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

校园1.82W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本课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通过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以及公式中有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的情况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思想;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题意寻找和;差;倍;分问题的相等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关键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难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二: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

3: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4: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习惯于用算术方法分析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无法找出等量关系,随便行事,乱列式子。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而习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

三:教学策略:(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1:必须先明确根据应用题题意列方程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正确列方程弄清楚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代数式表示这相等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解题步骤,通过例1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只写在草稿上,在写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再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设未知数时,如有单位,必须让学生写在字母后,如例1中,不能把“设原来有_千克面粉”写成“设原来有_”。另外,在列方程中,各代数式的单位应该是相同的,如例1中,代数式“_ 字串7 ”“—15%_”“42500”的单位都是千克。在本例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出这个相等关系,将其中涉及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数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列出方程。在例1中的相等关系比较简单明显,可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在例1教学中同时让学生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五个步骤,特别是第2步是关键步骤。

3:针对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可能存在的三个方面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以解决,特别是学生抓不准相等关系这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如例1在分析过程中通过表格让学生明了清楚直观解决列方程的难点。

4:通过图表对比使学生更直观,理解更深刻,同时,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和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手段)。

5:在课后习题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这主要由于学生刚刚入门,多进行模仿,习惯以后,再做与例题不一样的习题,可以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同时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找出共同点,区别或最佳列法,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四: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等式?

(2):等式与方程之间有哪些关系?

(3):求_的15%的代数式。

(4):叙述代数式与方程的区别。

(理由是: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等式,方程,代数式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熟练正确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有利降低本节的难度。)

2:导入讲授新课:

(1):教具:

一块小黑板,抄212例1题目及相对应的空表格。

左边右边

(2):新课引述:

(3):讲述课文212例1:

(目的是:要求学生认真读懂题目,寻找反映题目的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必须根据题目关系,切勿盲目性)通过理解启发学生寻找出以下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A)(在指导学生分析寻找题意相等关系时,可能存在学生分析问题思路不同,会找出如下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的相等关系来,这主要由于学生思路不同,得出的关系表面不同,但思路是正确的,应加以鼓励培养学生这种发散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设原来重量为_千克。这里分析等式左边:原来重量为_千克,运出重量为15%_千克,把以上填入表格左边。 字串7 分析等式右边:剩余重量为42500千克,填入表格右边。

(目的是:通过分析使学生易看出,先弄懂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再按照相等关系来设未知数和列代数式,有利于降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难度)

把以上左边和右边的代数式分别代入(A)中,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的单位要一致,就可以列出方程。

同时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勿漏写“答”和“设”,且都不要漏写单位。

结合解题过程向学生介绍一元一次应用题解法的一般步骤:

课本215黑体字

3:课堂练习:

课文216练习1,2题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适当的模仿例题的解题思想方法从而加深对本课的内容的理解掌握。)

4:新课巩固:

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要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着重于分析,抓住寻找相等关系。解一元一次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目的:让学生加深对应用题的解法的认识和该注意事项的重视。)

5:作业布置:

课文221习题4-4(1)A组1,2,3题

(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4_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例题:小黑板出示例1题目解:设原来有_千克面粉,那么运

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出了15%_千克,依题意,得

等式左边:等式右边:_—15%_=42500

原来重量为_千克,剩余重量为42500千克。解这个方程:

运出重量为15%_千克。85/100__=4250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_=50000(千克)

小黑板出示课文215黑体字内容提要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2.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

3.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发展数感,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教学难点

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课前准备

标有单位长度的细绳、三角板、量角器、题篇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请学生复述勾股定理;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已知△ABC的两边AB=5,AC=12,则BC=13对吗?

创设问题情景:由课前准备好的一组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演示教材第9页古埃及造直角的方法。

这样做得到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

提出课题: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讲授新课:

⒈如何来判断?(用直角三角板检验)

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多少?(一份视为1)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就是说,如果三角形的三边为,,,请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以这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当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较大边的'平方时)

⒉继续尝试: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5,12,13;6,8,10;8,15,17.

(1)这三组数都满足a2+b2=c2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

⒊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⒋例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左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随堂练习:

⒈下列几组数能否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说说你的理由。

⑴9,12,15;⑵15,36,39;

⑶12,35,36;⑷12,18,22.

⒉已知?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______是角。

⒊四边形ABCD中已知AB=3,BC=4,CD=12,DA=13,且∠ABC=900,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⒋习题1.3

课堂小结:

⒈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3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通过计算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难点: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地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四则(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如有括号,就先算__________.同级运算按照从___往___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理数的运算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5—p66,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后作业

9.用符号“>”“<”“=”填空。

42+32________2×4×3;

(-3)2+12________2×ok3w_ads("s002");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5、小亮的爸爸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月工资2500元,按规定: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部分又要分为两部分,并按不同税率纳税,即不超过500元的部分按5%的税率;超过500元不超过20__元的部分则按10%的税率,你能算出小亮的爸爸每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要求:

1.学会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体现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什么作用吗?

例如: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多长的梯子?

根据题意,(如图)AC是建筑物,则AC=12米,BC=5米,AB是梯子的长度。所以在Rt△ABC中,AB2=AC2+BC2=122+52=132;AB=13米。

所以至少需13米长的梯子。

2、讲授新课:①、蚂蚁怎么走最近

出示问题: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行柱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1)同学们可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的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小组讨论)

(2)如图,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3)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公布结果)

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长方形。好了,现在咱们就用剪刀沿母线AA′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下图).

我们不难发现,刚才几位同学的走法:

(1)A→A′→B;(2)A→B′→B;

(3)A→D→B;(4)A—→B.

哪条路线是最短呢?你画对了吗?

第(4)条路线最短。因为“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做一做:教材14页。李叔叔随身只带卷尺检测AD,BC是否与底边AB垂直,也就是要检测∠DAB=90°,∠CBA=90°.连结BD或AC,也就是要检测△DAB和△C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很显然,这是一个需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③、随堂练习

出示投影片

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2.如图,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这根铁棒应有多长?

1.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A是甲、乙的出发点,10∶00时甲到达B点,则AB=2×6=12(千米);乙到达C点,则AC=1×5=5(千米).

在Rt△ABC中,BC2=AC2+AB2=52+122=169=132,所以BC=13千米。即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

2.分析:从题意可知,没有告诉铁棒是如何插入油桶中,因而铁棒的'长是一个取值范围而不是固定的长度,所以铁棒最长时,是插入至底部的A点处,铁棒最短时是垂直于底面时。

解:设伸入油桶中的长度为x米,则应求最长时和最短时的值。

(1)x2=1.52+22,x2=6.25,x=2.5

所以最长是2.5+0.5=3(米).

(2)x=1.5,最短是1.5+0.5=2(米).

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米之间(包含2米、3米).

3.试一试(课本P15)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为多少?

我们可以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如图,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x+1)2=x2+52,x2+2x+1=x2+25

解得x=12

则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长13尺。

④、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利用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实际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它们转化成数学模型。

⑤、课后作业

课本P25、习题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