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热点

皇帝与文人

热点6.89K

皇帝与文人1

皇帝与文人

刘邦的出身并不算高贵,在乡间也只是一个亭长,论文凭还赶不上今天的高中生。后来靠农民起义的战争发迹,从而当上了皇帝。按理说他治理天下需要众文人帮助,起码要替他起草法律公文,推行教育,或者搞点宣传什么的……可是他实在是非常轻慢文人的。

当时有位才学极高的儒生郦生,真心想为刘邦做点文化的事,就将自己的'名片恭敬地递了上去。刘邦更本不看,只顾叉开双脚让女人给他洗。底下人将真情告诉郦生说:“沛公不好儒,经常把‘儒冠’当尿壶。”郦生为了求到事做,再次觐见时只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谎称自己是“高阳酒徒”。结果刘邦连忙起身,大声喊:“迎接客人。”虽然后来刘邦用了不少文人,但是在灵魂深处,还是爱能打天下的刀把子,用文人也是权宜之计。

宋朝的柳永颇有才华,他的诗词具有很大的名声,京都众多“曲坊”都弹唱他的词曲。宋仁宗景佑元年,柳永考取进士。宋仁宗本人虽然也有诗词爱好,但是他看不起柳永,感到长期混迹勾栏文人靠不住,于是就赏给柳永一个专门填词写曲的官让他做,不参与江山社稷的大事。宋仁宗对柳永说:“你且填词去!”于是历史上才有了“奉旨填词柳三变!”

纪晓岚是乾隆时代的进士,是个博古通今的大才子,还总编过《四库全书》,可算是得到重用的。其实皇帝对他仍是满脸的瞧不起,纪晓岚的多才多艺反而成为皇帝轻视他的砝码。乾隆皇帝并不拿他当“风流才子”看待。一次纪晓岚参与政事,乾隆对他说:“我是看你文学方面有一点根基,才给你一个官儿做,其实,你不过是我的娼妓和戏子一样罢了,还敢得寸进尺,来妄议国家大事……”在皇帝眼里,文人都是“娼妓”一般……

皇帝与文人2

明朝有个叫卢熊的人,人品和才学俱佳,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可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顿时傻眼了,原来,朱元璋在诏书中将山东“兖州”写成了“衮州”。

这事其实很好办,皇帝老子写了个错别字,错就错了吧,顶多后人多记个通假字,衮州就衮州,你当你的官,也就没事了。但这卢老兄一根筋,办事穷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写成衮州呢?于是,他向朱皇帝上了一道奏章,意思说:老大,您写了个错别字,将“兖州”写成了“衮州”,这样名不正言不顺,我怎么上任哪?您受累改过来吧。

老朱一看奏章,恼羞成怒:天下都是我的,我说是衮州就是衮州,你这厮竟敢给我咬文嚼字,我先让你脑袋搬家!卢熊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卢熊因为指出领导写了个错别字,就被砍了脑袋,这事看起来很冤,其实也不冤。

本来,朱领导是穷孩子出身,没上过学,能批阅奏章已是自学成才的榜样,写个错别字也很正常。但他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写个错别字不怕,怕的是被你知道,而且还有传播领导错误的行动。你说,皇帝老子要承认自己写了个别字,那面子往哪搁?所以,皇帝不可能认错,只能是你错了,你错了还不该杀?这就是领导的逻辑。

在清朝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乾隆皇帝有两大嗜好:一是好吟诗,一是好题字。乾隆写的字多,出现错别字的概率也就大了。

乾隆南巡镇江时,经过金山寺寺门外,一时手痒痒得不得了,要给老和尚们留下点墨宝。于是随行的大臣们拟了四个字“江天一览”,可不知是眼花,还是手哆嗦,乾隆却写成了“江天一觉”。群臣们一看,慌了神,皇帝写了个错别字,这场怎么收?乾隆也看出了问题,怎么办?承认吧,丢人;不承认吧,原版就在那放着呢……皇帝和大臣都僵在那儿,无人吱声。

这时,方丈出来打圆场,说: “红尘中人苦于罔觉,果能览此江天心头一觉,即佛氏所谓‘悟’一之旨也,好匾好匾!”这马屁拍得可真是时候,乾隆避免了尴尬,龙颜大悦。

朱元璋下诏书,非写不可;而乾隆题匾,完全是穷得瑟,好在他没遇到卢熊,要不然这皇帝的脸面可丢大了。

其实,不管皇帝有没有文化,他们都喜欢在人臣面前装出有文化的样子。他自己有没有文化,写没写错别字,心里清楚得很。在强权就是真理的时代,你跟他较不了真,因为他手里有指鹿为马的权力,你只有接受的份。朱元璋也好,乾隆也好,在有些时候也就只挂着条遮羞布,卢熊将这块布揭了下来,而那老方丈却给他们披了件大氅。

标签:文人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