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

校园7.09K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

9月26日学校组织集中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再现了60年前那一段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上演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

我被草原人民无私的大爱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所感染,一位位被孩子们唤作额吉的“草原妈妈”们用超越地域、超越血缘的大爱和温暖点亮了一颗颗善行的火种挽救了三千名孤儿的人生,使我一次次留下了感动的热泪。今后我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2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三千孤儿入内蒙古”就是在绘就民族进步的“同心圆”,搭建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党员干部,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促进各族人民更加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互帮互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同建设伟大祖国,以优异的成绩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3

9月26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在图书馆二楼观看了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看了影片,很是感动。作为内蒙古人,为收养孤儿的农牧民的胸怀和大爱所感动。正如这片美丽的大草原,质朴且纯真!最后的镜头百岁额吉老奶奶,当得知思珩的亲生母亲刚刚去世时,她说了一句,“可怜的孩子啊”,我的眼泪忍不住流出来……额吉唯一的亲生儿子那木汗,因为救思珩,在花季年华就已离开人世……

此片是由内蒙古电影集团和博纳影业联合摄制的,电影以身患绝症的哥哥杜思瀚带着母亲终身的遗憾和愧疚寻找送往草原失散多年的妹妹杜思珩这一贯穿始终的故事为线索,以倒叙、回忆等艺术手法,展示了纯朴自然的生活细节,描绘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内心世界,艺术表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家喻户晓的历史佳话,热情歌颂了内蒙古草原人民超越地区、超越民族的人间大爱和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鲜明的主题思想。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4

草原至美,人间大爱。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再一次重现了中国人民克服万难的民族特性。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的草原人民。他们在困难时期以博爱的胸怀和温情的怀抱迎接来自南方的一众孤儿,养育了国家的孩子。这是一场关乎生命的传动接力,这是一曲民族团结的大美颂歌。无论期间有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悲欢离合,终会永久留存在中国记忆当中,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5

《海的尽头是草原》这个电影的名字很有吸引力。给人一种想象:海的开阔和草原的宽广连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当然故事更有时代感和意义。

以前也通过《国家的孩子》和《额吉》等影片来了解过“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海”一带因为粮食匮乏,孤儿院的孩子没饭吃了,国家让这些孩子迁移到内蒙古草原,善良、吃苦耐劳的内蒙古人民把他们当国家孩子养大的事迹。《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的.历史的沉积与回望,更能让人思考内蒙古人民的宽大胸怀,跨越民族的亲近感成为历史佳话,感动着全国人民。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6

影片讲述了上海“三千孤儿入内蒙”,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的一段大爱的故事。演绎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反映了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

56个民族一家亲,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的一个大团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在一起才能迎风破浪赢得未来,走向更美好未来。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7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述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妹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了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

草原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永远不会荒芜。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欣慰和自豪。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8

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南方孤儿们而言,虽然背井离乡一辈子都难以见到亲人必将是童年里最灰暗的记忆,但相比于饿死在亲人的怀里,能在异地他乡健康成长,就显得格外幸运。虽然学着融入新环境,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但接纳新的家人,是爱跨越山海,连接草原和沿海的双向奔赴。

作为影片的高潮,草原哥哥那木汗为了救这两个熊孩子而被流沙吞没,那木汗舍己救人的角色恰恰体现出草原儿女蒙古马般的奉献精神,这也侧面说明在那个时代,能救这3000孤儿性命的也只能是我们宽阔的草原和内心极为淳朴善良的牧民们。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发音含糊不清的诀别和嘱托,寥寥几字,重如千斤,他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一个内心没有光的女孩。

似乎也能理解了,一个背井离乡充满仇恨和执拗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一个从小丢了伞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怎么去给别人撑伞呢?

相认那一刻,当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时,他内心千帆过尽,而她内心却已经毫无波澜。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或许当她决定要遵守哥哥那木汗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她也终于和曾经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所以,爱的尽头是和解。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更是与自己和解!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9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灾害,出现大饥荒。(之前,这一段饥荒的历史也听过父辈讲过,但第一次通过电影了解到这段历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从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内蒙古。六十年后,杜思翰去内蒙古寻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该影片采用寻亲作为主要叙事时间轴,也在寻亲过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忆。

影片中,除了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外,还有各民族同心协力抗大灾,渡难关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一部反映“民族团结”主题,最好的影片。可以说通过一个寻亲故事,带出了一个大主题,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说,那木汗和他几个兄弟帮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开口叫哥哥那一段;还有杜思珩长大以后,在参加婚礼时,遇到小伙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体挡着妹妹杜思珩,不让其看自己的小伙伴那一段。总之,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节不算复杂,改编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记忆犹新。比如说,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情,不那么浪漫,却很动人。也有一些让意想不到的点。比如说,讲述杜思珩成长故事的几个老人,讲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泽地之后,我当时以为影片就这样讲完了,谁知道讲述故事的老人虽然把故事讲完了,但因为对杜思珩有承诺,所以他们故事只说了一半,没有彻底讲完,而是在帮着杜思珩彻彻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当然,他们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泽地被那木汗救出来,而那木汗自己牺牲的事情说出来,其实讲述的几个人老人也有一番争论,一番掂量,最后还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结尾,道出原委的不仅是讲述回忆的几个老人,还有寻妹的杜思翰,他最后也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来找妹妹?当年,他听要妈妈把他和妹妹,其中一个送到福利院,他为了不被妈妈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过了被送走的命运。说完这些之后,他问妹妹杜思珩,怪妈妈和自己吗?对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实和感人。小的时候是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她已经释怀了,不再责怪谁?

最后,再说一下影片的泪点。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养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个湖边。马苏用普通话说的那句话,“阿爸、额吉、那木汗,我们爱你,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并没有刻意地去夸大各种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实,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给展现出来,不仅如此,片中的诸多转折,在夹杂人物宿命的同时,也足以让观众感动,“爱”这个主题始终被紧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内蒙古,参加了兴安盟那达慕,发现现在的草原已经没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爱,依然随处可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然后有机会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0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

“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一个重大决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化成一场场爱心接力行动。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一声郑重承诺在新中国史册书写出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

连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无家可归的灾民,被抛弃的孩子,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新中国史册中凝重的一笔。

上世纪六十年代,受灾害的影响,上海、江苏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儿,他们严重营养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胁。面对面黄肌瘦、哭闹不止的孩子们,奶粉短缺、保育员人手不够的现实困难,受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托,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的乌兰夫提出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让有条件、有能力的牧民们抚养孩子,周总理欣然答应并再三叮咛要照顾好这些“国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车,跨越大半个中国,运送三千孤儿进入内蒙,带去希望和未来。广袤无垠的蓝天,浩瀚无际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追逐的羊群,茁壮成长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靓丽的风景。原本相隔千里,毫无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入草原,演绎了一段跨越血缘、民族、地域的历史佳话。

视觉总要比文字更给人震撼的冲击力,言语的记载也不能完全书写出现实的困难。我从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窥得一些历史往事,现实的无奈、亲情的羁绊,还有那些被隐藏的情感。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2

这是一段关于漂泊与安定、托付与承载、承诺与守护的故事。

当时也刚刚经历过自然灾害的内蒙古,仍旧细致又快速地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以宽广又温柔的姿态拥抱了三千个孤儿的命运,这种接纳绝非简单的一张床、一碗饭,而是草原给这些孩子一生的约定。就是这样的守候,将本是漂泊无依的悲情故事,重新改写成爱与奉献温情故事。

自此,漂泊的尽头不再是孤苦,而是安稳与辽阔,海的尽头也不是无尽的深远而是辽阔的草原;海的尽头是草原,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