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字的尊严美文欣赏

文学3.32W

在我们周围,被“祭”起来的人和物很多,伟人如孔子,图腾如龙,圣物如舍利子。但如果说,有人把中国的汉字也当作圣物一样“祭”起来了,而且是一群村民,很多人还是会感到吃惊的。确实,中国文字虽然很独特,但天天都看着,天天都用着,感觉很平凡,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圣的地方,需要“祭”起来吗?而且是一群识字不多的村民!

字的尊严美文欣赏

但在临桂县的农村,就是有一群村民把最平常不过的汉字给“祭”起来了,而且不止一个村,而是两个相去甚远的自然村,分别是中庸乡的王者坪村和四塘乡的田心村。王者坪村的惜字塔和“敬字惜纸”碑刻以及田心村民许晓峦亲笔所书的“字冢”石碑,目前仍耸立于村前或被村民恭恭敬敬地放在祠堂里。

当然,中国人对汉字的尊重,还是古有遗风的。中国的汉字确有其值得敬重的地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独特的中国汉字成了最重要的传承者,至今,在电脑键盘时代,我们仍能读懂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同样无比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现在,除了金字塔仍高高矗立在世人面前外,它的古文字已无人能识,它的古文献已无人能懂。卓尔不群的中国汉字,与承载了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各种古文字比起来,无疑是尊严无比的。

但这似乎也与一群与汉字打交道不多的村民不相干,就算“祭”,似乎也应该是由衣冠楚楚的白面书生来“祭”吧,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间勤于劳作的农民们与展现于学堂的汉字确实相去甚远。

但临桂的村民们却不是这样看的,他们就认为中国文字太神圣,只有刻碑设冢,造塔供奉,焚香叩拜,才能显示对文字的尊重。

一群村民,为何对文字如此尊崇,使人不得不走进村野巷陌,一探究竟。

在科举时代,四塘乡的田心村是很有名的,全村朱、许两姓共出了9个进士2个翰林,所谓“一门九进士,父子两翰林”。小小的一个村子,就创造了这样的科举奇迹。站在至今保存完好的“承薰门”下,摸着一块块历经风雨、做工考究的石块,遥想当年土生土长的许霖、朱若东及其两个儿子朱依鲁、朱依炅两个翰林及许受之、许晓峦、徐步云、徐登云等9个进士,峨冠博带、高头大马,从这里鱼贯而出,春风得意地奔赴外地任职,那是何等的风光!

也许是基于对村民不把汉字当回事随意丢弃字纸的村风的痛恨,为了激励后进永葆求学心志,进士许晓峦在村后许家读书山洞中,手书“字冢”两字,并命人勒石成碑,每逢初一、十五,村民们并将学童废弃的习字纸拿到字冢前焚烧,并燃香祭拜,让后人永远铭记读书是高尚的,文字是神圣的。

无独有偶,在与田心村相隔百里的中庸乡王者坪村,同样一些惯握犁拿锄的大手,在村旁空地,用鹅卵石做底,砌起了一座12米高的六面青砖塔,塔分4层,顶层为葫芦造型。村民建塔筑庙,并不算什么特别,而王者坪村民建的塔,却非同一般。因为村民们在塔身正面建了一个宽0.24米,高0.4米的拱形孔,里面既没有供奉佛像,也没有摆祭牌位,而是作为焚烧学童的习字纸用的!塔身其他五面也建有同样的拱形孔,是让村民丢弃带字的废纸用的。为了表达对文字的无比崇拜,村民们将刻有“敬字惜纸”四字的砖铭牢牢地镶嵌在塔身正面檐下。

建造惜字塔,爱惜字纸,王者坪村不是独创。《二刻拍案》卷一开篇就写道:“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据说,宋朝时,王曾的父亲非常爱惜字纸,只要看见地上有丢弃的带字的废纸,就捡起来拿去焚烧,就算是落在污水中的,他也设法取出来,用水洗干净,或者将它丢到长流水中,或者烘晒干了,用火烧。在他妻子准备临盆生子的前夜,他忽然梦见孔圣人对他说:“你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天,遣弟子曾参来生你家,使你家富贵非常。”第二天,他的妻子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因为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王曾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于是民间便广造惜字塔,到明清时更盛。

但据手头掌握的资料,王者坪村并没有出过显赫的读书人,村民的读书氛围与周边村子相比较,也并无特别浓厚之处,但他们,却建了这样的一座“敬字惜纸”塔!

建造惜字塔,在中原地区是比较普遍了,现在虽然已无法考证出王者坪村的`村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把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传统引到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子里来的,但其实,无论是书声琅琅的田心村,还是平凡如斯的王者坪村,他们对文字的敬重,对读书识礼的向往,却是相同的。

汉字的最高尊严,在临桂县的村旁巷陌中,在凡夫俗子的焚香叩拜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对文字的敬重,其实是对文化的渴求,对汉字的膜拜,其实是对文明的尊崇。有时我想,临桂县在古代出了这么多的名人,创造了这么多的科举辉煌,它的根基是什么,它凭什么能创造出这么多的科举奇迹,站在四心村的“字冢”前和王者坪村的“敬字惜纸”塔前,答案似乎已若隐若现。

标签:美文 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