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经典现代美文

文学1.75W
经典现代美文1

一个人,往往会在追不上的人那里,表现出恢弘的气度。比如,马云远远地跑在了前面,非但没人嫉妒,还会自觉恭敬和抬举,觉得他拥有多少都不为过。人性,在够不着的地方,总会显得别样的舒展和明亮。

经典现代美文

人的窄憋,是从身边人这里开始的。自我的心平气和,源自他人的风平浪静。倘若跟自己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自己的人,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升官发财了,就开始坐不住了。这时候,你会看到小人,也会见识君子。真正的君子,不是没有反应,而是根本就不会去反应。你活你的,我活我的,两不相干,也两相安。

小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扭曲之处在于,他得不到,别人更不能得到,他得到了,别人也最好不要得到。他必须踩着你,以此获得幸福,维系内心的平衡。

所以,要努力让自己活在君子堆里,这些人未必坐在路边鼓掌,但肯定不会在路上挖坑。亲君子,远小人,最大的好处是人生可以低成本运行。所以,人生重要的修行,不仅是要让自己出类拔萃,还得要跟出类拔萃的人在一起。

事实上,还有一种修行,就是你始终具备混迹于坏人当中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许一辈子用不上,但必须得有。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不必做一个坏人,但必须周旋过坏人。

更多的人,没有那么猥琐,更多的生活,没有那么惨淡。你所要知道的是,人性当中某些恶意,在某一瞬间,你也曾有过。你能很好地理解了自己,才能安静地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

经典现代美文2

周末,一行人出去玩。有人垂钓,有人打牌。而我是有心带着女儿去观赏垂钓的。

久闻老陈师傅钓鱼有一招。“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来到水库边上,戴上遮阳帽,戴上墨镜,放下裤脚。正自陶醉于山清水秀、蝉鸣鸟叫,小曹已经飞跑着掐来了南瓜藤尖尖,老陈师傅已经摆好了架势,在鱼钩上放上一朵南瓜藤尖尖,走到靠近岸边的竹排上,瞄准方向,提起杆子,向上一扬,甩出一条漂亮的抛物线,就只看见远处的水面上黄绿色的浮子了。

鱼塘的主人埋怨着我们来迟了,说早上七点至九点才是钓鱼的最佳时间呢。而此时已是九点多了。正闲话着呢,老陈已经在收杆了,呀,鱼儿已上钩了。近了,近了,是一条大草鱼。老陈叫我抓住钓竿,他去箱子里拿捞子了。啊,真沉!鱼儿一蹿,差点没抓住杆子。老陈熟练地把鱼儿捞上来,装进网袋,用叉子固定在竹排上。鱼儿就老老实实在水里呆着了。老陈说,这鱼有十二三斤呢!好家伙,真是钩沉鱼上,前后才不到两分钟功夫!小女忍不住欢呼雀跃,提起网袋看了又看。

老陈同时下了两根杆子,叫我帮他看着其中一根,让我们娘俩帮帮忙,告诉我如何判断鱼儿上钩了,又是如何收杆子。不到两分钟,浮子下沉,杆尖摆动,线儿松了,老陈叫我收线。但是也不能一味收了,鱼儿要是往反方向游了,线又得放一点儿,否则鱼儿会把线扯断的。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还来了两个趔趄,终于收回一条约莫三斤的草鱼。但是又有一回由于忘记了回线,让一条三四斤的草鱼挣脱线儿逃跑了,连鱼钩都丢了。紧接着,又是收回了空钩子,南瓜藤被吃了,鱼儿却没上钩。我跑去摘了南瓜藤尖儿。老陈师傅却就在脚边扯些草尖正往钩钩上挂,挂成一串绿色的小辣椒。我说为何不用南瓜藤呢,他说,南瓜藤太嫩,容易被鱼儿扯去。哦,原来如些!

不一会儿,又有鱼儿上钩了,只是再也没有钓上十多斤的大草鱼。有时鱼钩挂住塘中间的草架了,X便撑着排过去弄一下。而身边随随便便的一个小物件就可以成为他的“桨”。生长在水库边上的人,个个会撑排,个个水性好。

我和女儿觉得累了,就回农家。众人正在打牌。女儿央求我陪她玩起了“斗地主”。主人夫妇俩则在不声不响地弄饭菜。男主人扯回了一把鱼腥草,说是用它炒鸡吃可以去湿。

吃饭了,鱼腥草炒鸡果然很香,又有点酸味,腊肠很有嚼头,紫苏鱼很鲜很甜,粉蒸肉肥而不腻,豆角、葫芦瓜早就煮着凉好了,吃着也很爽口。竟有人说,怎么这丝瓜煮得像葫芦瓜一样,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一边喝着米酒,说着笑话,其乐融融!脸上渐渐起了红晕,小曹的话儿也多了起来。主人陪我们说着话儿。说他儿女都参加工作了,他也不想去旅游,就喜欢在家养养鱼。门外停着一辆旧的桑塔纳,是他用来拖鱼草鱼食的。台阶上摆着一溜儿桶子,里面装着酒糟。那为何上面放着各种大片的叶子呢?哦,那是装车时防止酒糟溢出来。哦,真是简单又高明的办法。他还说,这塘每年五六百块租金,每年要放三四万块的苗子。到年底有七八万斤鱼呢!只是难得割草。

午饭后,不知什么时候,老陈已到了塘边继续垂钓。主人说,这下就难钓了,“神仙难钓午时鱼”啊!“神仙难钓午时鱼”哦,还有这学问呢!是啊,不过我只会养鱼,一点都不会钓鱼。主人谦虚地笑着。但是老陈师傅顶着烈日坐在竹排中间小板凳上,气定神闲!不到十分钟,钓上两条五斤的鱼儿!神仙,真神了!

可是那边的老周,却一直到傍晚才钓到一条两斤的鱼儿。主人嫌钓的鱼不够多,又请来撒网的师傅,用白色丝网来网鱼了。但是被劝阻了。

夕阳西下,大家满载而归。垂钓着赢了鱼儿,打牌者赢了小钱。小曹的车子开得极好,半个小时就快到家了。晚上,不会剖鱼的我提着鱼儿去了Z家。于是吃到了又香又辣又甜的鱼肉鱼汤。鱼汤里放了青椒和红红的朝天辣,放了紫色的苏叶,放了白色的蒜片,还放了黑木耳!真是色香味俱全!四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

剩下的鱼儿等着老公回来剖。

次日,鱼儿仍不得剖,似乎要臭了。我操起刀子,让女儿做助手,以两条鱼为代价,终于学会了剖鱼。

不禁感叹,老天爷是如此公平,让世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安。有长于养鱼者,有长于钓鱼者,有长于撑排者,有长于撒网者,有长于剖鱼者,有长于烹鱼者,有长于牌技者,有长于驾车者,有长于教书者······而我,大概是长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经典现代美文3

幸福来源于为事业的成功而奋斗,而事业成功的首要前提是立志,立下远大而实际的志向。远大的志向,是人的之光,是人的精神动力。

人类历史表明人类要生存和发展,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目的,就需要归助于某种精神力量的鼓舞和指导,这种精神力量之一就是远大志向。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里的志,是大志,是雄心壮志,是崇高的理想。

所谓大志,应该是人们在实践过程逐步形成的人生奋斗目标,它应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经过可以实现的设计和预见。志向是人们追求中的目标,奋斗中的理想。离开了追求和奋斗,就无所谓志向。远大志向,总是同未来相联系的,是对未来可能的构想、预想和追求。但这种构想、预想,不同于毫无根据的空想。正确的志向具有现实可能性,经过能够转化为现实性的东西。空想由于不是建立在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因而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它不可能转化为现实。

立志和幸福是紧密联系的。每个人毕生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如何生活才是幸福?一个人只要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就会把远大志向的实现,视为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因此,卡耐基认为,远大志向是对幸福的憧憬、向往和追求,幸福是远大志向的实现。志向的实现是令人神往的,是幸福的,而对志向的追求则能唤起人们的极大热忱,获得精神上的感,这本身也是一种幸福。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和实现远大的奋斗目标,甘愿承担艰难困苦,他们以苦为乐,乐在苦中。而那些没有远大志向的人,浑浑噩噩的生活,白白地浪费自己的一生。在他们的生活中也许没有多大的痛苦,然而,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幸福。

确立远大的志向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志向,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追求和愿望,另一方面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可能趋势。因此,志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

志向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意志和激情,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人们以积极、主动、顽强的精神投身于生活,对人生抱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

志向,是人生前进的目标和导航的灯塔,是鼓舞人们去拼搏的动力。因此,立志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南宋家朱熹说:"大丈夫不可无气概","立志不坚,终不济事"。他在批评当时庸俗的社会风尚时,说道:

"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不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北宋文学家苏轼指出:"天下未有其志而无其事者,亦未有无其志而有其事者。事因志立,立志则事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认为:"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太,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事业的成功。人苟有正确的志向,地位虽小,未尝无大事业之成功。""青年应立志作大事,不可立志作大官。"

立志、工作、成功,这是人类活动的三大环节,是事业发展的规律。卡耐基说得好,立志是踏入事业的大门开始,勤于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你。因此,立志是事业成功的首要前提和第一关键。卡耐基还曾说:"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都取决于此。"

他深刻地说明了立志与事业成功的内在联系。俄国的一些著名作家对立志和理想的重要作用作了生动的阐述。托尔斯泰指出:"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树立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对于一生的和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鼓舞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

立志要立正确的标准。从志向的性质和层次来说,志向有正确的和错误的,高级的和低级的;从上来说,有长期的、远大的、正确的、具体的;从内容上来说,有社会的、阶级的、集体的和个人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崇高的志向,抛弃错误的、庸俗的志向,并且把长期的志向和近期的志向、社会的志向和个人的志向结合起来。正确的志向可以引导人们走上而闪光的人生道路;错误的志向则会将人们引进利己、狭隘的人生死胡同。在当今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正确而崇高的志向的标准应该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违背这一标准的,就是错误的志向。我们的青年之所以要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当前要树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就是因为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人民意志的正确理想。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崇高而远大的志向。他在中学毕业时,写下了一篇感人肺腑的作文。这篇文章对我们的青年有极大的作用,我们摘录了以下几段:

"在选择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证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劳动的,那么,重担就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优秀的科学家总是把献身于科学、造福于人类作为自己的崇高志向。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鼓舞着他们战胜了重要困难,铸造了他们的形象。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年轻时不仅生活极为困难,就连试验用的原料也非常缺乏,实验室是一间不蔽风雨的破棚子。正当她在科研攻关的关键时刻,同她一起进行镭元素研究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这个意外沉重的打击,使她悲痛万分,但实现崇高理想的决心使她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她以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学实验。在她丈夫遇难四年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并完成了《放射性论》这一科学巨著,为科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的誓言,坚持在实践中兑现自己的诺言。在试制炸药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多次爆炸,他虽然被炸得遍体鳞伤,但是也丝毫没有动摇他"为人类而生"的崇高志向。诺贝尔的一生是献身于科学的一生,造福于人类的一生。

在我国历史上,那些民族英雄、人民英雄都是具有远大志向的人。夏禹为了治水,九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秦国李冰父子为了解决成都盆地的洪涝灾害,带领百姓治水,克服了无数困难,建成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汉代民族英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长期驻守在边关,坚持抵御匈奴的侵略,在戎马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当击退了匈奴的入侵,汉武帝准备给他大盖府第以酬报他的功绩时,他却说: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离别妻母,转战疆场,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最后和自己的儿子岳云一起牺牲在风波亭上。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坚持抵御英国列强的侵略,和清朝腐朽势力抗争直至被充军到新疆后,仍不灰心,一直没有忘记外国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并在边疆和当地百姓一起修水利,栽葡萄,为人民造福。

解决欲望不能满足的问题,消除它们的有害影响,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地、恰当地认识自我,适时地调整自我,培养多方面的、高尚的情趣,提高自己诸多方面的素质、能力,学会自我控制,从而从不幸、悲痛中解脱出来,从低级趣味中解脱出来,做一个人应当做的、可以做的而自己又有能力做的工作。当得了伟人、强人、能人,就去当,当不了不必挣扎着去当,做一个实实在在、平平凡凡的普通人,甚至可退它几步,或者来一个变换,另找自己的立足之地,以便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例如从科研界转到商界等。

如果人们能对人生在世应做和能做什么,对人的使命等等有一个相对合理、深刻的认识,如果人们能科学地或者较为科学地鉴别、区分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欲望,那么当人们能够从事自己喜爱并能充分发挥自己专长的活动、事业,而且又多方面地培育了自己的兴趣,使自己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具有丰富的个性,这个时候,其人生便会过得相当、有意义、人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有人认为,人类不可能根本人生的悲剧主旋律。应当承认,在欲望的升华、个性的全面发展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欲望不断满足而又不断地再生、新生,不可能有欲望的完全满足。这当然是事实,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只要人们能相对灵活地不断调整自我,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并享受幸福,在内心的自我感受上也能经常地有舒畅、愉悦、激昂向上的感觉。千百年来,但人们并不终年处于忧愁之中,幸福、光明、快乐、乐观的一面在人生中总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与时俱进。

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5个层次的马斯洛,讲到高级需要,即友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这种化快乐比低级需要的满足带来的快乐更有价值。他说:"高级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具有有益于公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越高级,就越少自私。饥饿是以我为中心的,它唯一的满足方式就是让它得到满足。但是,对爱以及尊重的追求,却必然涉及他人,而且涉及到他人的满足。已得到足够的基本满足继而求爱和尊重(而不仅仅是寻求食物和安全)的人们,倾向于发展诸如忠诚、友爱以及公民意识等品质,并成为更好的、夫妇、教师、公仆等等。""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安全需要的满足最多只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无论如何它们都不能产生像爱的满足那样的幸福的狂热与心醉神迷,或宁静、高尚等效果。"马斯洛这两段话,讲的都很精彩。它从学的角度证明,灵魂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乐。

心灵的快乐就是精神的快乐,是精神追求的满足。感官快乐离不开外界事物对感官的刺激,因而它对外界事物有极大的依赖性。心灵的快乐则是依赖于人自身的修养,来自主体对真善美的追求,来自自身的创造与奋斗。人的正当的感官需求,当然是人的价值的内容之一。但是,人的灵魂的快乐比起感官快乐更有价值。感官的快乐不仅是短暂的、而且过度的感官快乐会给人带来痛苦,会扰乱人的灵魂;而心灵的快乐是久远的,心灵的快乐在于追求生活得更像一个人,也就是使人的价值更加得到充分发挥。心灵的快乐与理想、与未来的目标,是紧密相联系在一起的。学上把快乐分为结果的快乐与目标的快乐,心灵的快乐中许多都属于目标快乐。确立一个目标,为之奋斗,为贡献自己的目标因而精神上感到、满足。萧伯纳曾经说:"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

经典现代美文4

每次读完史书,必要感叹一番,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当然这要摒弃战争的成分。或许我更喜欢男耕女织,陶醉山水之间,纵使别人说我迂腐,我倒也不以为然。我总觉得是我内心软弱,不敢正视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后来我竟惊奇的发现或许我是对冷漠的厌倦。

不得不说我是一个极感性的人,毫无藐视一切的霸气。我们随处可见大街上,书店里,充斥着大都是《性格决定命运》,《男人成功的几大素质》,《心灵的鸡汤》。鲁迅,林语堂,冰心,老舍,躲在角落里却无人问津,他们曾经是文学的巨人,在现在却成了雕像,我们躲在雕像的后面看着帮我们快速“成功”的书籍,多大的讽刺。

“成功”的书籍大都育人以无私,教人以忍耐,由于目的是成功,反倒弄巧成拙,无私变成了最大的自私,忍耐变成了抹杀人性,这倒显得荒诞可笑了。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千古名言在我们遭遇打击,挫折的时候给了我们极大的勇气。这句话成为我们很多人的座右铭,但我们却未考究孟子所指的“大任”和“成功”的区别,孟子的“大任”是“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的善,而我们所标榜的“成功”却像极了披着羊皮的狼,不同与狼的是,狼知道掩饰,而我们则正大光明的在脸上贴着“金钱,地位,权利”大笑着称赞自己的理想抱负,看的出“金钱,权利,地位”的恶魔看着愚蠢的我们,也大笑不止。

前些时日,在医院偶然听到关于老人无人照养,一些老人都是找几个老人合租在一起,这样有了事可以互相照看一下,我很是吃惊,现在的人们都在拼命的挣钱,关于挣钱的辛苦遭遇的采访报道也层出不穷,关于成功后的早年经历也被频频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教材,我完全不能理解这种极端的方法,很多人以为只要坚持,经历苦难就能成功,这种对成功的认识像一股瘟疫在疯传,肆无忌惮的咆哮。它让我们在困境的时候盲目的坚持,不能科学对待。我们难道不该反省自己吗?

作为即将面对毕业的大学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很充裕的时间,面对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整天沉迷于游戏,打发这无聊的时间,张口闭口之间都是工作,如果有人签了工作,更是一种刺激,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哪里有招聘会一窝蜂的蜂拥而上,找工作倒像是一个指定时间要完成的任务,我这么说的时候怕是会招来不少的攻击,毕竟我是还未工作过的学生,当然是无资格做这番议论的。姑且谈谈我对工作的认识吧!

因为要找工作,与人沟通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像别人请教一些找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但大都是以离家的远近,工作的待遇,前途的发展。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过于浮躁。工作和家庭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两个课题,工作保证了我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同时工作又必须满足个人的心里需要,让我们在工作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在物质上,和心理上获得双向满足,才算的上是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样的人无疑是辛运的。正如我说的那样,现在人们大都排除了心理上的满足,而仅仅把工作看成是一种生活手段。并且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已成为真理,我们无需质疑,任务清单写的清清楚楚,方可不为异己。有些有自己想法的人,出去一阶段之后,在聊得时候,就不免给予忠告“你还是太年轻了,社会是很现实的”我点头称是,有一种凄凉挥之不去。

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男女,手里拿着手机,一边走路一边玩,我在一旁呆呆的看着,我们真的过得比以前开心吗?以前大家欢聚一堂互相倜傥着,其乐融融,现在我们欢聚一堂,看到的却是边玩边吃,又或者出于礼节吃饭的时候不玩,但是吃饭的速度快了点。科技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说话的机会多了点,倒让我怀念起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期待

经典现代美文5

 1、摘自席慕容《桐花》

在低低的呼唤声传过之后,整个世界就覆盖在雪白的花荫下了。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赏析:

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将这幅景象刻画得美不胜收。最后的排比句,语势加强,让人感受到桐花盛开时喷发的生命力,仿佛整个山坡都被桐花覆盖了,生命的张力无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象则充满了浪漫的梦幻。

 2、摘自张爱玲《秋雨》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赏析:

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就像这篇秋雨,别人都会写温暖潮润的气息,而她则写得幽暗而阴森,光是笔触就让人感到寒冷而战栗了。

但也许这正是张爱玲文字的魅力,张扬的,阴暗的,却又是如此真实,探测到人内心的最深处。这篇文章用笔细致,只用了比喻和拟人,就把秋雨写得栩栩如生,又带入了一层沉闷而寂寥的色彩。 于这文来说,充满了灰色、忧郁,黯然,寥落,一种生活无厘头的滑稽,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仅是那株低矮的无人问津的桂花树。

 3、摘自张晓风《初雪》

现在,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心,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还有那条绕着山脚的小河,也泛出绿色,那是另外一种绿,明晃晃的,像是搀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绿色,却是一堆浓郁郁的黛绿,让人觉得,无论从哪里下手,都不能拔开一道缝儿的,让人觉得,即使刨开它两层下来,它的绿仍然不会减色的。此外,我的纱窗也是绿的,极浅极浅的绿,被太阳一照,当真就像古美人的纱裙一样飘缈了。你们想,我在这样一个染满了绿意的早晨和你们写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着生气勃勃的绿呢?

赏析:

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与触觉,写活了春天的绿色。多处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喜欢这段话,因为看了就很温暖。这种温暖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我想,就是从那些温暖的字眼里流动出来的,“明晃晃”、“浓郁郁”、“生气勃勃”,因为写给孩子,所以更加诗化和优美。作者笔下的绿色仿佛是活着的,流动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现在眼前一样。我也喜欢绿,也喜欢作者笔下的这片绿。它们的生机让人感觉到快乐和希望。

4、摘自张晓风《秋天 秋天》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赏析:

这段文字用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梧桐叶子的喜爱。“簌簌”的象声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让读者也能猜到那种场景。“神秘的美感”写出了秋日梧桐的特点,神秘的,优美的,梧桐叶子在作者眼中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美好,极富有感染力。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梧桐叶子的形态。作者从颜色、形状等各方面做了描写,同时将叶子比作小船,穿上还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让每个读到的人都心驰神往,也想看一看这优美的梧桐树。作者想象力丰富,将秋天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标签: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