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

校园1.48W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2)、三(3)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其中三(2)班有学生49人,三(3)有学生48人,全部属于全寄宿制学生。刚接手这两个班,所以对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了解,可以说是摸石头过河。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的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班级学生的分析

初三学生使用新教材两年,对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学期中,除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外,还需要加强对潜在学生的个体辅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

1、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小时、分钟和秒;

3、一万以内加减;

4、对时代的认识;

5、多位数乘一位数;

6、对分数的初步了解;

7、长方形和正方形;

8、计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9、数学广角集(重叠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10、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因此,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享受、学习和学习。

  三,教学重点

一万以内的数字加减,多位数乘以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对小时、分钟和秒的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公里、矩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会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了解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格子纸上画矩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会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预计)教学时间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平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教研活动安排:

1、研究课题:如何构建全纳的数学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强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

(5)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7)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除法,十五课时

第二单元认数,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九课时

第四单元加和减,十课时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九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十一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十四课时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六课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八课时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十课时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七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一万以内加减(1)、测量、一万以内加减(2)、对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矩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理解、数学广角集和总评等。它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体验、反映知识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体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的主要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会写。能写三位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会用一个数字乘以两个或三个数字来估算

3、初步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简单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长度单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kg;知道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分=60秒,会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6、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绪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计量、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次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时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小时、分钟、秒,知道1分钟=60秒,可以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2、树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2和单元4

1、学生将计算三位数加或减三位数。

2、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计,进一步了解加减估计的基本方法,增强估计意识。

3、学生将理解检查计算、检查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关系,会做简单的单位换算,适当选择单位。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与时代沟通几种关系,让学生树立时代观念,理解“时代”的含义,运用时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并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

1、学生能熟练计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个位数的乘积小于十)。

2、学生体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乘法估计,并说明估计的思路。

4、学生可以用他们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会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测量它们。

4、通过各种活动,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感和估计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知道几个点,几个点。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乐谱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大小的初步了解。

2、能计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 .学生情况:

本学期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六个单元:万以内的减法的教学,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角和直角的教学。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习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

4.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近学生生活,编排的例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进行分析。

5.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x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方法。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1、 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习。

2、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 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 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6、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及数学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