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悠闲絮语》读后感

校园3.21W

近年来,作为文化软实力,杨凌的文学艺术事业发展迅速,和它享誉中外的农业科技水平一样也日渐繁荣起来,给这个新兴城市一种崭新内在的精神面貌。文学氛围日渐浓厚,不时有身边师友新书出版。作为杨凌文学领头人之一的作家王启儒,最近也有散文新作《悠闲絮语》面世,我也及时得到他扉页有郑重签名的赠书。书里文章绝大部分我以前都曾细读,还写过有关评论文字。但这一次我暂时还没从头细读的打算,只时偶尔随意翻翻。一卷在手,快乐莫名,这本身也是一种阅读享受,那是一份郑重的,好东西待来日细品的阅读感觉和心境,我想真正的读书人都能体会到。我先是仔细地品这本书外在的一些细节,比如书的印刷质量装帧设计等,雅洁温馨的淡绿色封面,一朵出水荷花鲜亮可人,似乎也寓意着作者人格的高洁和他某种美好的心愿。他亲题的书名“悠闲絮语”四字透着质朴,没有那种张扬逼人的势,只有温厚平和从容自然,确实字如其人。这本书前也按一般作品集的惯例附有他的一些生平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无尽的语言,师友交往之情谊河山游历之情怀,让人生出莫名感动和无限遐思。

《悠闲絮语》读后感

作为首次集中阅读王启儒散文,友人杨选红把这本书读后和我交流说,读王启儒散文,有读孙犁散文的那种感觉。我理解他,我也确有同感,他这样说并非要把王启儒和大师孙犁二人的散文相提并论一分高下,而是说他们二人的散文确有某种相同相通之处,都有一种清正之气,质朴平和,洗净铅华归平淡,深沉隽永意味深长,是那种真水无香式、似枯实腴言淡意远富有人生感的散文。如《我家的春联》、《我家的小院》、《雪也怡人》等亲切如话,《老村》、《老屋》、《太乙河畔忆旧》等篇章文字透着沧桑和对岁月的深思,这样的`文章可遇不可求,可以说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人生。有访者问老评论家阎纲的写作体会,这位王启儒的乡党说了八个字:“人之将老,其言也真”。这话也适用于王启儒,我真切地感觉到文如其人这句话,一生经历丰富习文不缀的他,文学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中生命里,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谈读书》是一篇文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稿,以自己的亲身读书经历感受来谈读书,亲切如语,读书之丰富,知识之渊博,让人赞叹,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对他来说如数家珍,购书的艰辛与执著也伴随着快乐,非真正的爱书人读书人不会如此之深厚情怀。作为“钩沉稽佚”一组文章,是对杨凌这一地方历史的整理与研究,作为一方文化名人贤达,他主动肩负起这一份文化责任。这本书的后面还附录“王启儒小说评论汇集”,他原本是以小说名家的,收录这些评论自己小说的文字,也是对文学的一种珍爱,对自己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珍惜,对那些评论者以文会友,珍藏那一份文字缘,读者也可对作为小说家的王启儒丰富的艺术世界有所管窥。

古人云,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这本内容厚重的书以“絮语”名之,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和王启儒的为人风格相一致。文学同道和他谈文学,如座春风,如沐细雨。从他身上感觉到,他已经将做文与做人完整地融为一体,他把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眷恋融为一体。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你从他身上看不到丝毫那种文人相轻相排挤的影子,只感到同类相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乐于扶掖文学后进,对晚辈慷慨无私地指点传授。一件小事给我印象很深,他一次逛书店,见到一本内容比较新的外国文学评论书籍,他当时觉得此书适合我看,就给我买下了,等见到我时送给我,绝不谈书的定价。此事对他来说无足挂齿,诸如此类发生在我周围文学同道有关王启儒乐于助人之事不胜枚举。你可以指出他个别文章不足,还可以说他在全国的范围内的文学实绩也还不足等等,但是我以为,这些真的不是重要的,有限的文字在这个时候并不重要,文学写作最终都要归于一种人格精神,转化为一种人格的感召与辐射力,一种精神的延续性,一种美好的情愫,一种人情的温暖。大象无形,大爱无言。

这一本《悠闲絮语》,值得珍藏和终生阅读,至少对我是如此。作为以文学评论为终生事业的我,特别珍惜身边师友文字因缘,特别是对王启儒这样我的文学恩师。其实他本人的人生何尝不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呢?我读书,更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