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节日庆典

潮汕的清明习俗和美食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潮汕算是一个美食小天堂了,那么关于潮汕清明节习俗和美食,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编推荐潮汕清明风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潮汕的清明习俗和美食有哪些

潮汕的清明习俗

一、扫墓

清明节是潮汕人历来扫墓祭祖节日,清明节扫墓又称过(挂)春纸。也有潮汕人会在下元节(十月十五)和冬至节扫墓祭祖,这两个节日扫墓又称过(挂)冬纸。潮人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

二、食薄饼

潮汕地区,清明有食薄饼的习俗,据说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沿变而来的。潮汕薄饼分饼皮、馅料两部分,食时用饼皮卷馅料成圆筒状就食。饼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镬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馅分为咸、甜两种。咸馅,是用豆芽、韭菜,配蛋丝、肉丝、香菇丝混合成馅;甜馅,是用“糖葱”为馅,具有潮汕独特风味。糖葱,又称葱糖,是用白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雪白松脆,入口即散。

三、蒸朴籽粿

朴籽粿为潮人清明扫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它是用艾草的嫩叶,和米舂粉,发酵配糖,装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后吃的粿品,也叫碗酵桃。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有清风去淤,清脾健胃之作用。 不过,它是有季节性的食物。所以。只能在一定时期才吃得到。

四、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木长出嫩芽,满目葱翠,一派生机,人们便借上山扫墓之机,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现在潮人往往把扫墓和踏青结合起来,扫墓的同时踏青春游。扫墓时带上一些饮料,等扫墓完毕时,找一处干净平坦的地方,就着祭品和饮料,席地而食,边食边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别有一番乐趣。

五、上坟“挂纸”

“挂纸”,也即扫墓,祭祀先人。这是潮汕地区一项很普遍的民俗活动。

清明节祭祀先人,源于古代寒食节。按历法计算,寒食应在清明节前 两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晋朝陆棚的《邺中记》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重 耳流亡国外十余年,得介之推辅佐,才得以回国掌权。介之推回国后不愿 当官,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宁愿抱木而死也不愿出来。重 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难之日(3月5日)禁烟寒食以纪念他。后来,人们 纪念自己的祖先也在这一天进行。其实,寒食是上古遗风,原与介之推没有 关系。早在《周礼·司帽氏》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制度。 《吕氏春秋·仲春纪》也说:“是日也……无焚山林。”

潮汕人将扫墓称为“挂纸”。扫墓者到了坟地,把坟上的杂草除尽, 坟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然后把水果三牲饼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 满,再上香致意,接着用五彩纸条遍插坟头。潮人这一种刁俗,与中原古 俗大致相同,白居易《寒食野望》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 草绿。”因为纸钱没烧成灰,才有“风吹旷野纸钱飞”的景象。北宋欧阳 修在《五代史·周本纪论》中说:“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 则礼乐政刑,几何不坏矣?”可见扫墓而焚纸钱是不合乎当时的礼制的。 扫墓不焚纸钱之风则有可能源于寒食禁烟的古俗。

潮汕的清明美食

白桃粿

白桃粿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所以做成白,然后点红点。

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猪肉、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白桃粿馅。

粳米粉冲开水做成白桃粿皮,把红桃粿皮搓成长条,捏一小块,压成圆薄皮,包上馅,然后用粿印印出,上蒸笼蒸熟即可,也可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补充】桃粿还有另一种就是 红桃粿。

这种红桃粿是逢年过节吃的,和白桃粿不同。现在,这种食品除了节日以外,平时,潮汕人也会吃,因为好吃嘛。

韭菜粿

韭菜粿,清明节又称食寒节,据说清明节吃韭菜粿有强身的作用。

做法

1、将韭菜洗净凉干,切成小段加入香菇,虾米、猪肉切成小粒混和再加调味料拌匀成馅。

2、将开水冲地瓜粉搅匀搓成皮待用。

3、把粿皮分成小件按压成小碗型,逐件包入馅捏成圆扁形,放进蒸笼炊约10分钟至熟取出便成。吃的时候煎至双面呈金黄色,并配以辣椒酱为佐料,更感开胃爽口。

特点:外白内翠,味道浓郁,是地道的潮汕民间小食。

朴枳粿

清明节又称感恩节,粕籽粿是为记念先人在闹饥荒之时用粕籽充饥,对粕籽感恩之情。粕籽又是中药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朴枳粿的制作过程在上面也有提过,所以也不多说了。

潮汕清明节的习俗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代代相承,是我们后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十大”清明特色美食

浙江一带:清明果

每到清明,浙江南部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

安徽一带:馓子

安徽一带清明节前后会吃馓子。馓子是油炸的,很脆,买来完整的一份总喜欢一口咬开看它变得七零八碎,不过馓子现在也不仅仅是清明美食了,像红薯片一样,成了大家日常零食。

陕西一带:蒸馍

陕西一带清明节一半以蒸馍为食,馍四周作鸟蛇之形的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北方一带: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潮汕一带:薄饼

潮汕人过清明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薄饼分皮、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壤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

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四川一带: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

山东一带:蛋饼、蒸小燕

清明节,山东地区许多人家都要吃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

福建一带:菠菠粿

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建一带特有的清明节供品,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

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

广西各族: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北京:春饼

其实北京没什么特别的清明食物,但有一样食物贯穿北京人整个春天,直到清明。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一咬咬到二月二龙抬头,还要叫回嫁出去的姑娘一起吃,再一咬就咬到了清明。

春饼饼皮比烤鸭饼皮要大,并且有韧性,更有嚼劲儿,北京人称为要有“骨力劲儿”。卷的多是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豆芽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葱花鸡蛋等。油锅里一炸,就成了老外眼中大名鼎鼎的中国“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