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热点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

热点2.48W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1

王连,1966年出生在右玉县高家堡乡宋官屯村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家有兄妹7人,她排行老四。少年时因为体育非常好,10岁就选上田径运动员,14岁被评为省三好生,15岁那年,全县实行包产到户,因其父亲重病在身,不能务农,三个姐姐都出嫁,她就辍学回家,扛起家庭重担,一边干活,一边怀念幸福的校园生活,因为她想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当时因为家庭原因,她告别了心爱的校园,从此放弃心中理想。

20岁时,经人介绍与高家堡乡小屯村农民徐秀成结为夫妻,两个人一边干农活,一边想如何能走出贫穷,创出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1992年,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县城打工,夏天的时候丈夫做技工,她背着孩子做壮工;冬天,天气冷了,她就开始卖瓜子、蔬菜、水果。过了小雪,就开始收购牛羊皮,贩往河北唐县等地。她夫妻二人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用7年的时间,一共攒了6万元积蓄。199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街上贴的“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标语,她们夫妻二人商量着用积蓄共买了80头生产母牛,从此走上了养殖生涯的道路。因为没有圈舍,她白天放牧,晚上和丈夫轮流看牛。整整度过了三年时间,2003年,通过借高利贷在南移民村建起5亩大场地,为了节省饲草饲料,每年开春,她和孩子们把牛赶到没有人烟的地方放牛,早上五点背上干粮,带上水壶,晚上9点再回到住的土窑周围,不管刮多大的暴风雨,每天和牛在一起,整整度过了16个春秋,就靠着这样吃苦耐劳的精神,王连得到右玉县领导的赞扬和老百姓的信赖,她被选为两届县人大代表,多次获得市、县“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省“脱贫致富的领头雁”、“经济人资格证”等。

历经坎坷,不忘初心壮大养殖规模

从最初的80头牛生产母牛,在2008年发展到300多头,她们全家人高兴的无法形容。2008年5月,注册资金120万成立了合作社。因圈舍拥挤,秋天在徐村南滩又建起占地面积100亩,4000多平米圈舍,凭借她们的养牛技术和母牛的繁殖能力,2012年发展到800多头牛,安排本村及周边贫困村贫困人员和闲散30多人。2012年秋天开始,又扩建圈舍5000多平米,冬天800多头牛需要大量的时草时料,因资金不足,扩建圈舍靠贷高利贷建设,透支200多万,建起新的圈舍。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在2013年被评为“朔州市第十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4月,她的儿子因小时候得过肺脓肿,因多次感冒咳嗽咳断了毛细血管,在北京重病监护室住了40多天,花费了50多万,又因风大刮断牛场的电线,连电三次打死30多头牛,大车撞到牛群里连伤带死15头牛,五号病突然来临,死了600多头猪,小牛犊30多头,大牛50多头,在山上放牛因大暴雨摔死20多头,买回100多头快要出栏的育肥牛,受到了五号病的影响,又喂了8个月才出的栏,连利息带时草时料整整赔了70万。面对艰难险阻,她们靠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终于挺了过来。近几年合作社的高利贷基本已经还完,信用社的贷款因为无法偿还利息,把牛场和住房房本全部抵押。2017年,合作社加大注册资金,达到1600万。目前现存栏肉牛70多头,繁殖母牛80多头,肉羊1500只,繁殖母羊300只,种燕麦草1000多亩,玉米草100多亩,黄芥、苦荞、高粱1000多亩。牛羊粪便上在地里,种草,杂粮,既保护了生态环境,育肥土壤,提高了饲草、杂粮的产量,成为右玉县种植、绿色循环养殖牧厂。

带贫致富,勇当乡村领头雁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创业19年来,她经历了无人受过的艰心,无人受过的困难,她不忘初心、坚持创新,虽然困难重重,但没有影响到她带动周边妇女大力发展养殖种植的信心,反而更是起到了鼓足他们创业和脱贫致富的作用。其中,多多养牛合作社被朔州市妇女联合会评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积极发挥现代科技示范作用,在带动周边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起了很好的效果。

养殖场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经营效益良好,并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了各类培训6期,学员都已掌握养牛、养羊等科学技术,成为了熟练的养殖、种植能手,在19年的创业发展中,共带动了560多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和种殖业,增加了他们的副业收入,个个都高兴的合不上嘴,合作社还积极申请了贷款和县里的有关辅助资金,不断提高基地、养殖、种殖、加工、培训、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家致富奔小康,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她们的贡献。

激流勇进,发展自身服务社会

从2018年到2020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2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100万只,土地资源丰富,牧坡广阔,发展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养殖场,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分散的家庭牧场,以高科技含量和优良的牲畜品种及机械化的养殖取代传统落后的喂养方法。这样才能将畜牧业产品打到省外,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通过第十二期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学习,王连在种植经营管理上更是受益匪浅,下一步她决定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向生态羊生产链发展,政府对养殖户有些优惠政策和扶持,更是鼓足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勇气。计划新扩建羊舍20000平米,购优种母羊2000只,肉羊1600只,建屠宰车间300平米,吸收闲散劳力50多名,把她场的牛羊发展成为绿色无公害肉类,屠宰、加工、分类打入全省各个超市,成为右玉县一个强大的支柱产业,为建设生态好产业优人民富的美丽右玉作出新的贡献。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2

哈斯巴嘎那,男,蒙古族,生于1979年,中专学历。现为乌审旗乌审召镇乌审召嘎查嘎查长,他是乌审召镇青年致富带头人,也是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哈斯巴嘎那出生于乌审召镇乌审召嘎查一户普通的牧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兄弟姐妹五人,家境苦困,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他早早的辍学,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的恶劣,没有路,到处都是一望无垠的沙漠,去乌审召嘎查得赶一天的马车。当时家里的所有财产就是100来头羊、两个拉车的马,及一个马车。经济来源只有100来头羊的羊毛,每只羊产毛4-6斤,每斤毛3-5元,一年下来才2千多元。他深知这样的生活,贫寒交迫,甚至会更加困窘。1994年冬天人工挖了一口石头井,第二年春天人工开了几亩水浇地,开始拥有了自己的饲料水浇地并逐年增加其规模,到2001年水浇地面积达到了100亩,并打了口机井。自己有了饲料地后,他经过认真的考虑,率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口良种种公羊,发展细毛羊改良。建立了配种站,人工配种,提高了受孕率。经过10年的.努力打造了鄂尔多斯细羊毛品牌,经过改良每只羊产毛达到10-14斤,每斤羊毛15-18元,每只羊每年达到了150-200元。哈斯巴嘎那在自己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本嘎查及外嘎查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几年来,共为群众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四十多次,无偿提供养殖书籍二十多本,带动了周围1000户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以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的人。日子越过越好后,他主动积极参加镇村各项活动,2009年至今,从小队长升到了嘎查长。在工作中,他一直本着吃苦耐劳、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积极争取水浇地设施、农牧业机械化、危房改造、农网改造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对待村民,他总是热心诚恳,同时遇到困难,他总是积极伸出援手。一直以来,他与村民相处甚是融洽,深得嘎查人民信任,被大家当作知心人,贴心人,谁碰到困难都愿意找他倾诉,让他帮忙解决。他一直勤勤恳恳的为嘎查工作默默奉献,先后多次获得了各种旗、镇级奖励和荣誉。

2014年针对羊肉羊毛开始跌价,养殖为生的农牧民开始没有收入,2016年8月开始,他带动嘎查10家先进户去通辽、兴安盟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了解了良种黑康哥苏基础母牛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并学习了养殖技术及销售技术。目前这10户人家都决定引进黑康哥苏基础母牛进行养殖并签订了协议起步发展肉牛养殖业。筹资建成标准化棚圈500平方米,饲草地600亩,50平方米贮草房一间,各种设施设备齐全。

他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牧民,但是他的想法和干劲却是不平凡,他靠自己的双手创业致富,也为其它的创业青年开创了一条致富道路,是乌审召镇创业的典型,是青年学习的榜样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

王女留,女,汉,1962年9月8日出生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巴汗淖尔村五社。王女留和刘云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们夫妻两人勤劳、能干,用现在流行的词来形容是村内的“土豪”。她们夫妻二人在村里最先搞起养殖,在规模化养殖或家庭农场等领域都是率先的。从2005年开始她一心投入种养殖,在原来的一百多只羊的基础上现已发展到三百多只。2013年她同村内四户村民一起注册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走上了专业养殖的道路。2014年她成为村内现代养羊示范户,建起了标准化养殖棚圈和饲草种植基地。在她的带动下无数村民都看到了种养殖的甜头,纷纷开始发展种养殖。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

2010年全村推行“四权四制”,经过村民推选刘云山成为村民代表,2012年再次成为村民代表并当选为小队长。她丈夫的这些荣誉离不开她的为这个家庭和对村民的付出。王女留就是这样一个在默默地、平凡的农村妇女,但她心里装的是不仅仅是家庭的致富更为重要的是全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妇女们的思想转变。有这样的半边天的支持下刘云山的工作越做越顺,2015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小队长、成为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和理财小组成员,这些都离不开王女留女士的默默付出。

王女留家教严明,平时教育子女非常严格,特别是当她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她总是提醒丈夫和儿女为人更加谦和,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本本分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没有勤辛的付出、没有丰盛的收成,没有诚信的相处、没有真心的回报”这是王女留女士的口头禅,并不但自己做到了也要求子女做到。

王女留和丈夫刘云山就是这样一个虽默默无闻但非默默无闻的夫妻,在巴汗淖尔村家喻户晓的模范家庭。在村里她们是每个家庭的楷模。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4

我叫金丽花,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巴音陶勒盖牧业社牧民,今年46岁。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有一个疼我爱我的丈夫,两个可爱孝顺的儿子,还有两位70多岁慈祥和蔼的公公婆婆。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勤劳致富、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家庭和睦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与丈夫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我们家里,我的丈夫平时更多忙于家外的事情,家里大部分事情无暇顾及,为了不让他被家中事务分心,我主动承担了照看做家务、种菜等很多事情,家里操持得有条不紊,我努力做好丈夫的贤内助,更要做好他勤劳工作的坚强后盾。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孝敬父母、传承美德

与丈夫结婚以来,一直没有与公公、婆婆分家,与他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我觉得,只要真心实意待公公,婆婆,像亲闺女一样孝顺他们,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媳关系。多年来,我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时常对人们说起也是让我引以自豪的话。公公年迈,身体也不好,渐渐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乱发脾气,我有时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年迈,身体也不好,我就不那么委屈了,反而觉得要更加的关心老人,陪老人说话,因为我想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我们做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要为我的子女树立典范,将孝文化传承下去。

三、邻里和睦,积极进取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行为也得到了邻里之间的广泛认可,我曾多次被评为“优秀三八红旗手”和“先进妇女”的荣誉称号。

四、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我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积极进行植树造林,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建设“绿色乌审”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家庭中每一位成员一直坚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5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同样,一个人充满爱心不难,难的是把爱心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享受爱的正能量。

在布日都有这样一个女同志,她靓丽聪明,身体健康,照顾一家人的起居饮食,为人民服务,家人交口称赞;与邻里和睦相处,热心助人,事迹有口皆碑;孝敬公婆,尽善尽孝,对待家人,无微不至,有目共睹。她,就是为人和蔼可亲、办事热心的乌云花同志,她被布日都称为美女能人。丈夫是嘎查村里的大夫,每天忙于牧民的身体的病情,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家里所有的责任都落在乌云花的身上。

把家里家外照顾的有条不紊,而且把店铺(乌云花民族商店)打理的井井有条。真是我们女人的好榜样。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6

浩勒报吉村的郭琴翠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婆媳关系相处融洽、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她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气氛。

她平时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决,平凡的点点滴滴却无不展现一个好婆婆的形象。

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当外人,用心疼爱,真心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儿子和儿媳刚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她鼓励和支持他们,家里的活都承担下来,让他们专心学习,用儿媳的话说:只因婆婆当初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他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儿子儿媳偶尔发生矛盾了,她从不偏袒儿子,等双方心平气和后,再问原因,谈心、解疙瘩。她总说,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要和儿子过一辈子的人,就应当自己的女儿去处。

她还常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她说,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村民都说郭琴翠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