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报告

创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创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篇1]

创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镇地处xx市圩南地区,位于兴化、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总)支部,党员1131人。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 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xx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201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38亿元,利税2.95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部署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2015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2015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xx市首届道德模范。2015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xx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xx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特色文化,提升创建内涵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xx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2015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xx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2015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2015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xx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四、开展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泰州或兴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 3000多 万元。

各类报告

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3.18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五、加强设施建设,美化镇容镇貌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5年在 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创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篇2]

一、基本情况

七里坪镇位于大别山南鄂豫边界,是湖北省边际口子镇,是省定扶贫重点镇,老区中心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学员实践基地。也是全国“ 121”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百镇千村”重点镇,连续3届荣获“省级文明镇”。全镇版图面积362平方公里,占全县版图面积的1/5,人口9.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6,全镇69个村,1个居委会,50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2015亩,全镇8个党总支,119个党支部,党员3039名。2015年度被黄冈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乡镇第二名”,先后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乡镇党委‘十面红旗’”,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文明乡镇的创建目标,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营造创建“文明乡镇”,全力打造“平安乡镇”氛围。自加压力,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向争创全国老区第一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主要作法及成绩

2015年党委政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向广大干群及时灌输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应齐头并进”新思想,引导大家全方位多举措促进经济大发展,同心同德创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七里,创建工作硕果累累,涌现出一大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一)发展领域经济,建设经济强镇

1、整合红色资源,拉动经济发展。一是搜集整理红色史料,充分发掘整合红色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擦亮红色名片。通过成功举办大型接待活动及媒体的强力推介,我镇的红色品牌已展现出自身的特色,如诞生过三支红军部队,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三个第一,走出了郑位三、秦基伟、徐深吉等143位将军。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多方筹措资金1100余万元,重建了红四方面军纪念碑,完成了和平街、胜利街和解放街3条街道路面硬化和下水道安装工程。修缮了以长胜街为代表的37处历史遗迹,修建了19座将军石碑。同时,引资实施了“中国万里长征之路民俗文化村”项目,投资3000万元建设“将军红温泉度假山庄”。成功开发出杨山河吧、艾河河谷、香山湖泛舟,对天河漂流8个观赏、休闲、探险旅游项目,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建设。“红色激励人,绿色陶冶人,漂流刺激人”,红色旅游收入达2500万元,其中对天河漂流被誉为“鄂东第一漂”,仅门票收入就达100万元。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我镇运输、餐饮、娱乐业的发展。对天河漂流沿途农民今年人均增收3500元。

2、突出产业特色,夯实农业基础。几年来,镇党委依托自然资源,推进了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花生、板栗、养殖三大特色支柱产业。一是大力推进以地膜花生种植为主的油料生产。2015年,全镇油料种植面积达到15.8万亩,产量7000万公斤,其中地膜花生种植达8.5万亩,建成了腹地线、阳福线、七华线三个万亩地膜花生基地,培植花生加工营销大户达108户。成立了花生协会,花生协会的会员实现了网上交易,进入大市场。我镇已成为黄冈市油料生产第一镇,成为鄂豫边际最大的油料交易繁散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此一项就增加700元。同时,还建成了紫檀线、杨山大小河两个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优质紫苕和土豆基地。盐店河等村创造了“地膜土豆——中稻连作”高效种植模式,并与上好佳食品企业签订了供销合同,迈出了“订单农业”新步伐。二是大力推进“兴山富民”工程,做好绿色文章。建立板栗基地5万亩,高山绿色生态茶园1.2万亩,中药材基地1.1万亩,形成阳福线、腹地线、红华线三大林果基地万亩,连片示范基地。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走科学养殖、规模养殖之路,培植养猪过100头,养羊过100头,养牛过50头的养殖大户200户。

3、整村推进扶贫,发展村级经济。盐店河村是我镇整村推进扶贫示范点。该村两委班子成员抓住政策机遇,硬化通村公路4.8公里,新建村级办公场所,养老院和学生宿舍各一座,水泥硬化操场、稻场数万平方米,高标准建成水泥桥两座,养猪场、园艺场各一个,分三处建起新村30户,沼气用户达180户,户户能电话、通有线,家家有地膜花生和林特基地面积,全村农民人平纯收达2850元。

市扶贫的经岗村,在扶贫工作中,村“两委”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实际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振兴板块经济,新建了林特基地2500亩,养殖基地15个,落实了科学种植管理,强化了村组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我们还相继推出了福德桥、许葛楼、檀树岗等多个发展基础好、发展后劲足的明星村,实行产业带动、技术示范,大力招商引资,建成投产鑫森木业、必利达服饰有限公司等,转移劳力3000人,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整体联动促发展。

(二)发展小城镇,带动大农村

作为红色旅游带,七里坪的镇区形象,村容村貌,对于经济增强以及城乡一体化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几年来,我镇小城镇建设屡莸殊荣,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百镇千村重点镇”。党委政府不断发扬老区光荣革命传统,始终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以“争创全国老区第一镇,创建省级文明镇”作为长期的近期奋斗目标,大力开展以提高全镇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各种建设管理为基础,以多层次、全方位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的文明乡镇创建工作。不断突出老区特色,将建设与管理结合,城镇创建与农村创建相结合,不断构建七里精神,形成“团结、拼搏、创新、争先、热爱七里、建设七里、奉献七里”的新的精神风貌;不断增强城镇多元化功能,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审批一支笔”的作法,使村镇建设进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

创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篇3]

近年来,我们按照《兴平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坚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契机,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以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主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做好“最美兴平人”推荐评选工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开展“讲诚实、守法纪、知礼仪”道德大讲堂,扎实推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四大活动”和“三个文明”进机关活动,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北华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同时,在辖区主要人口密集区、交通要路、单位围墙及院内设立宣传牌等,全力营造创建氛围,扎实推进文明镇创建工作。

二、贯彻《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

1、学习宣传学习贯彻精神。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重点,不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研讨,凝聚共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极参与评选兴平市道德模范活动,开展传唱公民道德歌曲和优秀民族歌曲活动。

2、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按照“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要求,坚持“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原则,不断深化“共铸

诚信”活动;大兴文明礼仪、读书学习、勤俭节约之风,使文明之风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深化“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整治“庸、懒、散、奢、乱”等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开展挂牌上岗、文明上岗和“创佳选优评差”竞赛活动,提升服务水平,树立文明形象,树立机关单位、窗口行业文明新风;实施文明餐桌行动,倡导践行节俭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和文明用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杜绝舌尖浪费,树立文明消费新风,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

3、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三个倡导”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工作、生活的各方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革命传统、国防历史和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加强形势政策宣传,弘扬、宣传、践行 “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加强“四德”建设,形成“六礼”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俭等道德规范,引导全镇干部群众争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争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好职工,争当“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好家庭,形成扬荣弃耻、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组织参与“乐善好施、善行兴平”为主题的“五十佳”评选活动。2015年南八一村村民何用贤、南佐村村民宋彩莲分别荣获兴平市“文明市民”和“助人为乐”荣誉;2015年,田阜村陈列芳、湾里村李志勇分别被授予“最美兴平人”称号,带动和涌现出了一批道德模范典型人物。

4、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今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践行群众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水平,继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推进诚信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通过宣讲教育、参与教育、警示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在全镇干部群众尤其青少年中,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解决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良好风气的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广泛组织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营造公民道德教育浓度氛围,充分利用党团生活、文艺宣传等形式,在村、中小学、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深入开展以“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内容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开展“创文明村、促政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争做人民满意服务员”活动。

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为重点,在村党支部开展“五加强”活动,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以干部素质的提高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是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推进文明村庄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级创建、典型示范、全面覆盖”的要求,围绕打造新型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广泛开展和谐村社、居民小组、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南佐、南八一、韩家三个文明村,湾里、张耳两个绿色家园示范村。 ——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利用农闲、重大节日、古会等,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别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健康文明的娱乐健身活动,全镇27个行政村都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乡风文明程度。2015年、2015年,连续两年参加了兴平市文明办组织的“舞动兴平”广场舞大赛。  ——举办“道德大讲堂”活动,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以提升群众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广泛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凡人善举,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省身修德,自我提升,形成了“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良好社会风尚。分别邀请了咸阳市委党校曹峰春老师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国劳模、南佐村党支部书记裴小静就“农村孝道及尊老爱幼”给镇村干部进行了专题讲解。

——深入开展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及村容村貌治理,破除农村“六乱”现象;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倡导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风尚。

5、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团委、妇联、综治办、派出所负责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取缔黑网吧一处;突出学校教育,成立了以教育专干和校长为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中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确保全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村组做到机构、人员、经费、措施“四落实”,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推进村社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未成年人多提供环境良好的校外活动场所。

三是扎实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市委、市政府和关工委的要求,努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

——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各中小学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感谢妈妈”为妈妈做一件事活动;利用“清明节”开展诗文朗诵活动,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结合建党节日,开展了“童心向党”歌咏活动。

——积极开展“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把每年3月份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标兵”、“小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向身边文明礼仪标兵学习、向身边道德模范人物学习”和“幸

福中国”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小公民践行社会公德”活动,组织学生校园植树,美化环境,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活动;利用每周一升国旗活动,开展国旗下“爱祖国,我行动”演讲活动,不断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各中小学按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对困难生和有思想负担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不良心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开展法律讲堂,塑造未成年人健康心理,使未成年从小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慰问贫困留守儿童,送去学校的温暖和关爱。张耳小学与市妇联携手,建立了“红凤”工程,资助和帮扶贫困女童300余名;南佐小学与西安交大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创立了“西安交大社会实践基地”,免费辅导培训当地教师,为教师们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中心小学和张耳小学与西安外国语学院建立了互助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帮扶活动;省妇联在希望幼儿园建立了全省首家“儿童成长家园”,开设了家长课堂、技能培训、游戏娱乐等课目,每逢周六,为全园教师及家长面对面授课,使各位教师及家长在教育学生和孩子问题上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开设了“空中爱心大传递”活动,为留守儿童与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使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有了直观的了解。

虽然我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

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行业文明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三是各项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咸阳市级文明镇为标尺,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举措,丰富活动内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创建咸阳市文明镇工作任务,努力把北华建设成“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和谐”的文明镇。

创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篇4]

巉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25年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新莽权衡”和镇域内广为分布的汉墓群及古安西城遗址就是历史的见证。巉口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是安定区北部经济和文化中心。境内310、312国道,巉柳高速公路、天巉高等级公路、巉郭公路等国家和省级交通主干线错综交汇,陇海铁路纵贯全境,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物流畅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揽,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小康建设为目标,着眼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播和谐文化,对三个文明建设做到了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巉口镇党委、政府一贯把创建全国文明镇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实际,制订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干事创业精神,并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威望。为切实做好文明镇创建工作, 镇上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每年初镇上与各村、各单位都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严格兑现奖罚。在创建工作中,他们把文明镇创建列

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整体推动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成员积极抓的良好局面。目前,镇党委已达到“五好乡镇党委”标准,又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文明镇的创建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巉口镇党委、政府按照“改善条件、依靠科技、瞄准市场、调整结构”的总体思路,走“巉口人民要致富,少生孩子多栽树,三种两养输劳务”的路子,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区两城”战略,从而使该镇经济实力大增。

自2000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来。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资金9.6亿元,完成了以“世纪大道”为主线的“三纵三横”主干道路及供、排水管道工程建设;建成了330KV、110KV变电站和投资1200万元的自来水项目;先后培育的扶正制药、金羚生化、陇峰淀粉、蓝天淀粉、薯峰淀粉、田丰面业等工业企业已投产见效;引资新建的总投资1200万元的圣大方舟6万吨变性淀粉项目正在建设;建成无绳电讯塔、移动电讯塔和联通电讯塔各一座;还建成了中国马铃薯之乡——巉口市场和地下式、半地下式马铃薯贮藏库4座共200窖,累计贮藏能力达到3万吨。

在生态建设方面,该镇走出了退耕—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6.57万亩,荒山造林5.8万亩。朱家山、金盆山、凤凰山、龙滩等九条流域治理示范点已成为干旱地区生态治理的典范。目前全镇绿化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绿化率达37.5%。

基础条件改善方面,全镇累计修建水平梯田11万亩,使农民人均有了4.1亩的口粮稳饱田;新修、维修镇村道路44条244.6公里,过水桥及拦储工程3处。截至2015年底,全镇共建成水窖15300眼,户均达到2.3眼,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已有1500多户农村居

民用上了沼气,占总户数的1/5。2015年,结合“141”工程建设,全镇规划建设水窖368眼、集流场132处,目前已完成水窖300眼、集流场114处。

培育优势产业方面,镇上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5年,全镇种植马铃薯

8.7万亩,总产量达到8.9万吨,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达到1340元,输出劳务6730人,人均劳务收入增加至1200元。截止目前,全镇种植优质牧草4.49万亩,建设养殖小区2处70户,改建标准化圈舍1800多间,发展肉羊及小尾寒羊养殖1700余户6800多只,使全镇畜禽饲养量累计达69000头。2015年,全镇GDP达到1.5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在全国文明镇创建过程中,巉口镇营造载体,丰富内涵,积极搭建创建工作联动平台。

一是结合各类评先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建设。该镇坚持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争创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实惠、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同时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全镇已有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1个,区级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8个。“三选五评”户144户,十星级文明农户2085户,占31.5%,七星级以上文明农户3686户,占81.3%。

二是结合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该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全镇品德端正不违法、计划生育不超生、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移风易俗不浪费等文明新风不断涌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强化社会和家庭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使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了社会化开放性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农村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中,结合农村“小三讲”活动,充分利用镇业余党校、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及农村远教站点等教育阵地,定期组织村班子成员、农村党员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和辅导讲课,仅今年,全镇共组织各类培训23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1900人次。通过宣讲和学习培训,使每户农民家中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

三是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关注民生。目前,全镇有418户1351人纳入农村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总投资90万元、建筑面积950㎡、的“五保家园”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同时,不断加大救灾救济工作投入,真正实现“灾有所救、贫有所济、困有所帮、残有所助、老有所养”的目标。近年来,该镇先后新建了赵家铺学校、大柏林学校、松川学校;巉小、幼儿园实现了通水、通暖;完成了龙滩小学、景泉中学、周家庄小学的排危建校和刘家坡小学的整体搬迁;完成了巉口中学教学楼建设。全镇学生总数达到5866人,“双基”教育达标,标准化学校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善,18个村均建有标准化卫生所。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仅今年,全镇共参合6648户25218人,参合率95%以上。

同时,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拓展。各村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 2015年建成了藏书2100余册的康家庄“农家书屋”,2015年又建成了成列从古到今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的“陇中人家”。目前,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电话覆盖率达到70%以上,镇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四是结合综合治理工作,全力维护区域社会稳定。该镇全面落实维护社会治安责任制,每年初镇上与各行政村和企业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分级负责制。同时,加强了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护庄队、护厂队、护校队为主的防控体系,设立了110报警点,并在扶正制药厂建立了警务室,在康家庄、赵家铺等村建立了技防示范点。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确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特大事不出镇。目前全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五是结合环境优化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上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环境保护知识得到了普及。三家淀粉企业全部建了排污设施,使镇区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围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整治活动,使农村“六乱”现象得到了治理,杜绝了滥砍、滥伐、滥采、滥挖等破坏生态事件的发生。

按照“二十字”方针,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112户的新农村示范点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且每户配套了圈舍、沼气、水窖和菜窖。加之去年实施的300户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巉口镇将形成以马铃薯市场为主的物流商贸业、以肉羊等特色养殖为主的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通过希望学校工程、生态富民工程、农村通达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实施,以及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已有15个行政村达到了“五有、五通、五化、五改”的标准,占全镇18个行政村的63%。

巉口的文明创建吸引来了中央、省、市领导关注的目光。2004年5月17日,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来到巉口,她参观了赵家铺村的退耕还林点,并走访了农民家庭。2004年7月25日,原中央政治局棠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又来到巉口……各纪领导的到来,对该镇的三个文明创建给予了很大的关怀、支持和鼓舞。

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和着新时代的脚步,巉口古镇流光溢彩,新韵焕发。梯田如诗,林草似画;路网纵横,车辆飞奔;产业兴旺,事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创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三里畈镇党委、政府和全镇7万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请各位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就三里畈镇近三年来创建省级文明镇的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三里畈镇位于罗田县西部,总面积203.5平方公里,辖43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7万人。2015年以来,我们在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镇”荣誉称号后,再上认识,再添举措,再加力度,开展了新一轮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5.2亿元,财政收入21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和16.5%,农民人平纯收达5428元,比上年净增270元,顺利进入全市“二十强”乡镇。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落实“四个到位”,上下联动抓创建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坚持把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列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每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把创建省级文明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并利用会议和广播、电视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省级 1

文明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具体要求,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责任机制到位。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三里畈镇创建省级文明镇实施方案》,把创建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把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情况纳入镇、村和镇直机关单位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镇、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强化考核,奖优罚劣。

四是资金投入到位。镇政府在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投入逐年增加,对创建省级文明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做到及时研究、及时审批,足额拨付,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四个重点”,夯实基础抓创建

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基础的强力支撑。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城建亮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五大战略,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高标准、高起点兴建了板栗、甜柿、中药材等产业基地230多个,面积达1.5万多亩,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实现了户平调整一亩田、增收过千元的目标。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现在全镇95%的农户建起了楼房,自来水入户率达98%,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安装率均达90%以上。

2

(二)突出抓好镇域工业扩张。立足开发本地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以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服装加工和温泉疗养为主的五大工业体系。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引进各类外来投资企业20多家,累计引资近6亿元。建大铸业、华阳生化、天竹药业等企业增加投资5000多万元,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去年,我们通过引进山东客商,重新盘活了濒临倒闭的水泥厂,年产值可达9000万元。此外,我们还成功争取武汉丰太集团投资温泉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该项目已正式签约。

(三)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我们狠抓了村级办公活动场所、通村公路、农田水利、五小(厕所、牛栏、猪圈、沼气池、晒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中完成了22个村、61.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村自为战,先后兴修塘堰230多处,完成渠道清淤120多公里,整修水库4座,改造低产田1800多亩。在城镇建设上,投资2000多万元,完善了市政设施,新拓展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三纵九横”的城建格局。

(四)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00%,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相继考入大专院校。科技推广、科技应用蓬勃开展,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村文化事业不断繁荣,送戏、送电影、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全镇已建立农家书屋4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43个。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2015年参合率达99.3%。农村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孤寡老人集中供养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健全,“平安村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群众安居乐业。

三、注重“四个环节”,丰富内涵抓创建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的核心,只有思想道德建设抓好了,公民的文明程度才会不断提高。为此,我们多层面、多形式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一是注重从思想上“育”。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把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重点,采取举办专题报告会、进村入户宣讲、举办演讲比赛、组织理论测试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打牢文明创建的基础。

二是注重从宣传上“引”。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学习资料等途径,把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宣传到家喻户晓,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道德、弘扬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是注重从典型上“推”。在全镇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清洁家园”等系列活动,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充分发挥党校、农民夜校、党员活动室、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学科

学、讲科学、用科学”活动,增强群众的致富技能。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十星级个体工商户”、致富能手、新农村建设示范户等创建活动,在全镇树立了“板栗大户”金如兵、养羊能手刘锦秀、纳税大户李汉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是注重从活动上“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组织业余文艺队伍,常年深入农村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体育活动场所建设不断推进,全镇坚持每年集中举办一到两次篮球赛、棋牌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充分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的热潮。

四、加强“四个建设”,统筹推进抓创建

一是加强党委自身建设。镇党委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为目标,扎实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利用“干部夜校”,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以“进百姓门、解百姓愁、致百姓富”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把创建工作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之中。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近三年来,全镇新建和改扩建了22个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以“三级联创”为抓手,以“五个基本”建设为主线,强党委龙头,强支部堡垒,强党员作用,基层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呈现出活力迸发的可喜局面。

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执行良好,全镇上下民主气氛浓厚,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镇村两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水平不断提高。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43个行政村均未发生新增债务现象,农民两补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没有发生越级上访现象。

我镇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上级领导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决心借这次检查验收的东风,进一步查缺补漏,抓好整改,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省级文明镇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开创我镇各项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