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复习要点

校园6.69K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同学们要掌握好我们的母语哦!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考试复习有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复习要点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复习要点一

《关山月》(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陆游南宋诗人,号放翁;其诗表现抗金复国而壮志难酬的内容。

《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关山月》为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揭露南宋统治者奉行的对金投降路线所造成的恶果,表达了战士的失望和遗民的深痛,抒发了对祖国统一的信念不得实现的强烈悲愤。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三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议和后的局面。一个“空”字表达了无限的感慨;当官的没有一点忧患意识,醉生梦死。

第二层:5——8句。描写戍边将士报国无路,老死边疆的悲愤感慨。

第三层:9——12句。描写中原百姓盼望恢复,却连年失望的痛苦。

三,词语解释

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沉沉:深远之状;按歌舞:按节拍表演歌舞。

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遗民:遭受金政权统治下的中原人民;忍死:极度痛苦而不想活;今宵:今夜

学习要点》

分析层次结构。

全诗写了三种不同的人物:歌舞度日,不修战备的将军;老死沙场,空怀壮志的士兵;忍死期盼,私垂泪痕的遗民。这三种人物又处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之中:歌舞升平的沉沉朱门;刁斗催落月的戍楼;逆胡传子孙的中原地区。这三种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环境用“月”贯穿起来。“今宵”把三处不同的“月”汇聚到同一个夜晚的明月之下。

掌握选取典型事物构成生活场景的特色。

三组典型事物。朱门,歌舞,厩马,弓;戍楼,刁斗,笛,沙头,征人骨;几处,泪痕。

选取典型事物,放在同一夜月之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重点掌握对比与类比的手法。

壮士,遗民作为一方,与将军在境况,内心活动上构成对比,反映了社会尖锐的对立矛盾,而壮士与遗民之间又构成类比,是一种并列关系。对比与类比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主题思想。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炉中煤》(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郭沫若原名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历史剧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与郁达夫,成仿吾组成“创造社”。

抗战时期写有“屈原”,“虎符”等话剧。

《女神》具有奔腾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浓烈的色彩,体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为五四后的自由体诗开拓了新天地。

《炉中煤》是一首抒情诗,是诗人1920年留学日本时写作的。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复习要点二

《声声慢》(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李清照我国文学史上宋代著名女作家,女词人;

北宋为金国所灭,她与丈夫避乱江南,丈夫去世,晚景凄凉。

作品集《漱玉词》。

《声声慢》是词调名。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抒写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内心深处无比深沉的哀愁。

二,课文串讲

上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却是旧时相识”描写残秋时分的愁苦孤寂的心情。

第一小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描写自己孤寂冷清的环境,凄惨的心情;

第二小层:“乍暖还寒时候——晚来风急”,描写残秋,天气变化无常,自己身体和情绪雪上加霜。

第三小层:“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描写大雁南飞引起对丈夫的思念,感慨自己无法返家。

下片,描写苦愁的心情。

第一小层:“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由菊花,感慨自己的身世;

第二小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描写自己度日如年。

第三小层:“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秋雨梧桐如洒不完的伤心泪。

第四小层:最后一句。总结全诗,感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学习要点》

1,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内容。

一是孤苦寂寞;二是由此而生的.愁苦心情;其情感是低沉悲痛的。

2,划分此词铺叙景物的层次。

共分为五层

第一层,气候变化,自己难以将息;

第二层,风急;

第三层,大雁;

第四层,菊花;

第五层,秋雨梧桐;

3,叠字的言语特点。

“寻寻觅觅”写心理:“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感受;

突出丰富了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词多是齿音字,声音短促,增加了凄凉感觉。

《天净沙》(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汉宫秋》。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属于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表达了游子思归,倦于漂泊的情感。

二,课文串讲

全曲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三句。描写三种不同的景象;

第二层:第四句。然是描写景物,起到过渡的作用。

第三层:第五句。点明题旨。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复习要点三

《蜀相》(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称。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主旨》

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三国时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祠堂,对诸葛亮历史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给与热情地肯定,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给与高度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阶,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概。

《课文串讲》

前四句描写景物。首句设问句,表示自己崇拜已久,来到成都,急于往访的心情。“自”“空”两字,表明物是人非,人们已经忘记诸葛亮了。

后四句抒发感情。“三顾”是明君求贤,“两朝”是贤相图报。最后两句是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也寄托自己的感叹。

《词语解释》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几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国家

出师未捷身先死。捷:成功。

《学习要点》

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前四句描写景物,但景中有情。寓情于景。五六句叙事,内中也含着感情。最后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发表了议论。

2,颔联对丈工整。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映阶”对“隔叶”。“阶”平声,“叶”仄声。“碧草”对“黄鹂”,“草”平声,“鹂”仄声。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盛唐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岑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自拟乐府诗题;送别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白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西北边陲的风雪奇寒,抒发了与朋友分离时的真挚别情。属于七言歌行。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北风卷地白草折——愁云惨淡万里凝。”描写大风中的雪景及难耐的寒冷;

第一小层:1—2句。描写大风;

第二小层:3——4句。描写大雪。

第三小层:5——6句。描写转折句,从大雪转为严寒,从自然转为人物。

第四小层:7——8句。描写寒冷。

第五小层:9——10句。与开头呼应,描写冰,愁云。

第二层次:“中军置酒饮归客——”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

第一小层:11—12句。描写营中送别情景。

第二小层:13——16句。描写送别诗的时间,环境,心情。

第三小层:17——18句。描写友人远去,作者凝视雪上的马行的足迹。

三,词语解释

1,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沙漠;阑干:纵横;

2,中军置酒饮归客。饮归客:为归客设宴;

3,雪上空留马行处。空:白白;马行处:马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