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旧时光的缩影散文

文学1.28W

对于生活在四川盆地年轻灵性的人来说,遇到直端端冲着自己而来的这句民间传承沿袭的歇后语,是他们的一种忌讳。毕竟谁都不愿意成为脑袋不开窍的愚钝者。反而是一些老年人听到这个歇后语后,会像自己亲手在二胡上用弓拉出了一组轮音那样顿生亲切之感。 只要这句歇后语从时间尘埃的覆盖下苏醒,便会泄露出属于语言遗物的幽古性质。老年人面对它不仅觉得自己仍然是个年轻后生,还会在记忆中勾连出吹火筒的轮廓和线条。

旧时光的缩影散文

如果时间念珠能够向后回拨四五十年,他们最熟悉的一幅画面就会展现而出:中午或傍晚家家户户烟囱里都会冒出淡蓝色炊烟,要么蛇一样舞蹈,要么沿着瓦陇水一般漫漶。炊烟是饭菜即将上桌的指示者,也是寻觅吹火筒存在位置的向导。整天呆在灶房里,既不招摇也不抛头露面,是吹火筒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村子里小辈子要嫁汉子或者娶媳妇,老人总是要尊尊叮嘱他们擦亮眼睛,嫁汉子就要嫁给像吹火筒那样的汉子,吃苦耐劳,踏实内敛,老实诚恳。娶媳妇就要娶具有类似吹火筒秉性的女人,勤劳贤惠,温柔矜持,足不出户。

这些画面一样的景致,连同昔日岁月的动静,渐次驻足在了吹火筒的身上。然后,凭藉我这个顽童的眼睛、嘴巴和手不安分的触摸,又移植到我的秉性和情感里。 吹火筒是用三个竹节的竹筒做成的。头两个竹节完全打通,最后一个竹节钻一个小孔。饭蒸好后需要重新燃起火焰烧柴炒菜时,就将吹火筒钻了小孔的一头伸进灶堂,嘴对着吹火筒的'另外一头吹气。吹上几口气就会窜出火苗子,熠熠生辉让灶堂重新笼罩在红彤彤的光泽中。

村子里男人中不中用就看他田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农家主妇能不能干就看她端上桌的饭菜。能干的农妇绝不会嫌弃吹火筒一头经常进出灶堂烟熏火燎变得黝黑残缺,另外一头被手摸得油光滑亮的怪模样,因为吹火筒是她们烧火做饭的得力帮手。 对于放暑假回到老家的我来说,吹火筒则悄悄充当了我调皮捣蛋的道具。 幺妈煮饭,幺爸就坐在灶前烧柴。他用吹火筒对着灶堂吹了几口气,柴火一下子就熊熊燃烧起来。幺爸抽了三两袋叶子烟的功夫,饭锅里响起了咕嘟咕嘟水翻滚的声音。他用火钳对着燃烧的柴拍打,熊熊燃烧的火苗子像被他使了魔术那样很快就变小了。他收拾好吹火筒,回过头对我说,现在不用大火了,等饭慢慢收水,我们到堂屋去玩吧。

吹火筒身上像是长出了倒钩刺,从背后钩住我的衣角就不肯放松。趁着大人聊天忽视了我,我又一溜烟鬼使神差悄悄折回到灶房中,拿起吹火筒对着灶堂就是一阵狂吹。吹一口气,灶堂里的火苗子就摇晃一下,一副听从我的指挥摇臂扭腰的舞蹈动作,乐得我裂开嘴巴呵呵笑个不停,直到我母亲闻到饭煮糊了的气味跑进灶房,一边抢过我手中的吹火筒一边拧着我的耳朵教训我的时候,由我亲自指挥的火焰舞会才草草收场。 幺爸劝我母亲不要拧我耳朵。母亲愤愤不平地说,你不要看他小人小模样的,在吹火筒面前他简直就是一个小魔鬼!

幺爸为了转移我母亲对我的愤怒情绪,附和着她的话说,早年听私塾里念过书的老人讲,不要小看了吹火筒,它是一面“照妖镜”,不是咒符、秘笈和法术这类涂抹了迷信色彩的东西所能比试的。一个人的性子和情绪好坏,只要看他使用吹火筒的动作就能够鉴别出来。性子温和的人用吹火筒吹火,吹出来的气流总是张弛有度快慢有致,吹火筒在人的嘴边宛如一根气质高雅的横笛或洞箫。小媳妇与人发生纠纷与丈夫斗嘴生闷气,总是鼓起腮帮子对着吹火筒使劲吹气,吹得灶堂里火星乱窜炉灰四起,吹火筒在她的眼里成了出气筒。倘若是有了婆家马上就要远嫁他乡的大家闺秀使用吹火筒,吹出来的气大多仿佛缠绕在山腰上的薄雾轻飘飘的,魂不守舍抑或注意力分散,使得她手上的吹火筒不知不觉变成了未婚夫伸过来的手臂。

标签:缩影 时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