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农村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社会要进步需要人才,中国腾飞需要人才。要想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更需要人才。而农村小学相对而言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再加上随着形势的变化,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偏低,大量的家长选择花昂贵的插班费把孩子投进千里之遥的条件更好县城小学,农村学校的发展已受严重威胁,大量的生源外流,学校招不到人,成绩拿不出来,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如何看地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办好每一所学校,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如何使每一个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那么,农村小学质量管理现状如何?质量管理如何?管理中有哪些困惑,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进行此项调查,旨在通过对乐平市农村小学质量管理现状的调查,掌握相关资料,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农村学校内涵的提升。

二、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1、调研时间:2017年1月——2017年2月

2、调研对象:临港中心小学。

3、调研内容:

(1)调查了解校长、学校中层、一线教师年龄结构特点。

(2)调查了解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取得的实践效果。

(3)调查了解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一些成功经验。

(4)调查了解学校在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困惑或思考等。

4.调研方法:问卷、座谈、观察等方法

三、对结果的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大

学校由于所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差别,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开始出现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办学积极性,教育行政对经济条件好,投资多的学校教育资源给予优先配置,直接导致了现在的两级分化。许多人为了孩子到一所好学校读书那真是费尽了心,使尽了力,花光了钱。

2、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在优质教育资源还比较缺乏的时代,有限的好钢(优秀教师,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资金)岂肯用在刀背上!否则升学率怎么能提高,政绩又何在?农村青年教师比例越来越小,老年教师比重越来越大,这样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势便更明显了,于是择校现象便更为不可遏制了。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偏远农村将近1/3的学生随父母打工转学外地,近1/3的

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而转学县城,剩余的1/3很无奈地留在本村学校就读,甚至有失学现象。

3、现行师资均衡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为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策措施听起来可行,但操作起来,用出效果却是很难。在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试想城里大学校的校长、教师交流到乡下的穷乡僻壤怎能安心工作?就是下乡短期支教谁又能保证不是走过场呢?广大的农村老百姓又有谁会对这种昙花一现的情景抱有希望呢?

4、现有人事编制办法有误区

当老师的人都明白,在班级单设的前提下,学校学生数越多,正常运转需要的教师数量比就越小,学生数越少就越费教师。乡下农村校教师老弱病残比例越来越大,课程开不全开不足,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均衡发展又从何谈起?

四、问题对策

1、解决经费难题,改善办学条件

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调整转移支付机制。其次要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好代课老师工资待遇低的问题。

(2)利用有关鼓励大学生支教、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关政策来带动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3)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安排城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别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帮助农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

3、端正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思想

农村基础教育要转变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农村,注重培养全体学生,不应把为高等学府输送人才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4、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特别注重对区域内部薄弱农村学校的扶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使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使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评估,有效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使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相当。

《农村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