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

校园2.56W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课前透视】

黄山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旅游圣地。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石。在作者笔下,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趣味横生。不禁让人由此及彼,更加喜爱黄山。本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三个自然段配有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黄山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演示:

(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敢想敢说,发挥了主体作用。

2、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专列一同去安徽的黄山,去欣赏那里闻名遐迩的奇石,愿意吗?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爱旅游的实际,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同桌互相学习,检查读音。

3、小组合作读,要求:彼此帮助,读得流畅。

4、大组赛读,要求:比比哪组读得有情感。

引导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采用活泼的形式促进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二、识字

1、小组识字。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不会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请教老师。

2、汇报识字。选出小组的代表,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3、分层次读字词。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再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4、交流识字方法。

5、游戏检测。教师读生字,学生和教师玩照镜子的游戏。评选识字小能手。

识字环节要创设识字的情境,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在交流中多了解识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二、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自然段指读,其他同学点评议。

3、小组合作通读全文。

发挥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在朗读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写字

1、教师出示要写的生字:尤、其、区、它。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如:区字的笔顺:一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4、能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拼读音节自读课文,感受自主读书的乐趣。

通过做游戏、读儿歌──把儿歌与生活联系起来。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利用课文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

2、培养初步的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一组。

  【课前准备】

1、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

2、在家长的指导下,温习自己念过的儿歌。

  【教学过程】

1、说说游戏后的感受引入课文

⑴ 我们做了踩影子的游戏后,一定很开心,想跟老师说些什么?

⑵ 指名说。引导学生从追、踩影子时的心理感受说起。

⑶ 有个小朋友也玩过这种游戏,还为影子写了一首诗,想读读吗?

2、自由读课文,想办法把课文读通顺

⑴ 提醒读书方法:我们一开始读课文,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⑵ 自由练读。(师巡回指导)

3、检查生字词语,读通课文。

⑴ 开火车拼读生字(读准)

⑵ 去掉拼音读字读词。

影子、前后、常常

跟着、陪着(你还会说这样的词吗)

狗、黑狗、小黑狗、一只小黑狗

朋友、好朋友、我的好朋友(读好短句)

⑶ 师徒互助读通课文(发现读不通的,反复多练)

⑷ 反馈:你教徒弟读好哪一句?

重点指导读通这两句: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⑸ 指名分节读

4、课间游戏(手拉手,好朋友)

5、读好课文

⑴ 你读了这首诗,哪句话最有趣?

⑵ 根据回答出示: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理解常常跟着我(小朋友想赶走它,它不走;你去吓唬它,甩掉它,它也不走;你拼命跑开,它还是跟着你)

带着这分理解读好这句话。(指名、评议、再次指名)

⑶ 根据回答出示: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理解常常陪着我,指导朗读

⑷ 师徒对读、师生对读

6、猜字游戏

7、学习生字飞。

教学横斜勾,师范写,生描写,自己写三个。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学习难点】

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自学、引领、讨论、点拨

2、查、划、写、记、练、思

【教学准备】

《古代寓言二则》课堂学习活动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先说个谜语给大家猜猜,请听好: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学生回答谜底)

“鞋”在古时候也叫“履”。这节课我就带着我们聪明的'同学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去看一看在那儿发生的一个与鞋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二、目标展示

首先请同学们来熟悉并解读下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三、活动方案

活动1:熟读翻译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是寓言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于寓言的阅读不在少数,不过我们今天接触的是文言文。首先我们要学会古文是如何来朗读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请2位同学上黑板演示要注意的字音,3分钟之后请每小组代表来朗读,注意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2、同学们读的都非常棒。读书读书,朗读固然重要的,但是古文我们还需要能够读懂文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来向大家说说你学到了哪些文言字词?你能够翻译整篇课文吗?等下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下你完成的预习问题三。

活动2:文言现象积累

到此我们学习掌握了一些文言字词,那同学们,你觉得那些文言字词是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句子是与众不同的呢?请小组讨论并向大家展示:

1、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 自度其足:动词,(duó)量长短

(2) 吾忘持度:名词,(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 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同“返”,返回

3、特殊句式积累:

(1)定语后置句:郑人有欲买履者------有欲买履之郑人

(2)倒装句:何不试之以足?------何不以足试之?

活动3:读懂了文章的大意,现在就需要我们来思考文章的内涵了,首先告诉大家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吗?而这个故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启示?

寓意:做事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是愚蠢的,不会成功的。

启示:告诉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需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随机应变,不可顽固守旧,不知变通,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活动4:尝试背诵课文及重要字词→小组内一对一背诵,过关

四、归纳总结

这是我们学的第一篇古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们都有什么收获?

示范:1、这节课我掌握了这些重点文言字词;

2、我能够翻译整篇文章大意了;

3、我从这节课中了解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的…寓意;

4、从这两则寓言中我能够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

五、教师小结

这则寓言中的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因而闹了大笑话,说明这个郑人的思想僵化、不知变通。而我们以后就要引以为戒,要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人。

【答案】1.(1)《韩非子》 战 法ó dù 3.(1)郑人/有欲买履者4.(1)量长短 代词,代量好的尺寸 5.(1)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却将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6.(1)坐,同“座”,座位。 (2)反,同“返”,返回。 7.郑人买履 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墨守成规,处理问题不从实际出发,不敢大胆尝试的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

【学习难点】

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自学、引领、讨论、点拨

2、查、划、写、记、练、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质疑并解答疑问的能力。

3、初步萌生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并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揭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三、学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思考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1、学习第一段:

⑴ 喜欢第一段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朗读。

⑵ 采访读的好的小朋友你认为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⑶ 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

⑷ 讨论交流收获及疑难。

2、学习第二段:

⑴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赛读。

⑵ 学生评价。

⑶ 感受松鼠的心情,再读课文。

⑷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3、学习第四段:

⑴ 感受松鼠着急的情绪,并表演读第四段。

⑵ 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4、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⑴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帮助小松鼠,并进行德育渗透。

⑵ 出示幻灯:

观察松鼠的表情,想象他们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⑶ 自由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⑷ 交流学习情况。

5、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1、说说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的,课后画出来。

2、思考我们的学校还应这怎样建设。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这一单元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的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荷叶圆圆》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2、创设情境,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看谁做的漂亮?老师也做了生字卡片漂亮吗?我们一起做游戏:看字卡,嘴巴张得大大的,不出声,让老师猜一猜,你们读的对不对?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有一个小青蛙它把大荷叶当什么了吗?(歌台)这节课我们小朋友把大荷叶当展示台,展示我们的朗读课文的水平和写字的水平,有信心吗?

[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朋友,先来展示我们的朗读水平吧!

出示:“我会读”。什么叫我会读?我们先把课文读懂好不好?用不用老师帮忙?分小组读:先读后讨论。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板书:水珠

蜻蜓

青蛙

小鱼儿)

2、这几个小伙伴把大荷叶当作了什么?

(板书:摇篮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师:小朋友,刚才读了“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我这有个“立”字把它贴在这。(贴在小蜻蜓的后边)

我这还有“蹲、躺、游来游去”谁来贴一贴?

师:小朋友,我说上一句,你能说出下一句来吗?不会说的看看书。

师:展示咱们的朗读水平,这回用不用老师帮忙?(自由读)

师:刚才大家读的都很认真,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的眼睛。”你也眨一眨眼睛好不好,谁来试一试?

师: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臂。

师: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读完后你们也可以唱两句。

师:下面看小鱼怎么游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谁来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来个最难的,我想找同学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都读出来。谁来试一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授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三、学写生字。

师:展示我们的写字水平。

出示“我会写”。写字时注意什么?

观察“朵、机”写时注意什么?书空,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出示:你会连吗?

小水珠的

停机坪。

荷叶是

小蜻蜓的

摇篮。

小鱼儿的

歌台。

小青蛙的

凉伞。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 、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 个生字,学会8 个生字。

3 、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4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 重点难点]

1.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2. 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

[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依靠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会12 个生字,理解词语,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除让学生学会字词句和掌握课文内容外,还要让学生获得观察方面的知识,受到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教育。渗透“分段”的教学内容。

[ 教学手段] 用“挂图、生字卡”辅助教学。

[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 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ǔ ,“数数”读shǔsh) 。

二、读通全文。

1. 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 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思考: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 个)

(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3. 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

三、学习生字。

1. 引导自学。自学前4 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 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

3. 教写生字。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

思考:

(1 )图上画的谁和谁?

(2 )他们正在干什么?

(3 )是什么时间?

(4 )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

3. 轻声自读。

思考:

(1 )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3 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 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4. 讨论。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采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

5. 朗读训练。

(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范读。

(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

(4)指名读。

五、课堂练习。

1. 用卡片指读4 个生字、4 个词语。

2. 抄写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

3. 讨论。在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和句子各是什么。

二、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 学生轻声自读。

思考:

(1 )“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奶奶”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

(2 )“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

(3 )“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非常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4 )“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

(5 )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 讨论。

(先想后说,让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讨论。)

3. 朗读训练。

(1 )轻声自练。

(2 )指名读。

(3 )分角色练读。

(4 )分角色指名朗读。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 轻声练读。

2. 学习生字。自学后8 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指导学生写“之、名、睡、楚”。强调“之”是3 画,强调“睡”的笔顺。

3.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

(1 )“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可以看出来)“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6 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

4. 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让学生看书上第二幅插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还可用挂图或幻灯片讲解。

提问:

(1 )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

(2 )“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前三句话的)

5. 复述练习。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严禁背诵课文的语句。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 轻声自读。

思考:

(1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张衡的想法,说明他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很感兴趣。)

(2 )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说明张衡从小就肯动脑筋,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不肯轻信,非自己观察,自己验证不可。也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认真态度。)

(3 )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张衡相信了“爷爷”的话?(果然)

2. 讨论。先想后说,人人练说。

3. 完成课后作业第3 题(2 ),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认识北斗星,认识比喻句。

4. 朗读指导。

(1 )范读。

(2 )人人练读。

(3 )指名读。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张衡对学习知识的刻苦、认真态度。

五、课堂练习。

1. 抄写8 个生字。

2. 抄写第五自然段。

标签:设计方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