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校园1.43W

文章摘要:地球和地球仪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有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经线、纬线、经纬度以及经纬网的确定等方面。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汇总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圆球体(根据月球、太阳形状推测;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验证)→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形状: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为了方便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其形状为正球体。并用不同的符号、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位置、形状,用不同的文字、数字注明地理事物的名称、高度等等。

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即地球仪绕着旋转的那根轴。

南极、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地图上、地球仪上通常是上方)的一点叫北极(或解释为地球在运动中有一点始终对着北极星附近,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纬线和经线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经纬线、经纬度及半球划分

文章摘要:地球和地球仪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有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经线、纬线、经纬度以及经纬网的确定等方面。

中考知识扩展:

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经线圈两个半球,分别叫做东半球、西半球。

①从经度范围看: 200W往东过00经线到1600E在东半球;200W往西过1800度经线到1600E在西半球。

②从经度数看:小于1600E的东经度和小于200W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

③1600E和200W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

注:不是所有的东经度都在东半球,也不是所有的西经度都在西半球。

几条特殊的经线:

0°:本初子午线,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东经度、西边西经度。

18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

0°和180°既不属于东经度也不属于西经度。运用中不带符号。

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边东半球、西边西半球。

16°E: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边西半球、西边东半球。

20°W、160°E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不判断这两条经线上的点的东西半球。

几条特殊的纬线:

0°:赤道,最长的纬线,4万千米,既是南北纬度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分界线,图上多是直线。

30°N:中低纬度分界线。以北中纬度以南低纬度。

30°S:中低纬度分界线。以北纬低度以南中纬度。

60°N:中高纬度分界线。以北高纬度以南中纬度。

60°S:中高纬度分界线。以北中纬度以南高纬度。

23.5°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线上及以南才有直射。靠近赤道北边的虚线。

23.5°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线上及以北才有直射,以南无直射。靠近赤道南边的虚线。

66.5°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南界线,线上及以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北极的虚线。

66.5°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北界线,线上及以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南极的虚线。

90°N: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0km。地球上绝对的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

90°S: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0km。地球上绝对的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在地图上只有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虚线,其余的经纬线都必须是实线。0°经纬线和180°经线运用中不能带符号,其余的经纬线都必须带符号。

4、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作用:方便而又准确的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十分有用。

中考知识扩展:

经纬网的判读步骤:

一般经纬网的判读:步骤一:分清经线和纬线;步骤二:确定经纬度;

确定纬度的方法:赤道以北是北纬,字母代号是N;赤道以南是南纬,字母代号是S;纬度数向南增加为南纬,向北增加为北纬

确定经度的方法: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字母代号E,以西是西经,字母代号W;经度数向右增加为东经,向左增加为西经

有极点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首先,确定南极还是北极。(方法:根据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地图中明显的标志,如:S或N;南、北极圈);其次,分清经线和纬线。(通过极点成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封闭圆圈是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最后,判断东西经(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递增的为东经度,度数递减的是西经度。)

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

(1)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东、西”之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前者为东,后者为西。

(2)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南北”之分。离北极近的在北方,离南极近的在南方。

(3)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首先应该找一个参照点,这个点与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与另外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再判断方向。

极地投影图上东西经、南北纬的判读:

1)认准一个标准位置——N为中心0°在下(如图一)。射线是经线,则左西经右东经。四条射线平分360°经度。最大的圆圈是赤道(0°纬线),其余的圆圈是北纬纬线;三个圆圈平分90°北纬,由外到内依次为0°、30°N、60°N

2)S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与N为中心的正好相反(如图二)。

3)其余的照此类推;

4)如果没有标明南北极,则根据自转方向首先判断出N、S:自传方向顺时针中心点为S极,逆时针为N极。

经纬线间隔度数的计算:

图上的总度数÷(经或纬线条数-1)

注:极地为中心点的不减1。

对称点的找法:

(1)地轴对称点:对称在对应的经线、同一条纬线上。E对称W,经度数之和为180°,即对称点在同一个经线圈;纬度完全相同。如点(34°N,112°E)的地轴对称点是(34°N,68°W)。

(2)赤道对称点:对称点在同一条经线、对应的纬线上。经度相同,纬度N对称S,度数相同,对称点在不同的纬线圈上。如点(34°N,112°E)的赤道对称点是(34°S,112°E)。

(3)地心对称点:对称点在对应的经线、对应的纬线上。E对称W,经度数之和为1800,即对称点在同一个经线圈;N对称S,度数相同,对称点在对应的纬线圈上。如点(34°N,112°E)的地心对称点是(34°S,68°W)。

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

文章摘要: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简易直观教学工具,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可以强化地理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地理教学改革。下面和小编一起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吧!…

实验器材:地球仪、乒乓球(也可用其它物品替代)、铁丝、胶布等

实验步骤:首先拿一个乒乓球,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比如赤道0°、南北纬30、60度、极点、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等等。当然如果你绘画能力很强,也可以画上中国地图,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

画好了地球仪的乒乓球,还要在两极极点上扎个洞,地球上没这个洞,不过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还是要固定在支架上的,这样地球仪的球就算是做好了。

现在制作地球仪的支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铁丝,折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注:要求用细铁丝穿过乒乓球中心,交于两点,铁丝表示地轴,两交点标上北极、南极)。

然后把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就算是做好了。当然,这只是简易的地球仪,而真正的地球仪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知识链接:①地球仪是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分别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分布。③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④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假象轴——地轴,而这个地轴在真实的地球上却没有。

地球仪功能之一:测定地方时和区时

文章摘要: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它虽然不能象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应地球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却可避免地图上存在着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许多有关的地球概念,获得地球体的主体概念,下面介绍地球仪的功能之一:测定地方时和区时。…

经常使用地球仪的人都会发现,在地球仪地轴的北极一端,装有一个圆形金属片制成的“时规”,一半涂成黑色,表示黑夜;另一半保持金属原色,表示白昼。在两个半圆上,每隔15°依反时针方向刻有24个时刻。地球仪上的“时规”,可以用来测定地方时和区时。使用时可将“时规”绕北极点旋转,其测算方法及步骤如下:

测定地方时

例如已知苏州(东经121°)的地方时为12点整,求武汉(东经106°)和乌鲁木齐(东经91°)的地方时各是多少?演示时首先转动“时规”使12点整对准苏州所在的经度,这时可发现武汉的地方时为11点整,尔鲁桥的地方时为10点整。当所求经度不是15°的倍数时,可以在地球仪上量算出经度度数。当所求点经度不正对“时规”上时刻刻度时,可用眼睛估算出1/2小时、1/3小时、1/4小时、1/6小时刻度的大概位置。

:两地经度相差一度,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相差半度就相差2分钟,东早西晚,因而东加西减。

测定区时

1、测定书籍时区的区时。例如北京时间(采用车八区区时)为12点整时,求东10区和西2区的区时。演示时将“时规”上的12点整的刻度对准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即可在“时规”上寻找并读出:东10区(东经150°所对准的时刻)为14点,西2区(30°所对准的“时规”上的时刻)为2点整。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为该一区的区数乘以15°,东区为东经,西区为西经。

2、测定书籍经度的经线上的区时。例如北京时间(采用东8区区时)为上午12点整时,求西经10°和西经81°两地的区时。由于西经10°和西经81°两地均不在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一点,就是每一时区跨经度15°,其范围为中央经线西侧各距7.5°。演示时将“时规”上的12点整的刻度对准东8区中央经线(120°E),这时就可在“时规”上寻找出西经10°和西经81°最近的两条中央经线(经度差小于7.5°),读出这两条中央经线所对应时区数分别为西1区和西5区,则它们的区时相应为3时整23时(前一天)整。

地球仪功能之一:演示昼夜更替及其原因

文章摘要: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虽然不能象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应地球的实际情况,但地球仪作为一种教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学到许多地理知识,下面介绍地球仪的功能之一:演示昼夜更替及其原因。…

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

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或手电筒

实验步骤:

以电灯或一只强光手电代表太阳,使之与地球仪的球仪心在同一平面上.地球仪绕地轴(地轴北端指向正北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自转的周期(转一周3600)为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时,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呈反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自西向东旋转,这三种表述是一致的。由于地球(仪)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电灯或强光手电)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即向日为昼,背日为夜。被太阳(电灯或强光手电)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半夜照亮的半球,称夜半球。向个斗球之间的分界线(两条)合为一个圆圈,叫晨昏线(圈)。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时,我们会发现太阳直射点从东向西扫过,晨昏圈也随之自东向西有规律地移动,因此地球上昼夜也就不停地更替。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可以演示出地球上有规律的昼夜更替。

地球仪功能之一:证明地球自转偏向力

文章摘要: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虽然不能象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应地球的实际情况,但地球仪作为一种教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学到许多地理知识,下面介绍地球仪的功能之一:证明地球自转偏向力。 …

实验材料:地球仪、墨水(红、蓝)

实验步骤:

为了观察地球自转偏向力,可以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于地平面,将地球仪北极向上,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二滴红墨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着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然后你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度原地点滴一至二滴蓝墨水,你就会发现蓝色墨水流动的方向与原来红色墨水流动的方向比较发生了向右改变。同样将地球仪侧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方法进行两次演示,比较观察,可发生蓝色墨水流动的轨迹与红色墨水流动的轨道相比,向左偏转了。

再将地球仪静止平放,地轴与地平的平行,在赤道上某点滴一至二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的流动沿赤道线而行;然后在原点再滴一至二滴蓝墨水,并转动地球仪,发现蓝墨水流动轨道与红墨水一致,说明其流动轨道未受地球自转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为:北半球右偏,南半天左偏,赤道上没有偏向。

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人教版】

文章摘要: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分布、降水类型等方面。

《天气与气候》——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汇总

1、降水与我们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雨的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

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降水分布的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特点: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因素);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海陆因素);④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中考知识扩展:

降水的形成过程

注:悬浮在空中的云、雾不是降水只有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才为降水。

三种主要降水类型直观图

三种降水类型的比较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识图:柱状图由三部分组成1) 在一个方块图中画横线若干条,纵线若干条(均为等距离);2) 横坐标表示时间,即12个月;3) 纵坐标表示各月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

用图:根据各月柱体的长短,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分析该地降水的变化状况,包括全年降水的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多到什么程度,少到什么程度,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还是较集中,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季节分配和季节变化情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人教版】[1]

文章摘要: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有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等温线图判读、气温分布规律等知识。

《天气与气候》——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汇总

1、气温与生活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其中: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气温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

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其中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的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等温线:在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温线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等温线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注: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文章摘要: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部分的要点从三方面展现: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扩展;主要知识点有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等温线图判读、气温分布规律等知识。

中考知识扩展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海洋平均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③从等温线图的排列状况判断南北半球,由于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结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可知位于北半球。

④若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月份应是1月份前后几个月,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若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气温分布规律

纬度影响: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②纬度位置越高(纬度数越大)气温越低;反之越高北半球气温向北降低往南升高;南半球相反。

海陆因素影响: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即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人为的地影响: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气温与高度的计算:

甲(乙)气温=乙(甲)地气温±甲乙两地的温差甲乙两地的温差=两地的相对高度×0.6°C/100米

(已知低处气温计算高处气温用“-”,计算低处用“+”)

例:如图,①如果B地气温是6℃,C地气温是多少度,A地气温是多少?②如果C地海拔1200米,BC两地温差6℃,则B地的海拔是多少米?

解:①C地气温=6℃-(400×0.6/100)=3.6℃②A地气温=6℃+(1000×0.6/100)=12℃③B地海拔=1200-(6℃÷0.6℃/100)=200米

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