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流泪与脆弱无关散文

文学6.67K

乡村的生活单调乏味,如同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周而复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完全只知道生活里除了劳作,就是必要的休息,至于娱乐那就别提了,比起城市的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乡下的生活简直没有什么色彩可言。

流泪与脆弱无关散文

无聊的时候就特别爱看别人家老父老母过世后办葬事,因为有几个晚上是热闹的、喧哗的。有道士念经、为亡人超渡,有唱夜歌的,还有乐队献歌舞。只要不是距离家里太远,我都会跑去凑热闹,看新鲜,我要去看的目的是想让自己快乐一些,而事实上每次到了那种场合心就会不由自主的悲伤。看着逝者的遗容遗照,再听几首悲伤的歌曲,顷刻间,我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回忆他们去世时的情景,泪水也就不由自主的滑落, 心也开始隐隐作痛 。每次都是抱着期待快乐的心情去看,每次却是心情沉重的回来。

快乐与悲伤同在,我依然让这种矛盾存在在我的生活里。因为我明白虽然我渴望快乐,但又情愿悲伤的洗礼。这种悲伤不会让我沉沦,只会让我的心灵升华,让我懂得珍惜,懂得该如何善待身边活着的每一个亲爱的人。不再敷衍身边的人,不再找借口吝啬自己的付出,不再对他们的关爱无动于衷,不知回报。不再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许诺,心想等到自己拔云见日的.明天再来好好爱早该用心对待的人。如果没有一点悲伤,没有一点回忆,我也许不懂得曾经的美好是多么值得怀念,也值得自己深思。没有了反省,那才是心灵的麻木和无药可救的冷酷。

每当睹物思人,每当触景生情,我就会泪水长流,但阵痛过后我会果断地擦干泪眼,继续乐观的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所以,这时的流泪已与脆弱无关。

他撞了人,一个六十多岁、病怏怏的老妇人。其实他骑摩托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老妇人被摩托撞倒在地就一命呜呼,前后不过几分钟。目击者说那老妇人本身也有责任:反应太迟钝,简直是找死

人死了就是大事,死者有多大的错也无话可说,而撞了人的那个就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必须为此事埋单。

死者家属一开始就要六万元的赔偿费。这对于一个并没有多少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是从四川“嫁到”这里的上门女婿,岳父岳母家也不是很好的条件。一家人苦苦哀求死者家属少要一点,左邻右舍也好言相劝死者的儿子:看在都是熟人的份上,而且又不是人为的,家境又不好,还是少要一两万吧。

几经协商,两家人终于达成协议,最后敲定三万一千元钱,一分不少。

他们一家人倾尽所有,借遍了亲戚朋友才凑齐了三万一千元交给了死者的儿子,而且还为老妇人披麻戴孝。为了这三万一千元钱,从此他们一家人要更加勤耕苦做,节衣缩食,在三五年内都不见得还得清这笔巨额债务。有很多人都为这个倒霉的四川佬打抱不平,都骂死者家属太过分了,太没人情味了,一下子要人家赔那么多钱,这不也是要人家的命么?再说死者生前有那么多的病,即使不被撞也活不了多久,而且她本人也有责任,人家骑车那么慢都不知道让开,又怪得了谁呢?要人家出点安葬费也就算了,干嘛非要逼着人家出那么多呢?

也有人说,人家的人都被撞了,你出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老人不死还可以看家、带孙子、给老伴作伴,现在孙子没有奶奶照顾了,老伴也得一个人成天形影相吊,儿子、媳妇、女儿回家也没有母亲,这种打击、这种痛苦搁在谁身上都不好受,赔几万元钱难道不应该吗?

也许很多事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一个与此事无关的旁观者的立场上,谁都会希望死者的儿子少要点钱,不要为难人家。有时想想,如果自家的老母亲是这样离开人世的,自己又会怎样做呢?到那时自己又会冷静处理这种事情吗?

诚然,生命是宝贵的、无价的,但是当生命已经灰飞烟灭,不再存在时,钱在这时还有用吗?或许钱是可以带来很多好处,难道比钱更珍贵的东西不更值得崇尚吗?比如理解、原谅、宽恕、仁慈就真的在金钱面前只能靠边站了吗?一种超越金钱的人情味都不要了吗?

死者的儿子在众人的求情之下并没有像最初那样狮子大开口,但还是索要了三万多赔款。尽管还有人为四川佬喊冤,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也许他也认为做事太绝了,会让更多人戳自己的脊梁骨。逝者已矣,还是多为生者理解一下吧,毕竟,那户人家活得实在太沉重了,为他们减压,也是为自己积德。

(注:这篇文章写于多年前,如今,那个当时倒霉的男人可能早已还清那笔在那些年属于巨款的债务了吧。三万多元钱赔款在当时足以让一家人焦头烂额,但放到现在,却又算不了什么了。如今,哪个人开车若不小心把谁蹭破了皮,人家动辄就会要你陪他千儿八百的,就更别说死人这种大事了。当年的事若发生在今天,只怕死者的儿子更加不会让步了。理解是金,可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在金钱面前还保持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呢?)

标签:脆弱 散文 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