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热点

四季养生之法

热点1.79W

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季节

四季养生之法

人是天地间的产物,从这点来看,人与一棵落叶树没什么大的差别。我们一年四季的身体状态,正像一棵树,从发芽、繁茂、凋萎到落叶,周而复始。顺四时,就是对季节规律的最具原则的养生把握。

1、温带气候,提醒我们“顺四时”

偌大一个地球,究竟哪里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呢?这是地理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中医学对此早有研究。答案是温带。理由:地球上其他地方缺乏明显的四季更替。中医认为,人“秉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人在四季更替明显的地区生活,才能做到“顺四时”。

比如南极和北极,由于地处高寒,几乎全年皆为冬天。半年长夜,半年白昼,阴和阳是绝离的,没有一个适时的交替。热带则是一年长夏,同样没有四季,“波澜不惊”。而在温带,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对人类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使人对外界气候的应对能力增强。所以,生活在温带的人们应该很自豪、很幸福,因为大自然给予了相对优厚的外部环境。

2、你在不自觉地“反季节”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按“顺四时”这个规律来养生、防病的。比如,夏天时,很多人都喜欢待在室内打开空调,而且,唯恐空调温度不够低,屋子不够凉快;冬天时,很多人则待在室内开暖气,而且,唯恐暖气不够热。这些做法,其实都违背了季节规律。

夏天,不少空调“粉丝”来诊所看病,还疑惑地问:“我怎么浑身都不舒服呢?”我就跟他们说:“该出汗时你不出汗,都在体内憋着。你能舒服吗?”所以,我建议,夏天若是开空调时,多少打开点窗子,以利于新鲜空气进入室内,让空气不断循环流动,同时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

无论空调还是电扇,都不要让其对着你直吹,而要让其对着墙或侧面吹,这样可以有一个让空气回旋流动的余地,使人体接受的是温和的凉风。这是因为,天气热的时候,我们的毛孔是开放的,若让空调、电扇迎着我们正面送风,那就成了《黄帝内经》描述的.“虚邪贼风”了。体质虚弱的人若不注意回避,很容易引发感冒发热、腰酸背痛,甚至有的人可能动弹不得。这些例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同样道理,到了冬天,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气血是闭藏的。这时候,若是人为制暖,环境太暖和,导致身体捂得太热,本来闭藏的气血就会往外耗散。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瘟”。也就是说,如果冬天不能够把精血很好地贮藏起来,到了春天就很可能会得瘟病。

所以,虽然冬天开暖气无可非议,但是,建议室温不能太高,控制在20摄氏度就足够了。不能因为人为的因素,加剧室内小气候和室外季节的反差。

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与五脏是直接相关的。

春天时,气血从里往外流,里面的气血相对不足。这时,很多人会有肝气、肝血不足的情况,常常感到失眠、春困。这时,我们应注意养肝。无论男女,最好服用些乌鸡白凤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疗效经过上百年的实践检验。女性以肝为先天,养血为主,服用此药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要以为这只是妇科圣药,男性也会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此证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适量服用。

到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你往往会感到气短、胸闷,这是因为夏气影响了你的心气。我建议多喝点生脉饮(人参1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方药。其中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总体效果有助滋养心气,抵御暑热。

秋天则是气血由外往里走的季节。秋气与肺气相通。这时,可吃点秋梨膏(精选白梨,配合其他润肺生津的药物,加蜂蜜、红枣等佐料制成)。梨有润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经,有助气血速降,帮助人们把气血吸纳回体内。

冬天户外大雪飘飘,人体气血都藏起来了,正是补养的好时机。冬天重在补肾,男性以精气为主,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补血,可服用阿胶、大枣、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剂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中医称这种养生方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在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滋补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则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春季如何养生

春季,嫩芽初苞,万物复苏,白天渐长,太阳熙暖,万物推陈出新。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一年之计在于春”。

1、舒筋护肝健腿养生法

肝主筋,舒筋活络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到大腿根。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和肌肉萎缩等。

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膝肠肌),旋转揉动,可加强肌力,预防腿肚抽筋和肌肉萎缩。

2、春季卧姿调整养肝法

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每天临睡前做1次即可。方法为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顺,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本法对春季津液不足导致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3、春季小便通利养肝法

苏东坡(养生杂记)说:“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小便清利洁净,表明人体水液代谢和肝功能正常。而保持小便清洁、通利的方法有:少食。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小便时不宜过度屏气用力,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而致突然晕倒。饱时气血充足,男性可以保持站立解小便;饥饿时宜蹲式排尿,有利于肝脏的养护。

4、春季简方养生保健法

细辛散。细辛3克、炙甘草1.5克、川芍3克,水煎热呷,每日1次。适用于春季困倦明显者。菊花散、菊花、前胡、旋复花、白芍、玄参、防风各30克,共为末,临睡前用米汤调3克一6克送下。适用于春季头痛、面肿及眼睛涩痒等症。延年散、陈皮120克、甘草60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1次。春季服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养生保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四季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而提出的养生健康原则。

夏季如何养生

1、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夏季五脏属心宜清补,心喜凉,宜食酸,如小麦、猪肉、李子、芹菜等。食物以性寒凉味酸为宜,不吃辛辣温燥的食品。但冷饮不要过度吃,以免伤及正气而引起病理变化。

2、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津液消耗过多,宜清热生津止渴,因暑湿并重,应清热利湿、清暑化湿。长夏五脏属脾,宜淡补,脾恶湿,宜食味甘、性寒的食物。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效,因此不宜食用。

3、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夏季一方面人体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而造成脾胃正气不足,因此应健脾养胃,饮食宜清淡、松软易消化,应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的膳食为主,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品。每餐进食量不要过大,应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如已有疰夏、伤暑、暑湿、中暑先兆发生,则应根据症状合理选择饮食,或者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标签:养生 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