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地球是平的优秀读后感想阅读心得

校园2.23W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读了地球是平的这本书,你都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地球是平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地球是平的优秀读后感想阅读心得

  地球是平的读后感篇一

在这本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把自己描绘为一个敏锐的先知,率先意识到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合作或竞争,种族、肤色、语言等差异都被打破了,人类通过海底光缆和网络就能实现社会分工。他不厌其烦地强调,在这个美丽新世界中,“变革正在无情地推进”,不过那是好事情,因为只要你信仰这位先知的话,顺应潮流作出变革的决策,那么你就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

“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在佛里德曼这位全美最有影响力的传媒人的眼里“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摊平或铲平,全球化也正在进入继国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3.0时代,即个人全球化时代。”就像《纽约时报》说的:它可以让你从新的角度看事物。

如书中所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它就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瞪羚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慢,才能生存;而狮子一定要比跑得最慢的瞪羚快才不至于饿死,因此,它们每天早上起来就必须奔跑。当今世界生存法则和自然界一样,这就应证了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科学论断。

  地球是平的'读后感篇二

作为全球化重要推动力的高科技并不是全球化的决定因素。我认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是看谁掌握科学技术并引导它的运用。在社会主义中国,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为了富国强民;在资本家或所谓的投资人那里,科学技术的运用则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虽然科技含量提高会减少成本、降低售价,让消费者感受到某些实惠,生活比以前更为富裕,但真正赚得最多却还是少数掌握资本的人;而恐怖分子对科技的运用则是用高科技武器杀人,飞机撞击摩天大楼那惨烈的一幕,恐怕是许多人一辈子的梦魔。

不过作为地球村的居民,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全球化影响,甚至已经成为作者所形容的那十大推土机上的一个部件。关键是我们不能被动的被所谓全球化趋势牵着走,而是要争取把握甚至掌控全球化的浪头。我们起步或许显得有点晚,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个高科技全球化的“平”世界来取代落后的旧世界,而是要利用它来实现我们那辉煌的远大目标和理想。那不仅仅是一个互联世界,一个科技共享的世界,一个最有效率最低成本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相互平等的世界。

郑渊洁童话:“宇宙是一个谜,是一个有谜底的谜,但是人们还不知道谜底;人类也是一个谜,是一个没有谜底的迷,但是人们都以为自己知道谜底。”其实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自己内心的世界,看似明白,其实仍是一个个的谜,或多或少的被破解了一些,很多仍是不甚清晰。这本书以一种宏观的思维,给了我们许多认识世界、破解谜底的方法,也以一种崭新的视角给了我们一些问题的谜底,但是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谜底,他们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会慢慢去破解。

我们不追求完全物理概念上的“平”,也不单纯追求全球化的“平”,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平”,那是一种相对的平。绝对的平,天下有吗?

历史似乎正进行着一次有趣的轮回。五百多年前,哥伦布使用简陋至极的导航技术穿越海平面,并安全返航,以此证明“地球是圆的”。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1个昼夜,一直到1492年10月3日凌晨,才发现第一块陆地。哥伦布深信他脚下所踩的正是印度,而实际上,那是后来被命名为“亚美利加”的崭新大陆。几个世纪后,美国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光顾真正的印度。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在顶尖学府里接受教育之后,已经掌握了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世界仿佛骤然变平——正像那些印度工程师面前光滑如砥的液晶屏幕,鼠标点击之间,已经能够轻易调动遍布世界的产业链条。

地球正在变得平坦,并且变平的地球只是开始。十辆推土机开始聚在一起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且更平坦的全球竞技场。地球被铲平,当你也感受到铲过来的那股力量时,请也找一把铲子向自己的内心挖进去,千万别想要筑墙。

  地球是平的读后感篇三

地球是平的。这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全球市尝劳动力和产品都可以被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这便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地球是平的》主要内容。

作者的论述作为一家之言,有一定道理。毕竟作者是在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后得出的结论。事实上,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推平了一些阻碍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使各种交流、合作空前活跃,促使生产力挣脱某些人的束缚,使生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社会发展也得以不断提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

但作为全球化重要推动力的高科技并不是全球化的决定因素。我认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是看谁掌握科学技术并引导它的运用。在社会主义中国,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为了富国强民;在资本家或所谓的投资人那里,科学技术的运用则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虽然科技含量提高会减少成本、降低售价,让消费者感受到某些实惠,生活比以前更为富裕,但真正赚得最多却还是少数掌握资本的人;而恐怖分子对科技的运用则是用高科技武器杀人,飞机撞击摩天大楼那惨烈的一幕,恐怕是许多人一辈子的梦魔。

事实上作为人民意志表达的国家机器、民族间的隔阂,个人的不同的世界观甚至阶级或阶层的消失也依然存在的认识上的差距,这些都不是仅仅靠高科技形成的全球化所能推平的。我以为,作者所谓的全球化3.0即个人推动社会发展,尽管在长时间内能无限趋近那个目标,却永远不会到达。

不过作为地球村的居民,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全球化影响,甚至已经成为作者所形容的那十大推土机上的一个部件。关键是我们不能被动的被所谓全球化趋势牵着走,而是要争取把握甚至掌控全球化的浪头。我们起步或许显得有点晚,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个高科技全球化的“平”世界来取代落后的旧世界,而是要利用它来实现我们那辉煌的远大目标和理想。那不仅仅是一个互联世界,一个科技共享的世界,一个最有效率最低成本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相互平等的世界。

我们不追求完全物理概念上的“平”,也不单纯追求全球化的“平”,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平”,那是一种相对的平。绝对的平,天下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