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去爱沙尼亚旅行的美文:海那边的塔林

文学9.36K

芬兰回忆录停了有段时间了。原本想一鼓作气,先把芬兰之外的几个国家写完,可是写过哥本哈根,突然就少了接着写下去的激情,觉得来来回回也就那些东西,并无新意,也没人喜欢看。况且,要把回忆录写成随笔,而非旅游攻略,着实要费一番心思。但想想我动笔的初衷,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而非博得什么人的赞赏,所以还是应该坚持写完。现在,只剩两个地方没有说到,塔林和斯德哥尔摩。按时间排,当然应该先说说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

去爱沙尼亚旅行的美文:海那边的塔林

爱沙尼亚是我在芬兰交换期间,到过的第一个国家。那个时候才九月底,还不是很冷,白天也足够长。几个同学在微信群里一约,买了船票就去了。我们乘坐的邮轮是Viking Line,从赫尔辛基码头出发,直达塔林,单程两个多小时,可以当天往返。

当时在船上,我发觉很多芬兰人都拿着超大尺寸的旅行箱,很是不解。塔林如此之近,何需这么大的行李箱。后来问过才知道,他们是来游轮上买东西的,这里没有关税,便宜很多。在芬兰人看来,塔林与其说是旅游胜地,不如说是购物天堂。虽然只隔着一个海峡,但塔林的物价却只有芬兰的一半左右,巧克力,面包,鲜肉都很便宜。我们在塔林一共逗留了不到五个小时,就有一个小时在商场里,采购下个礼拜的食材。当时把那么多东西从码头拖回去,手酸了好几天,后来才觉得着实不划算。

我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必先了解其历史,知道名字的来历。塔林也不例外。据说,1219年丹麦人在此地建立城堡,并于1227年至1346年占领塔林。塔林的词源也是由“丹麦的”和“地堡”组成,意为“丹麦地堡”。1991年,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塔林成为其首都。

爱沙尼亚是个国土面积不大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爱沙尼亚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塔林(Tallinn)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海岸线绵延45公里,是爱沙尼亚重要的港口。

塔林三面环水,是北欧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而下城则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

因为时间有限,一下邮轮,大家就直奔老城区了。那里是塔林美景的集大成之处。在塔林的老城区,我们走在一颗颗鹅卵石精心铺就的步行街上,目光扫过广场周围色彩跳跃却风格统一的建筑立面,驻足在哥特式大教堂的尖拱门前,流连于北欧中世纪风格的商业街里。阳光斜照进狭窄的街巷,商铺之上随风飞舞的彩旗在明暗参半的街道上空分外耀眼。酒吧入口处都有着精致的小花园,开着浅绿的绣球,绽着明黄的金盏菊。

顺着一条长长的坡道蜿蜒而上,可以到达老城区最高的观景平台。坡道两边是巨石砌筑的高墙,这些巨石历经岁月的洗礼,像是有千言万语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站在城区的制高点放眼望去,是鳞次栉比,错落纷繁的赭红色屋顶,教堂的白塔从民居中脱颖出来,婷婷地立着。青色的尖顶干脆地向天空生长,显得有些孤独与决绝。视野尽头是波罗的海的海平线,隐隐地描在最远处。

后来去过布拉格,我才知道,为什么塔林被大家赞为“小布拉格”,那些斑斓的屋顶与布拉格的一样,都承载着难以描述的宏大与震撼。


【本文作者:籽言。(公众号:寻常)】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