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浅谈茶学英语口语在交流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校园8.57K

20XX 年我国教育部专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并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培育当代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说、写三个方面的实际英语水平,保证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达到正常口语交流和正规书写。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必须的资源力量,且为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形势和满足国家人才储备需求,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又在 20XX 年重新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大体要求当代大学生保证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良好的社会交际。20XX 年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与 20XX 年重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区别主要在于目标的实质性要求,由说与写发展到社会交际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实用的要求。因此可见,20XX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以培育当代大学生口语交际为主体的,将以茶学英语口语交流作为主要教学目的。为有效配合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四六级英语考试,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在20XX 年也相应的出台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试行)》的通知,它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为:“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因此,不管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还是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都将当代大学生的听与说的能力作为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下文,对合作学习在茶学英语口语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讨论。

浅谈茶学英语口语在交流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1 茶学在茶学英语口语交流中的作用

人类多种语言之间因需要“交流”而产生相互作用,以此形成“共同语言”.人类需要交流的愿望使得说一种语言的人与临近语言及文化层面占据一定优势的人可能引起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语言沟通带来文化交流,而“借词”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然而,因政治、军事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存在也影响两种不同语言及文化交流的公平对等性,由此也造就了各种语言文化的强弱之分。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也有强弱之分,拥有强势地位的语言文化多以“归化为先”为主,而弱势语言文化则以“异化更新”为先。比如,十七世纪的英国文化相对较弱势,其茶学英语口语中引入茶词汇便以“异化更新”的方式实现。然而,时过境迁,很多通过音译法翻译的茶词汇已经趋于消逝,并逐步以其他翻译词汇替代。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语言文化相较于中国汉语文化强弱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像中国茶词汇这样具有异质色彩的语言文化在翻译方面也应存在一定限度,“借词”超过限度势将使得茶词汇遭受“文化污染”.跨文化教学角度下茶类词汇的翻译最为推崇的方式是构造新型词汇,而能够反映异质色彩的茶类词汇则无需再“画蛇添足”.然而,英语文化已吸纳的茶类词汇毕竟不够全面,仅依靠构造新型复合词汇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更多茶学英语口语为方便与国人交流须更多融入国学文化,茶学便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一方面。由此可见,茶学在茶学英语口语交流中的作用的极为重要的。中国传统茶学传承的载体多为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纵观茶文学作品,其中优美的句子、精美的构思、纯美的情感、完美的韵味都让该文化得到长久传承。茶学在英语对外交流方面,很多西方文化也想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尝试,最终实现全世界茶学的良好沟通。因此,在将茶学思维利用英语文化和茶学英语口语传递到世界时,要在充分利用语言共性基础上,准确再现茶学思维的价值和内涵。中国是茶之起源地,茶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形式。以往提及茶学,外国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同属东亚文化圈层的日韩。然而,事实上从十五世纪开始,中国茶叶就已流传国外,自此英国将茶叶与咖啡放在了一个等同的位置,历经五个多世纪,英语形成了与自身相应的茶学。西方在接受茶的同时,融入了自身风俗、习惯,这就是构成具有英国特色的茶学的原因。在英语文化方面,也出现了一批与茶叶有关的`诗歌、油画、音乐等,这为茶学在英语对外交流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通道。

中国茶在茶学英语口语交流中的推广必须要认识清楚中西文化的共性点和差异性。中国汉语往往是一种较为隐形的文化类型,它包含行色各异的语言内容,而英语文化和茶学英语口语则更多注重语法与语境,在表达思想方面更为直截了当。中国茶在其文学作品中往往以其独特的平仄韵律婉转表意,而西方英语文化在语法结构方面更为关注。显然,二者之间表达方式不同,这一点正是茶学与英语文化、茶学英语口语难以交互的难点。因此,必须在原有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针对不同文化形态的规则与表达方式进一步加深认识。基于不改变原话含义可弥补茶学英语口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别,在差别中以最为巧妙表达形式概述含义。

2 合作学习在茶学英语口语中的应用

本论文研究对象选择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管理学院 2013 级产业管理专业的 120 名学生,组织为期 1年(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学期和下学期)的合作学习茶学英语口语教学实验。

2.1 分组办法

代课老师须按学生的茶学英语口语水平的不同将 120 名同学混合分组。如此分组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茶学英语口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保证部分水平较好学生能够带动水平较差学生的口语练习。然而,茶学英语口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往往于合作学习小组中难以找到“平等”的对话伙伴,从期末考绩来看,这部分学生的茶学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而茶学英语口语水平较低的同学又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也造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活动受阻,对茶学英语口语水平较高的同学依赖性较大,俨然成为被动受教的局面。

2.2 老师监管

整个实验过程,代课老师也做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进行了合理的干预。代课老师为每一位小组成员发放学习记录表,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期末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为小组成员发放互评表,每个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实现基本情况互评,实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目的。另外,实验期中可由老师引导组织以合作小组为单元的竞赛性质的活动,积极促进合作学习交流机会,在活动过程中由代课老师来熟悉和了解每个合作小组的活动进度,及时记录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困难情况,尽力为这部分“学困生”排忧解难。课余时间也可以与部分不情愿合作的学生做心里辅导,通过言语沟通来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2.3 调查问卷

实验期末,由代课老师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给每一位参与茶学英语口语合作学习活动小组的学员,共计 120 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18 份。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由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活动、分组策略、影响因素、非智力因素作用频率与次数共七个方面综合调查合作学习每一位成员对于茶学英语口语学习活动的个人意见以及看法。从收集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参与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认识到了合作学习对提高茶学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性(上学期,M=2.75,SD=0.81;下学期,M=3.48,SD=0.763),大部分小组成员在学习茶学英语口语的积极性更为高涨(上学期,M=3.09,SD=0.766;下学期,M=3.74,SD=0.738)。下学期相较于上学期,绝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同合作学习小组的有效性。这也说明,持续坚持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茶学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同时,学生对于过去一年的合作学习活动非常满意,每个合作小组的组长上、下两学期明显在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两个方面有了可观的改善(上学期,M=4.02,SD=0.930;下学期,M=4.12,SD=0.781),而小组成员大部分也能对合作学习活动给予较为客观和正确的认识和认可,他们觉得可以从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更好的同学情谊(M=3.94,SD=0.882)。另外,下学期中小组成员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频率和时间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够显着(上学期为 2.05 次;下学期为 3.07 次),每星期参与茶学英语口语合作学习的平均时间约为 1.5 小时(上学期为 4.33 小时;下学期为 5.74 小时),且不同合作小组之间活动时长差别较大 (SD=1.606)。

3 结束语

茶学英语口语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重新建设课堂合作学习互动模式,采取教师命题式的讲授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与自主体会。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之间主动提出个人观点和看法并利用茶学英语口语交流。大学茶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必然有规律可循,倘若教师能够从合作学习这一角度去理解与认识茶学英语口语教学,便可积极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体会,从以上实验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高等院校也可广泛推行赏识教学模式,教师赋予每一位学生相应的自信心和耐心,让学生敢于表现和主动表现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晓梅,姜宁宁。语用学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2):5-6.

[2] 姚驰。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3):275-276.

[3] 刘丽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理论与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XX(22):66-67.

[4] 王雁雁。英语课堂中创新中英茶文化教学的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3):287-288.

[5] 田颖。武汉轻工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合作式教学模式设计方案[J].考试周刊,2014(1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