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

校园2.45W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1、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相互交替,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2、《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景。

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

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小女孩非常饥饿,她渴望得到食物。

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欢乐。

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小女孩非常孤独,她渴望得到疼爱。

3、理解句子:P71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的含义? )

前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第十五课《凡卡》

1、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2、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

第二、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暗示式结尾的好处: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凡卡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4、造句(作业本P28)

(1)……仿佛……似的——

例1: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仿佛是为了迎接太阳公公,有人特意把它挂上去似的。

例2:这几天,这儿的湖面特别干净,垃圾们仿佛知道上级要来检查,都躲起来了似的。来源:

(2)……先……再……还……

例1:星期天,妈妈要做很多家务,她先把全家的衣服洗了,再擦家具、拖地,还要给全家人烧菜、做饭……

例2:要预习课文了,我先把课文通读一遍,再打开《词语手册》读读词语意思、做做练习,还要在书上写上一些自己读书后的思考和不懂的问题。

 第16课

《鲁滨孙漂流记》的梗概部分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表现了鲁滨孙(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了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第17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突出地表现了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

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

侧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