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设计

校园2.25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设计

  《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阅读序言与后记,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及社会贡献,感受作者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学术精神。

2、宏观把握《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主旨,并对社会学有初步了解。

3、基本了解阅读《乡土中国》的意义与方法,明确整本书阅读的阶段任务。

【学习准备】

1、学生完成《乡土中国》序言及后记的阅读,并在自己有感触、有疑惑的地方做标识,准备在课上交流。

2、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有意收集民国年间学术大师的照片与事迹,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建议阅读岳南的《南渡北归》)。

【学习评价】

能概述费孝通的学术历程与成就,能说出《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及意义价值。

【学习过程】

一、慧眼鉴英雄,伟业伴磨难

1、导入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社会学领域,费孝通先生绝对配得上“大师”这一头衔。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细细品读费先生的著作,慢慢走近这位大师。

2、屏幕上出现五位学术名流的照片,让同学们猜一猜哪位是费孝通先生。

吴文藻((1901—1985)梁思成(1901—1972)钱钟书(1910—1998)费孝通(1910—2005)季羡林(1911—2009)

明确:这五位学界泰斗依次是吴文藻、梁思成、钱钟书、费孝通、季羡林。(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教师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做如下几点补充:

(1)吴文藻先生是费孝通的社会学老师,梁思成、钱钟书都曾与费孝通共事,季羡林曾与费孝通同学。他们都是中国学界的泰斗。

(2)这些照片都是几位学术泰斗年轻时的照片,学者不必既老又丑。

(3)因为长期从事思考,这些学者都很长寿,外界对于科学精英早逝的报道是片面概括。

3、请一位同学描绘费孝通的外貌特征。

明确:设置这一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不求统一答案。

4、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成就与贡献。

明确:先请学生复述《<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学教评”》(以下简称《学教评》)里对费孝通的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学术成就: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奠基者,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曾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直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生考试还经常将这些书上的概念术语作为高频考点。

(2)社会贡献:费孝通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经他指导的苏南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3)文化贡献:费孝通先生晚年时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球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4)出示费孝通秘书张冠生对费孝通一生的概括语: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张冠生《费孝通传》)

二、读序言后记,瞰全书概貌

温儒敏先生说,读学术类书籍先要粗读。而了解全书内容最快的方式是速读书的序言、后记和目录。现在我们就《乡土中国》一书的序言和后记做一些交流。

提问与交流1:《重刊序言》里交代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1)《乡土中国》的内容来自给学生讲课的讲稿;

(2)《乡土中国》的写法不同于作者之前的作品,是从具体社会里提取一些概念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

提问与交流2:读完《后记》,大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了哪些了解?

明确:(1)社会学由哲学发展而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孔德和斯宾塞是社会学的早期研究者;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与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界限很难区分;

(3)因为界限模糊,社会学一度遭人歧视,社会学研究有责任振兴这门学科;

(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学将来还有可能继续分化。

教师补充:(1)社会学三巨头是卡尔马克思、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2)马克斯韦伯为“社会学”所下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提问与交流3:浏览全书目录之后,你能推测《乡土中国》的大体内容吗?

明确:从目录来看,《乡土中国》一书重在分析中国基层

提问与交流4:《后记》中对瑶山调查悲惨经历的记述给了你哪些启迪?

明确:(1)对于社会学而言,田野调查极为重要,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第一手的研究材料,但田野调查又是极其艰辛的,有时还非常危险。

(2)费先生叙述这件往事时,态度严谨客观,没有刻意渲染,又能表明自己对逝者的悲痛以及对前妻学术贡献的尊重。

(3)作为一流学者,费孝通身上既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又有谦和稳重的治学态度。

三、论读书方法,明学习任务。

1、学术类书籍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1)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3)细读,逐字逐句,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

(4)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5)重读,每次会有不同的感悟。

2、思维导图解析。

(1)何谓思维导图?

[明确]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3)出示范例,讲解思维导图绘制的关键点。

3、明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大体学习进程。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乡土中国》一书的课堂学习时间为9课时,0.5个学分。根据《乡土中国》各章节之间联结的紧密度,可以划分为6部分,设计为6课时;再依据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检测要求,另外设置3课时。具体如下表所示,开展整本书阅读期间,可以按照此进度进行。

  《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设计2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第四课时,在前面,学生已经通过三课时的学习,对整本书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学习,包括概念理解,逻辑思路梳理,重点问题分析讨论。学生前期对本书的掌握是否扎实,对本课有着重要影响,本课时的研学建立在前三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本书中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关于“家”的文化传统。

2、了解对本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掌握研读的一些方法。

3、拓展迁移,联系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深入理解本书的概念、观点,并找到深层学习的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拓展迁移,由浅入深,由感受体验到理性深入,激发学习兴趣,探寻深入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方向。

教学准备

1、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

2、筹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每组4-8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对费孝通先生及其《乡土中国》一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本书中的很多学术概念进行了学习理解,分析梳理了全书的逻辑思路和各章节的内在联系,讨论解决了读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更在第三课时跟随解老师对“差序格局”进行了重点研讨,今天,我们将一起努力,围绕“家”这个范畴,探寻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二)体验与感受:看视频,找差异

1、看视频,谈不同。

活动一:看“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差异”小视频,谈一谈差异在哪里。

活动设计思路:这个小视频形式独特,内容有趣,切中同学们生活体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通过同学发言直观谈感受的方式,体会浅层学习中“体验与感受”的着力点。

2、分小组,列表格。

活动二:学习小组研究讨论,通过列表格方式,比较详细列举各方面问题中中美妈妈的差异。

(例如: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家务劳动等等)

活动设计思路:通过列表格,使同学们熟悉家庭生活大概涉及哪些方面,理性分析中外现代家庭对母子(母女)关系处理的差异,用中西比较的方式思考家的问题,内容贴近同学们生活,并且,使同学们认识到列表格等学习方式,可以让结论更理性和全面,引出下面量化研究的研习方法。

(三)深入与细化:量表研学

1、关于中美妈妈的不同,同学们能找到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是如何论述的吗?

如:“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而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第26页)

2、学习任务一:那么,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认为西洋家庭和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有什么差异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填写量表。

学习任务设计思路:通过设计简单量表,对比中西家庭差异,掌握应用简单量表方法,体会研习文本内容深入的方法。

将同学们的结论整合,得出相对理性科学的结论。

(四)思考与批判:发现问题

整本书阅读过程,是从初识体验,理解把握,到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的思维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的一个升级过程,只有走到“怎么样”这一步,才能让我们的学习得到提升,才能去思考“对不对”“有什么用”的问题。

学习任务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围绕本书中“家”这个问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对不对”“有什么用”的问题?列出问题。

例:“现代中国家庭是否延续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特性?”

……

学习任务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方式,围绕“家”这个小概念,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目标中“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和“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的引导与思考,结合本书内容,拓展迁移,联系实际生活,锻炼阅读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批判意识,激发研究兴趣,为下一步确定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做铺垫。

(五)迁移与拓展:完成《乡土中国》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学习任务三:围绕“家”(或“家庭”“家族”),确定《乡土中国》研究性学习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比如《家族》 一篇,其结论主要是基于中国传统家庭的调查,我们可以结合读过的相关文学作品,联系本文所学知识,去分析这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中国传统大家庭。我们一起来试试从这个角度拟定一个研究题目。

步骤一

教师引导:确定研究题目思路,完成开题报告表格。

1、 研究对象的确定:关键词“家”(或者“家庭”“家族”)。

2、 范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现代中国的家庭。

3、 角度:横向,固定时期;纵向,发展变化。

4、 语文研究价值方向:古典文学作品,或者现当代文学作品。

5、 部分相关文学作品举例: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祝福》、曹禺《雷雨》、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

如,通过现实体验和新闻、影视剧、艺术作品总结分析的思路,示例选题《现代中国家庭的发展轨迹和趋势》;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结合自身经验和分析,示例选题《小说<红楼梦>中家庭关系研究》……

步骤二

交流讨论,填写表格。

(表格附后)

步骤三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展示,修改,教师指导评价。

学习任务设计思路:以《开题报告》为载体,学有深度,学有所用,进可完成此项研究性学习,真正开启高中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退可明确思路,初涉课题、论文,为下一步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六)作业布置

小组讨论,可以围绕“礼治”“诉讼”“权力”“道德”等角度,继续进行其他方向研究。(浙江省瓯海中学 郭金玉)

  《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2.掌握先“粗”后“细”的学术著作阅读方法。

3.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4.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5.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重点: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

2.掌握先“粗”后“细”的学术著作阅读方法。

3.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4.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难点:1.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2.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作者费孝通先生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提出许多具有启发性和影响力的观点。让我们共同开启《乡土中国》的阅读之旅。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掌握学术著作先“粗”后“细”的阅读方法。

2.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3.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4.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掌握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社科类学术著作的经验。

2.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把握作者的逻辑思路,理清著作的知识体系。

3.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三、学习活动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年赴英留学,1938年学成回国。曾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

(二)《乡土中国》阅读建议

《乡土中国》是一部社科类学术著作,同学们之前很少接触学术著作,可能不知如何着手。在此,给同学们一些阅读建议:

1.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1)粗读

①阅读“序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阅读《乡土中国》的“序言”和“后记”,我们可以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写作背景:20世纪40年代后期,费孝通在西南联大等校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他不喜欢用现有的教材,而是独立思考和探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学生。后来,应《世纪评论》之约,费孝通将授课内容进行整理,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写作目的: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②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

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的观点往往会出现在章节标题中。我们阅读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就能对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有粗略的了解。

阅读《乡土中国》一书的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除了“重刊序言”和“后记”之外,《乡土中国》包括14篇文章,分别是《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阅读了目录中的文章标题,再结合我们在“序言”和“后记”中了解到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内容,我们可以大致断定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谈论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涉及文字的使用、社会结构、道德观念、传统感情、宗法制度、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③浏览正文,快速跳读,对全书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

在浏览正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做:留意每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那里往往会出现观点;看到阐述观点或定义概念的句子,顺手勾画下来;其它部分可以一目十行,进行跳读,知其大意即可。

以上讲的是粗读。我们通过粗读形成对全书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有了,就会产生对这本书的疑问点和兴趣点,也就产生了阅读期待。带着这样的期待去阅读,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就像学者温儒敏先生所说的:“‘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如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先看看地图,确定方位,有什么景点或者生活设施心里有数,游览的计划也就慢慢形成了。”

(2)细读

细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深入的阅读,注重概念、材料、论证、推理等要素,深入思考,不断提炼。

我们以《差序格局》这一篇文章为例,来说说“细读”需要注意的方面。

我们需要关注作者提出的概念。在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差序格局”,作者用它来指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格局。“差序格局”是指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差序格局,举出另一个可与之构成对比的概念,就是“团体格局”。“团体格局”是用来指称西洋社会结构格局的概念。

我们在细读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区分观点与材料,看一看作者是如何用材料来支撑观点的。在《差序格局》这篇文章中,费孝通运用了丰富的材料,包括生活经验、历史事实、民间俗语、《红楼梦》中的情节、《论语》《大学》中的名言等。我们在细读文章的时候,需要弄明白作者为何使用这些材料,他用这些材料验证了什么样的观点。

我们在细读时还可以关注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他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在《差序格局》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比喻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细读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分析作者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在《差序格局》中,作者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这一结论。这种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理论的推理方法,是归纳的推理方法。

2.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学术著作往往会提出一些重要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进行阐释。阅读《乡土中国》,要特别关注其中的重要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等。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序言里说:“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理解书中的核心概念,找到作者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工具,就等于掌握了阅读学术类著作的钥匙。借助这把钥匙,我们就能够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学术研究的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和理解核心概念呢?

①留意目录中的核心概念。

《乡土中国》的目录包含一些核心概念,如“差序格局”“无讼”等等。我们在读目录时,可以留心记下这些核心概念,把它们抓住。

②勾画正文中的核心概念,思考其产生的语境、内涵,以及作者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

在阅读正文时,我们也要时时留意概念。碰到概念,我们先区分它是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如果是核心概念,我们要将它勾画下来,并且思考:这个概念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的?

③在对比中理解核心概念。

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作者提出许多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并且往往同时提出指称其它社会的对应概念。比如作者分别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这两个概念来分别表示乡土社会结构和西洋社会结构的格局。在两者的对比中,每个概念各自的内涵就更加清晰了。我们在理解某一个核心概念时,可以尝试找到与它构成对比的另一个概念,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每一个概念。

教材上有《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个表格,梳理作者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并结合作者的论述理解它的含义。

④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乡土中国》中的很多概念都具有紧密的关联。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两个概念就具有紧密的联系。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道德观念是依社会格局而决定的,有“差序格局”这样的社会结构格局,就自然会有“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如果能将书中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弄清楚,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知识体系。

⑤反复阅读,查阅资料,联系经验,促进理解。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用心推敲它的含义,或者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如词典、百科全书等,促进我们对概念的理解。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极思考,促进对著作的理解。

3.创作思维导图,把握知识体系。

《乡土中国》的正文包括14篇文章,作者在每一篇文章都提出了一些观点。而这14篇文章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在阅读每一篇文章之后,应该想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怎样的内容?在阅读全书之后,也应该想一想:这些文章分别讲到乡土社会哪些方面的特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你可以将你的思考结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当你在读完每一篇文章时,请尝试画一个思维导图来概括这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认为某几篇文章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们是在讲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时,你也可以尝试用一个思维导图去概括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当你阅读完整本书时,你可以回顾之前画过的思维导图,利用这些思维导图去思考、去分析全书各篇文章的联系。这时,你可以进一步尝试画一个总的思维导图,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示例:

画思维导图有很多好处。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效率。《乡土中国》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当你的阅读不断推进时,有可能会将前面的内容遗忘。这时你看一看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便可以比较快速地回忆起前面文章的内容,而不必再重读文章。通过思维导图,我们不仅能够整体地把握某些章节的内容,而且能够将章节的内容勾连起来,进而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在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顾、提炼、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创作思维导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独立完成。

思维导图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个人对这本书再阅读、再思考、再总结的过程,我们应该独立完成,而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别人画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去参考、借鉴,以此来优化自己的思维导图,但不应用别人的思考来代替自己的思考。

②呈现概念、观点。

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每一篇中都提出了一些关键概念,阐明了一些观点。为了将概念解释得更清晰,让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例如民俗调查的案例、历史事实、生活经验、经典著作原文、民间俗语等。当我们画思维导图时,只需要呈现关键的概念、主要的观点即可,不必涉及材料。

③语言准确,凝练。

画思维导图时,应该尽量用准确、凝练的语言去概括作者的观点。

4.品读文章,感受写作特色。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我们读起来却并不觉得枯燥难懂,而是感觉它非常通俗自然、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我们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拓展视野、了解一些社会学的知识之外,还可以从文章品读的角度入手,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从中借鉴一些写作方面的经验。

①论点鲜明。

《乡土中国》的每一篇文章都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观点的凝练表达。例如我们读到“差序格局”这个标题,就能够明确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读到“无讼”这个标题,就能够明确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诉讼等等。

②事例丰富而贴切。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并且这些事例都能够很好地验证作者的论点。例如在《礼治秩序》一文中,作者提到抗战时期自己在乡下的经历:孩子啼哭不止,自己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老太太利用生活经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个事例能够很好地论证作者的观点:乡土社会的生活很少变动,后人可以用前人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乡土社会里的人敬畏传统、主动地服膺于传统。作者运用贴切的事例,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他的观点,也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③引用旧典翻出新意。

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不少传统典籍文献,并且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去解读它们,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指出《论语》中“仁”这个观念并没有非常确定的解释,“仁”其实是一系列私人间道德要素的总和,这表明在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作者善于将旧典翻出新意,将旧典纳入到自己的论述体系之中,使人读到之后往往眼前一亮。

④比喻巧妙。

《乡土中国》里有不少巧妙的比喻,例如:在《差序格局》一文中,作者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比喻成捆柴,将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比喻成石头丢在水面上的一圈圈波纹;在《无讼》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足球比赛来比喻礼治秩序的性质。这样比喻都十分形象,是对抽象理论的生动说明。

⑤善于对比。

作者在文中经常对比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的诸多不同。这种对比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与宏观的思考,也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不同社会类型的特点。

⑥语言通俗自然。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但我们读来却不感到枯燥和艰涩。作者用通俗易懂、朴实自然的语言向读者阐明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不凡的语言功力。

(三)反馈与评价

1.阅读学术著作宜先粗读、后细读,那么粗读和细读分别指什么?

2.阅读《乡土中国》要关注核心概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和理解核心概念呢?

参考答案:

1.粗读主要包括三点:①阅读“序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②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③浏览正文,快速跳读,对全书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

细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深入的阅读,注重概念、材料、论证、推理等要素,深入思考,不断提炼。

2.①留意目录中的核心概念;

②勾画正文中的核心概念,思考其产生的语境、内涵,以及作者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

③在对比中理解核心概念;

④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⑤反复阅读,查阅资料,联系经验,促进理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展开阅读,也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学术著作阅读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课后作业

1.阅读《乡土中国》,创作篇章及全书的思维导图。

2.完成教材上的《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并为每一个概念做简要注释。

六、板书设计

《乡土中国》阅读建议

1.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2.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3.创作思维导图,把握知识体系。

4.品读文章,感受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