

中职物理复习大纲

中职物理复习大纲

1、了解中职物理课程的性质。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2、了解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了解本课程教学目标是:

(1).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

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4.) 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4、了解中职物理课程内容结构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1). 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主要涉及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分为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三大类。该模块是使学生在学习基础模块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行业的需求,有重点、有选择地进一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培养相关技能。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或相近类别模块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安排教学。在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均设置了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体现物理课程贴近生活、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理念。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该模块是基础模块、职业模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拓展模块的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5、认真研读《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具体掌握教学内容与要求

6、能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采用讲授、演示、实验、讨论、参观、制作等形式开展教学。也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7、知道职业模块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贴本专业教学需求,重点选择与本专业联系最密切、应用最广泛的教学内容。如果需要,也可以自行补充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践活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大纲中所设计的实践活动,供教师参考,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需求、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自行设计实践活动内容。

8、了解中职物理课程实施建议(参照高中物理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1)教学建议。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是中职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2)评价建议。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以考试结果作为惟一的评价依据;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提倡评价的多主体。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倡导评价方式多元化,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

(3)重视科学探究教学。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科学探究,对学生所提的意义不大的问题和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的否定,更应指出其中正确合理的成分。探究活动可以是包括所有要素的探究,也可以是包括部分要素的探究。对于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

(4)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师和学生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及社会教学资源等。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多渠道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

9、在《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共性: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师德教育取向:应重新建构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师德教育应从“灌输”转向“养成”;教师师德素养的自我提升。

(3)新课程背景下,对物理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包括:学识上要有高度;能力上要有广度;人格上要求力度;情感上要有温度。

(4)了解各领域相关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如对撞机属于“基本粒子”层次;裂变反应堆属于“原子核”层次;同步辐射装置属于“原子分子”层次;子午工程属于“宏观”层次;LAMOST天文望远镜属于“天文”层次。

10.、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虽然科学探究的方式是一致的,但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应用数学知识的要求、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突破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初、高中教师双方都需要认真研究、共同努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顺利跨过这个“高台阶”。

(3)高中物理教材与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相比,有以下显著变化:从直观到抽象, 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到严谨,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总体上,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

(4)为了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高中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利用知识上的“连接点”,填补知识上的“间断点”,拓展知识的“深化点”,加强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更新。

(5)为做到初、高中物理有机衔接,高中教学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认真钻研高、初中教材,切实找准两段教学的衔接点;注意把握教学起点,严格控制容量;研究初、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适当复习初中知识;加强教材阅读和解题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11、关于中职物理课堂记录,应注意记录下述四个方面:记重点、难点和疑点;

记注意、说明和思考;记思路、方法和小结;记现象、本质和联系。

12、优化初、中职物理思维方法的衔接的做法:加强直观教学,促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重视过程教学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习题教学活化概念规律的巩固。

13、.了解相关命题技术内容:

(1)理解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概念。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称为信度。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

(2)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考试方法因素,个人特质,随机因素,欺骗。

(3)美国心理学会1974年发行的《教育和心理测验的标准》一书中,正式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4)难度的计算:

客观题 P=R/N P为难度值,R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 主观题 P=X/WP为难度值,X为该题的平均得分,W为该题的满分

P值一般小于1,P值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一般说,P值在0.99~0.90间,该题为容易题;P值在0.89~0.80间,该题为较易题;P值在0.79~0.60间,该题为中等题;P值在0.59~0.40间,该题为较难题;P值在0.39~0.30间,该题为难题。

(5)区分度的计算:

客观题 D=PH-PLD为区分度,测验总分最高的27%的被试为高分组,PH为高分组通过率(得分率);测验总分最低的27%的被试为低分组,PL为低分组通过率(得分率)。

主观题 D=(XH-XL)/[N(H-L)] D为区分度,测验总分最高的25%的被试为高分组,XH为高分组测验总分;测验总分最低的.25%的被试为低分组,XL为低分组测验总分,H为该题最高得分,L为该题最低得分,N为考生总人数的25%。

D 在0.4以上,区分度好;D 在0.30~0.39间,区分度较好;D 在0.20~0.29间,区分度一般;D 在0.19以下,区分度差。

14.在《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从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与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为: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

的评价);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对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程度的评价)。

(2)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标准:基础性(包括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教师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准确把握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操作性(包括问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练习题与课外作业的设置是否具有针对性、典型性,课堂模式与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学生实验(分组)、演示实验的安排是否恰当,学生的体验与交流安排得是否必要得当);发展性(包括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是否将教学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3)教学研究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教材的挖掘、熟悉教纲及考纲的要求、对学生的了解等系列内容。

(4)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教学设想,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一系列整体的活动。

(5)有效的教学方式包括自主·交往式,发现·探究式,情景·体现式,过程·活动式等。

(6)一般集体备课的流程包括制定计划,个人备课,集体议课,完善教案等环节。

(7)有效课堂教学中,应避免以下教学行为:师生互动“有形无实”,活动场面“造作矫情”,活动设计“独领风骚”。

(8)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具有独创性、内隐性、随机性的特征。

(9)为保证课堂的有效,提出的问题应有价值,指向性明确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练习须具有多样性、可变性,以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0)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态度,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情境。

15、在《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解读与探究》讲座中,重点了解以下内容:

(1)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较好地解决问题。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出事物主要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模式方法要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露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