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报告

走吧,踏上那遥远的守望路

我记得周国平先生曾说过:“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和周国平样,我也很喜欢“安静”,更喜欢“守望者”这个名称。即使是在最热闹、嘈杂的世间,守望者们仍能拥有宁静而纯粹的心灵,不染尘嚣。他们的职责是与时代的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望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他们在人生的苦旅中选择踏上那遥远而艰辛的守望之路,以一种博思和广阔的胸怀关注着世界,守望着人生。

走吧,踏上那遥远的守望路

我认为鲁迅堪称中国社会的“精神守望者”。他以自己对中国社会的深度体察,对中国普通人命运深切关注,引领着我们,温暖着我们,照亮了我们回归精神家园的路。是的,“守望”需要勇气,但须以“底气”为前提。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出众的精神修养,才能成为社会的“引领者”、思想的导师。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发出阵阵呐喊,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脊梁。梁实秋曾说:“以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许振德这样回忆道:“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钱钟书先生有”横扫清华园图书馆”的志向,他“博征其材,乐守其列”。可见守望者要有极富耐心的思考、“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毅力,深入体察思考社会生活的“万花筒”,继而演绎出让人震颤的“心灵史诗”。

其实说到守望者,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不得不提。麦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而悬崖下是空虚的物欲。貌似玩世不恭的主人公却有这样一个守望麦田的理想,他以智慧和爱心守望着麦田里的孩子,守护着我们人类的未来。那位主人公以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关心着人类的精神价值和未来。把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勇敢地扛在肩上,这就是所有“守望者”勇气的源泉吧

然而要成为守望者,“定力”也是很关键的。要保持安静而不是静止,不是封闭,这才是我心中敬佩的守望者。“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

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当面对这一安静的位置时,袁宏道曾自叹道,“凡从事诗文者,即是‘名根’未尽”,他自叹“毕竟诸缘皆易断,唯此独难除”。有人将文人分为三类:第一类称为俗文人,他们为名利;第二类称为普通文人,他们专写作;第三类称为文化战士,可以说是精神的守望者吧。对于生前名利来说,一个作家或普通人要做到漠不关心,也确实不易。西佗的《历史》中有句名言,“即使是在智者那里,对名声的渴求也是要到最后才能摆脱的弱点”。在如今的潮流中,有人去经商,有人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指点江山。可我更希望在这些活跃的身影之外,看见守望者的寂寞身影。他们关注精神价值,以深邃的目光探索历史和未来,却子然一身,在世俗清闲中生活。他们的寂寥终能沉淀于历史,闪耀出夺目的理性光芒。现在我也这样觉得,人生崇高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守望者们始终站在精神的源头,守望精神园地,把握未来。正如尼采所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由此可见,守望者的“定力”最难得,也最不易。

生活需要守望者,为了追逐幸福,就不能使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守望者望着他们心灵中那一片精神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价值。他们从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去向始终深切关注。我们应该像守望者那样,守的是人类安身立命之土,望的是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我们要有所坚守,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因为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凡潮流都可能淹没人的那一颗脆弱灵魂。当我们投入任何潮流时都要永远保持这一种清醒:“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守望者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迈着坚实的步伐,引领我们走向各自的朝圣路。

守望的路需要我们极富耐心,极其认真地走好每一步。或许我们最终会发现自己越发执著而显老了,但同时我们却得到了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也就成了对生活最有感觉的人,并且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念。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有这种悲观垫底的“守望者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吧!因为只有幸运的人才能有如此机遇。那么走吧,让我们带着“底气”、“勇气”和“定力”,踏上那遥远的守望之路。

标签:守望 踏上 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