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报告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土地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命根子”。随着社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乡正是劳务输出的大乡典型。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契约的形式,把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自愿交付给他人经营,毅然告别土地,进城入厂做买卖。农村土地流转在这一背景下得到大力推动,对进一步改变农业产业格局、实现现代化产生起着重大作用。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据不完全统计,我乡土地的流转面积达6.08万亩,其中耕地762.6亩,山林6万亩。调查中,我们发现土地流转成效较好的主要集中公路沿线的**、**、等村,这些村耕地流转的面积约占全乡耕地流转面积的60%左右。

一、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1、流转的面积逐步扩大。我乡土地流转的面积逐年增加。1995年全乡土地流转面积不到2万亩,今年已达6.08万亩,增长了3.04倍。特别是近两年来,初步出现了由小块流转向成片规模流转的新变化。

2、流转的形式不断丰富。据调查,我乡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委托代管,即外出务工的农户委托亲戚、朋友、邻居耕种,税费负担与收益分配由代管人与委托人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商定。二是股份合作,即集体或个人以土

地入股,与他人或单位进行共同开发经营,分享效益。如**养牛合作社按地按资按技术入股,这种合作形式既解决了有技术无土地的矛盾,又解决了地主缺资金、缺技术搞开发的矛盾。三是对外招租,即村组集体将集中连片的低产田,或将集体原来统一经营或承包的山林、果园、水面及荒地,以招标的形式租给大户经营。如**村的**农牧种鸡场与**村的**蔬菜基地,承包者带资金和技术落户发展现代养殖和种植。此外,拍卖、以租抵债等形式在土地流转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3、土地跨区域流转逐渐增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潜能的不断释放,许多能人大户已不满足于本地有限的土地资源,从而使土地跨村、跨乡流转的面积逐步扩大,土地经营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区域界限。据初步统计,全乡跨区域流转土地用于种植、养殖的项目就达5个。仅**村就对外(外乡)招租300余亩,**村承包了出去土地110亩发展火龙果与淮山种植。

二、土地流转的成效

1、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乡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指定一名副乡长专门分管土地,并大力支持能人大户租赁集体或个人的土地用于多样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在种植方面,由耕种效益较低的玉米、水稻转向耕种优质水果、大棚蔬菜等效益较高的作物。目前全乡在土地流转中已涌现出了一批调整结构的“排头兵”,为推动全乡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作出了示范。如**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租用土地300余亩大力发展现代化无公害蔬菜种植。在蔬菜基地的带动下,周边有超过30多户农户参与到种植无公害蔬菜中来,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同时蔬菜基地还能帮助村里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2、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合理转移。土地流转一方面催放了土地的巨大潜能,同时又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大约有3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将耕地以流转的形式处理后,纷纷外出经商、开店、打工,从而有效解决了目前农村劳力过剩、弃耕抛荒现象严重的问题。目前出现一个“走出去,走回来”的现象,外出打工的群众接受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掌握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纷纷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在**村,主任利用学到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把自家的养猪场办得有声有色,同时还带领村民办起来养猪专业合作社,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3、提高了土地使用价值。土地合理流转后,土地逐步向大户和能人集中,经营者实现了市场化、规模化的生产,改变了农村经济长期存在的品种老化、管理落后、经营小打小闹的不良布局,使土地的潜能得到了大幅度的释放。如**村的55亩耕地用来种植淮山,年产5000多斤,产值达3.2万元,效益比种植水稻大为提高。银村承包出去900多亩荒山,承包20年,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60万元,栽种优质桉木,

预计进入砍伐期产值可达百万元以上,同时可以为20人以上提供劳动就业机会。目前,农地流转后的经营对象,开始出现由原来的能人大户为主逐渐向工商企业转移的趋势,经营内容开始转向发展现代化高效连片种养殖业。

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1、土地资源配臵效率不高。一是部分土地利用效率低。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他们不会放弃土地,即使土地采取转包、出租、代耕等方式流转,由于流转期限短,经营者往往采取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土地贫瘠。二是存在不规模经济现象。由于责任制初期形成的田地零分细划,自发流转的农户普遍规模小、不成片,机械操作十分不便,制约了土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