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家乡的婚庆习俗散文

文学2.81W

【婚庆时节忆搬嫁妆】

家乡的婚庆习俗散文

立秋过后,便是婚庆的旺季。按照家乡的风俗,古时嫁女时,要先搬嫁妆,有的地方是大婚前一天搬,有的地方是大婚当天搬。

嫁妆的品种,从厅房中的家什、床上用品到衣服箱柜、厨房用具,各式各样,各个家庭情况不同,嫁妆的多少也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一般都会有。例如,痰盂作子孙桶,象征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用其谐音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贯之意;剪刀寓意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寓意新人龙凤吉祥,恩爱缠绵;片糖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有丰衣足食之意。还要有百年好合茶具(一盘、一壶、四杯),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对),百年好合有盖杯(一对),真丝刺绣同心筷子双人套、双喜鸳鸯面盘、安床京果盘,寓意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搬嫁妆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记得我堂姐结婚还有搬嫁妆的仪式。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堂姐出嫁了,母亲帮搬嫁妆。我们家乡的风俗是结婚当天搬嫁妆,搬嫁妆的人先出门,然后是送嫁的队伍出门。

当天,秋高气爽。吃过午饭不久,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过后,就有人大声叫:“搬嫁妆啰!”每户的门口以及巷口,站满了看热闹的人。搬嫁妆的基本是同一族的妇女,她们穿着新衣服,有的扎上红头绳,有的别上红发夹,喜气洋洋,笑逐颜开。母亲和婶婶走在最前,她们抬着红色的樟木拢,兴高采烈,有说有笑;跟在后面的,是推着自行车的人,车前扎了一朵大红绸花;之后有抬着缝纫机的,有抬录音机的,这些嫁妆都用红绸带扎着,很耀眼(堂姐的嫁妆备齐了当时的'四大件:单车、衣车、手表、收音机)。跟着是抬电风扇、被子、衣服、脸盆、梳妆盒、开水瓶、痰盂等等的。搬嫁妆的人很多,浩浩荡荡,一路上,录音机还放着喜庆的歌曲,热闹非常。后来母亲告诉我,经过圩镇时,她们停下来休息,很多人来围观,人们都称赞女方的富有,这让她感到很自豪。搬嫁妆的人到了新郎家,领了喜钱,吃过饭就欢天喜地返回。

现在结婚的程序比以前简化了,搬嫁妆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浩大、热闹的场面只留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了。

【又闻嫁女饼飘香】

前段时间,乡下的亲戚结婚,送来了一袋嫁女饼。闻到了久违的嫁女饼的芳香,我浮想联翩,想起了与之有关的一些事来。

相传送嫁女饼起始于三国时期。当时孙权为了收回被刘备借去的荆州,接受了周瑜所献的美人计,假称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刚丧偶的刘备,接刘备至东吴成亲。刘备将计就计,一入东吴境内,就派出士兵四处送礼饼,让刘孙联姻的喜事弄假成真,嫁女饼的习俗就这样传开了。

家乡的婚嫁习俗,女子出嫁前要派嫁女饼。嫁女饼先由女方说要几担、几斤和几头,1担=100斤,1斤又分为四头或八头。四头表示1斤4个大饼,八头表示1斤8个细饼,男方在过礼时如数送去女家,女方再派给亲友。在派饼时要双数,喻意好事成双,辈分较亲的派两斤以上,较疏的亲友一般派12个至16个。嫁女饼中有“绫酥”。以前豪门嫁娶以礼饼的丰厚来显示家庭的财气,绫罗绸缎乃华贵衣料,其中绫最名贵,所以礼饼就以“绫酥”为名,象征荣华。绫酥有黄、白、红、橙四色之分:黄绫用豆蓉做馅,象征贵族和皇气;白绫用爽糖或五仁做馅,象征女方的贞洁;红绫最讲究也最贵,以莲蓉做馅,象征喜庆的气氛;橙绫用豆沙或椰丝做馅,橙是金黄色,象征新人婚后生活金灿灿。四色绫酥的出现,表现了老百姓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礼饼因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各异,有些地方黄、白、红、橙四色绫酥齐全,有些地方只有红绫、白绫。家乡的嫁女饼大都有核桃酥、圆蛋糕、鸡仔饼、红绫、白绫。有些地方还有西樵大饼。鸡仔饼里面有肉,够油,口感香脆;红绫口感绵软,香滑;白绫爽甜,都是我喜欢吃的。

二十多年前,一位家住白坭的同学结婚,因为路远,她在结婚前来不及送饼给我,叫我到喝喜酒那天再拿。到了她家,我客气地说,不用给那么多,随便给几个就可以了。她笑了笑,没说什么。后来我看了她给的那袋嫁女饼,就感到很不好意思了。原来她那里的风俗,一份嫁女饼就是两个西樵大饼,而饼却有盘子那么大。我以为她们那里和我家乡一样,起码有12个,所以叫她给几个就算了。现在想起来仍感到好笑。

如今,许多人把送嫁女饼改为送饼券了,但我还是喜欢家乡人派送嫁女饼,因为饼里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还有浓郁的乡土人情。

【大红喜帐高高挂】

上个月,我去乡下赴堂大姐儿子(姨甥)的婚宴。婚宴设在他们老家的村子里。按照三水农村的风俗,主人家有儿子结婚,有些亲戚除了要送贺金外,还要送喜帐(又叫贺帐),比如新郎的舅公、舅舅、叔公等。我父亲──新郎母亲的叔叔,我弟弟──新郎的堂舅都要送喜帐。喜帐一般是纺织品,如被子、布匹、毛巾之类,这些喜帐按照与新郎关系的亲疏和辈分挂在大厅的不同位置。俗话说,“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公、舅舅的地位最高,所以他们的喜帐一般挂在大厅正中的位置。喜帐上面,用红纸写着贺词、送礼人的姓名和与新郎的关系(有些地方按辈分用不同颜色的纸写),如“某某甥孙新婚之喜──叔公某某贺”。

我们下午去喝酒,之前弟弟已把贺礼和喜帐送到了主人家了。当我们来到新郎的家里时,只见厅堂中间的墙上贴有金色的“囍”字,堂前的桌上铺有绣着龙凤图案的红缎台围,一只红色托盘上盛有糕点、糖果、水果等。桌前置香炉蜡台,红烛高照,香烟缭绕。厅堂四周挂满了一幅幅红色或粉红色的喜帐:有羽绒被、缎被面,有毛巾,有布匹,大多是红色或粉红的,充满喜庆的气氛。父亲和弟弟的喜帐挂在中间稍偏一点,还是比较显眼的。走进大厅,仿佛走进纺织品专卖店。大厅里人头拥动,有来看热闹的村民,有来送贺礼的亲戚,有专门负责挂喜帐的族人;亲戚看自己的喜帐挂在哪里;村民看主人有多少喜帐,谁的喜帐最气派,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喜帐挂得越多,表明主人家的亲友多,主人家越有面子。

挂完喜帐,便是新郎新娘敬茶。英俊的新郎西装笔挺,头发油亮,胸带红花,喜气洋洋;漂亮的新娘身穿红色褂子,头戴鲜花,略施粉黛,娇艳夺目,他们逐一为长辈敬茶。长辈们按辈分轮着,正襟危坐,接过“新抱”(新娘)的茶,说一些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的祝福语,边说边封个“利市”(红包)给新郎新娘,同时也不忘把小费给旁边倒茶的大衿姐。

新郎新娘递茶完毕,一声鞭炮响后,宴席便正式开始。亲友们举杯庆贺,觥筹交错。

久违了的大红喜帐高高挂的热闹场景,以前在农村常见到,但现已很少见了,随着人们对结婚仪式的简化,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这场景也会随风消散。

【请柬渐欲迷人眼】

请柬,通常也称作请帖,是人们在节日和各种喜事中请客用的一种简便邀请信。作为告知众亲友喜讯的媒介,历史悠久,颜色多为大红色或金色。每年立秋过后,便是婚庆的旺季。一张张红色请柬飘飞而至,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村里人结婚请饮是不用请柬的。主人家派一人到被邀请的人家里传达口头通知:某某某哪天结婚,在祠堂摆酒,到时记得赏面去饮酒哦。传达者郑重其事,被邀者兴高采烈,都会说:一定一定。人与人的关系很融洽。请村外的亲戚朋友就派请帖,那时人们用的请柬都很简单,一张红色的卡,上面写上结婚人及其父母的姓名、结婚时间、酒席设置的地点、入席的时间等等,基本是手写体──请村里字写得好的人写的,后来逐渐发展成印刷体,只填写结婚人及父母的姓名;现在有些主人家干脆全部请人印刷,省去很多麻烦。

现在的请柬形式多样,越来越精美。

上两周,几乎是同一天,我共收到五张结婚请柬。有单面式,有折叠式的,有镂花的,有立体的。第一张是传统型的──大红色卡烫印金色字;第二张是写真型的──把准新人姓名、婚纱照印在喜帖上;第三张是西洋型的──在喜帖上印有中、英文的字句,充分表现浪漫的气氛;第四张是创意型的──上面有“我们结婚了!”的字眼,有准新人的姓名和婚纱照,后面有准新人父母的姓名,创意的地方是,请柬的第二页标有酒席设置点的地图。因为朋友儿子的婚宴设在农村,很多客人没去过那里,主人家想得周到,就把地图标在请柬里,让人一目了然。这张请柬的设置可谓煞费心思;第五张是电子请柬,这请柬制作很精美,美丽的玫瑰花开在请柬上,一对恋人相依相拥,呈现出唯美与浪漫。这种请柬既节约环保又省时省力。据说这种请柬特别受大城市年轻人的青睐。

上周周末我去某村喝喜酒。村子处于江心小岛上,四面环水。从镇上坐船到对岸,艄公只收每人两元的费用。上了岸,走进村子,只见村前大道笔直宽敞,绿树成荫;村里建筑古朴,巷道整洁;鸟语花香,鸡犬相闻,一时间我疑是到了世外桃源。在村公布栏看到了一张很特别的请柬,内容如下。

宴请通知:我长女某某某于新历1月4日,农历11月14日出阁成婚,是日于本村礼堂设宴,敬请全体村民(男女老少)上午11时、下午5时回村赴宴,全天恭候。阅读通知后,请代为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