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校园1.72W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复习分数应用题

复习要求:

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三种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和解题规律,并能熟练地掌握。

复习步骤:

一、基本训练

1、下面的生句话中,哪个量为单位“1”,另一个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1) 实际用电量是计划的 。

(计划用电量是单位“1”,实际用电量相当于计划用电量的 )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 。

(第一次用量是单位“1”,第二次用量比第一次多的部分是第一次的 )

(3)一本书看了 。(一本书的总页数为单位“1”,已经看的页数相当于这本书的 。)

(4)一桶油,用了一部分后还剩下这桶油的' 。(一桶油为单位“1”,用去后剩下的油的 。)

(5)一根木料,截去一段后又截去余下的 。(一根木料第一次截去后余下部分为单位“1”,第二次又截去的木料相当于余下部分的 )

2、说出线段图图意后再列式。

求150的 是多少,算式是150×

求150的(1- )是多少,算式是150×(1- )

求一个数的 是150,这个数是多少?算式是150÷

一个数的(1+ )是150,这个数是多少?算式是150÷(1+ )

二、复习分数应用题

1、解答下列三道题。

课本第118页总复习第3、4、5题的。

2、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

(1) 这三道题都是什么应用题?

(2)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3)这三种应用题在应用题结构上有什么规律?在解题上有什么规律?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小结:

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要抓住题目中的问题部分进行判断,找出谁是另一个数,谁是一个数。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种分数应用题都要先判断谁是单位“1”。再确定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解答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数量与分率是否对应。

4、练习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自行车厂今年生产女式自行车7200辆

(2)相当于去年产量的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3)比去年少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去年产量是今年的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5)比去年多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6)去年比今年少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7)去年比今年多生产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提问:第3、5、6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为什么第3题右以直接乘,而5、6两题不能直接乘?

为什么第1、2、4题用除法计算?

为什么第1题可以直接除,而2、4两题不能直接除

小结:

这6道题都是求“去年生产多少辆自行车”,但由于各题中所给的数量和分率不一样,单位“1”对应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解题方法,列式也不一样,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具体题目,准确判断单位“1”,找准对应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七3----8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图片激趣,引发讨论,设置悬念。

2.电脑呈现例l主题图。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

3.揭题: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比。

二、自主探索,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1.启发谈话:用比怎样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呢?刚才有同学会说,谁来试着说一说。

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成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看书自学, 汇报交流:

(1)写法

(2)各部分名称

(3)比是有序的。

3.完成p68试一试

(二)深入认识比

1.认识不同量之间的比。

(1)生读例2,师:读了这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学生分别算出它们的速度,填入表格。)

(2)指出:像路程和时间这两个有着相除关系的量,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交流得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追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丰富对不同类量的两个数量比的认识。

张祥买3本笔记本用了10.5元。

提问:这句话中告诉了我们哪两个量?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会用比来表示吗?

3.总结概括比的意义。

(1)观察一下这几组式子,总结相同的特点。

(2)提问:你认为两个数的比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

(3)小结:两个数的比归根结底表示的都是两个数相除。

三、自学课本,内化比。

1.自学课本p69

2.反馈:通过看书,你还知道了什么?

*求比值。

*分数形式的比。

*理解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利用表格整理知识

名称

相互联系

区别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倍数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你是怎样想的。

*你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四、多样练习,应用比。

*说一说(基本练习)

*辩一辩(判断对错)

五、回顾梳理,总结比。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对于比,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并且明确要比较物体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休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设计理念:

1、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自感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多次实践又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再次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台秤或弹簧秤、天平、两袋盐等物品。

学具准备:

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两位跑得快的同学到台前做“背人跑步比赛”的游戏(被背的两人轻重对比明显)。让大家估计谁最有可能赢?为什么?

小结: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相互说一说。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一)称学生的体重

1、师:要想知道某个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呢?

2、让学生观察带来的体重计,观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称物体的质量呢?想好了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随机介绍kg是千克的表示符号。

3、让一组学生轮流站在体重计上,秤出每一位同学的体重,并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每位同学的体重。

4、让每一个学生统计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学分别有几种,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统计,如用“正”字来表示,或用其他方法来表示。

5、让每一位同学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质量的同学,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别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组统计的情况合在一起,成为全班同学体重的统计表,再让学生提出一些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减法口算练习。

(二)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1、称一称。把自己小组带来的两袋盐放在台秤或弹簧秤上称一称。

学生生观察秤的指针指向几,老师指出1千克就是两袋盐的质量。

2、掂一掂。再把刚才称的盐放在手中掂一掂,边掂边用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并说说掂1千克的感觉。

3、估一估,你们再掂一掂身边的其它物体,能找出哪些东西重1千克吗?估计后再把这些物体放在秤上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

4、猜一猜。师拿出1袋棉花和1袋铁钉,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说明理由,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以实践来证实,请2名学生分别称一称。

5、质疑:这2袋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物体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6、小结:刚才我们大家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体的质量有多重,可我们看像这些(举起一枚硬币,指着衣服上的钮扣和学生带来的鸡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笔、橡皮等),比较轻的物品怎么知道它们的质量呢?

(三)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天平称一称带来的硬币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师称几根粉笔的做法。教师边称边介绍克的表示符号“g”。

2、学生小组进行操作,称硬币、鸡蛋和铅笔、橡皮等物品。

3、交流汇报。

4、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议一议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三、全课总结

看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除了用称的方法,还可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后实践,不断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体或买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称一称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几种物品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的全部劳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的方向。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包罗万象,既有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又有对学习情感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鞭策鼓励。这样的评价,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启发,便能让学生在被他人肯定的同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从而把主动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这节课我在设计上注重这两点,来设计和展开教学。

教学要求 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求出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②什么是互质数?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回答后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2、求30和70的最大公约数?

3、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7和21 8和15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这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3

(1)求出下列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7和21 8和15 42和14 17和19

(2)观察结果:通过求这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9页的结论。

(4)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后由学生讲评,集体订正。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看哪几组数是第一种特殊情况,哪几组数是第二种特殊情况,再解答出来。

2.做练习十四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后再让学生讲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十四的第9题,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四的第8、10、11题。

2、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和思考题。

课后反思有的数学问题比较复杂,光靠个人的学习,在短时间内达不到好的效果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小组中搭配上、中、下三类学生,由一位优等生任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如下问题:(1)、一个数的约数与这个数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2)、两个数的公约数与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知道“最大公约数”一课最难理解的就是其算理,我也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无论是老师讲解还是学生看书,给学生的感觉大多是:太难懂了,算了吧!这时,何不让学生讨论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样,不仅保证了全班同学的全员参与,使每位同学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总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想法在逐步完善着,学生个人对最大公约数算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在不断增强;当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学生也在尽情地享受着交流成功的乐趣。如果学生能把学习当成一件“美差”去做,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分与和

(一)2—5的分与和

一、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

(一) 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

(二) 实践操作:1、教学4的分与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操作: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有不同的分法。

提问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

2、 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又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过摆圆形,探究5得分合。

(2) 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3) 小组内推荐一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

(4) 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题。

三、 总结评价。

教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分合,但是对于按顺序的分合有些学生比较难掌握。

2 小组之间的讨论效果不太好,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有点乱。

(二)6、7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动手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32页例题中的空格。

2、 动手操作尝试练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3、 活动游戏:想想做做1—5题。①连一连。②说一说。③对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结: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5、 独立完成6—8题。

(三)10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二、 教学过程:

1、 学具操作:10个玻璃球分一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2、 教学例题:

①观察上面画了几串珠子,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②检查涂色情况。

③小结。

3、 巩固深化:

①做一做第1题,接受鲜花,谁对把花送给谁?

②做游戏,火车钻山洞。

③找朋友。(同桌之间开展活动)

4、 练习一独立完成。

教后记:

1 10是在5、6的分合继续深入,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个内容。

2 但是对于10的分合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