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热点

斯伦贝谢退出地震采集业务

热点2.03W

斯伦贝谢退出地震采集业务,无所谓对与错,也不会造成行业其他物探企业大规模效仿现象,这只是其根据自身的企业情况并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做出的经营决断。中国油服行业的物探企业应该理性看待,并从中获得启示。

斯伦贝谢退出地震采集业务

油服巨头斯伦贝谢于北京时间1月20日凌晨称,该公司将退出海上及陆地地震采集市场,并将旗下WesternGeco产品系列转型为一项轻资产业务,原因是该公司对其未来回报前景感到担心。“即使考虑到最终可能会有的市场复苏,地震采集业务也是未来唯一无法达到我们的回报预期的业务。”斯伦贝谢首席执行官帕尔·吉布斯贾德评论。斯伦贝谢的这一举动震动了近期的物探乃至石油市场,但细究起来,并非没有前兆:早在2009年,WesternGeco还是物探行业领先者的时候,斯伦贝谢就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将其从二级单位的子公司调整为油藏描述板块的一个业务单元。当时就有分析认为,在斯伦贝谢油田服务的业务体系中,地震采集业务的作用和地位已经逐渐弱化,油藏大概念才符合斯伦贝谢长期发展战略的考量。

斯伦贝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WesternGeco作为斯伦贝谢一个三级业务单元,是业内领先的地球物理公司。分析斯伦贝谢退出地震采集业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于对地球物理行业未来的发展判断。以2014年油价断崖式下跌为时间节点,全球能源领域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油储量峰值理论被推翻、石油需求峰值预期出现、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各国气候协定对石油产业的限制等等,这些无不表明了全球油气行业尤其是石油行业的前景面临挑战,或者至少需要转型升级。而地球物理行业处于油气行业最前端,它受油气行业不景气影响最早、程度最深,随油气行业好转恢复却最慢。

业内领先的CGG公司在2013年开始推行转型计划,在采集板块,重组地震船队,淘汰中低端船只,稳固高端海上市场的地位;出售北美陆上合同业务;加大GGR(处理解释和油藏)板块发展空间,总之一句话是发展轻资产和高利润率的业务。尽管斯伦贝谢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了数次并购,但其同时也在不断剥离市场价值下降的资产、技术及业务单元,走轻资产和高利润率业务之路。近年来,WesternGeco的主营采集业务由于重资产和利润空间狭窄,早已成为被剥离、减值或者对外合作的主要目标(比如WesternGeco的物探装备业务过去相对封闭、不对外出售,迫于市场和竞争压力,早已放开了限制,同时还积极寻求与其他物探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因此,斯伦贝谢退出地震采集业务并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具有战略意图的`长期决策。

二是难抵来自国有地球物理公司的竞争压力。陆上采集市场“两高两低”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度高、资源投入高、利润空间低、进入门槛低;深海采集市场投资大、周期长,也是油公司削减投资的首选。尽管地震采集仍然是物探行业的一大块市场,但是已逐渐成为国际物探公司眼中的鸡肋业务,因为业内不仅存在着BGP、石化油服这类中国国有大型地球物理公司,很多国家也同样都有自己的物探采集队伍,这些公司的国有性质决定了它们为了承担社会责任、维持企业内部稳定,不会轻易放弃或者压缩地震采集业务。这些都导致全球地震采集市场部分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剩余的可招标市场比较有限,且近几年大幅下降,竞争日益白热化。国际物探公司也正是基于这一清醒的认识,与其以卵击石,不如另辟蹊径。

三是自身的不良经营状况所致。2016年,尽管斯伦贝谢成功收购Cameron,但全年斯伦贝谢收入278亿美元,比2015年的355亿美元下降22%,如不包括Cameron的收入更是下降了34%。2017年,斯伦贝谢第四季度的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04亿美元扩大至净亏损22.6亿美元。斯伦贝谢股价近四年来从最高点的118.76美元下降至当前的76.42美元,累计下跌了36%。近几年WesternGeco的收入大幅下降,盈利水平更是降至冰点,而其中地震采集是影响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从短期和长期回报来看,都不能为斯伦贝谢利益链条贡献力量。严峻的经营形势,促使斯伦贝谢尽快做出业务调整与转型,摆脱重资产包袱,压缩用工总量,走轻资产高附加值业务之路。

斯伦贝谢退出地震采集业务,无所谓对与错,也不会造成行业其他物探企业大规模效仿现象,这只是其根据自身的企业情况并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做出的经营决断。中国油服行业的物探企业应该理性看待,并从中获得启示。

一是应当更加重视处理解释和油藏业务的规模化发展。过去十年,WesternGeco进行了重要的调整,逐步建成了遍布全球的31个GeoSolutions 中心,它们将之前分散独立的多用户项目结合起来,在一个中心进行勘探设计、数据处理、深度成像、时移地震等综合业务。这与CGG公司近年来收缩采集,做大做强装备和GGR(处理解释和油藏)业务的发展战略异曲同工。相信业内每一家公司都能看出,未来物探行业的发展重心应该放在处理解释和油藏这一轻资产高附加值业务上,而这一板块目前正是中国物探企业有待提高的部分。为了不被竞争对手弯道超车,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关注,尽快将处理解释油藏业务做优做大做强。

二是严控物探队伍规模,提高地震采集项目效益。以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和中国石化石化油服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物探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最大特点就是员工总量庞大、采集队伍产能过剩。为了解决员工上岗问题,我们依然要坚持发展地震采集业务不动摇。WesternGeco、CGG等国际大物探公司逐步压缩甚至退出采集业务,算是在这一领域向国有物探企业做了妥协让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进一步巩固在地震采集领域的地位,提高话语权,逐步改善在地震采集项目招投标中的被动弱势局面。同时也应该客观审视自身的采集业务,在对手退缩的情况下,不可盲目扩张,相反应该严控物探队伍规模、优化采集业务员工结构,在提高地震采集项目效益方面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