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报告

地质公园实习报告三篇

篇一:开滦地质公园实习实习报告

地质公园实习报告三篇

河北联合大学

开滦地质公园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开滦矿山公园,河北能源学院,教学楼2510教室

学 院: 矿业工程学院

专 业: XXXXXXX

班 级: XXXXX

学 生:XXX

指导教师: XXX XXX XXX XXX

安全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意义------------------------------------------------------4

三实习安排------------------------------------------------------5

四实习内容------------------------------------------------------6

五实习感悟------------------------------------------------------11

一 实习目的

认识性实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它是与今后的职业生活最直接联系的,学生在认识性实习过程中能够对今后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因此认识实习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认识性实习,就没有完整的教育。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首先要提高认识实习管理的质量,为学生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的前两年里,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普通地质学”、“矿山测量”、“岩体力学”、“矿山地质”等专业基础课。在这次认识性实习中,无疑是对这些课程的巩固与提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对井下开采有初步认识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这次认识性实习,我对矿井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了解掘进和回采工艺方法及劳动组织管理,初步了解了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同时,这次认识性实习为马上进行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认识认识性实习让我树立了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指明了方向。

认识实习是高等院校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以培养我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井巷工程的知识、井下开采的过程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工人师傅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所必须的,从而近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

我们在实习中了解到了煤矿生产系统,以及现代煤矿开采作业的工作组织与实施基本情况。通过参观实践,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生产实习,使我对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为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使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初步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并为以后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实践基础。

二 实习意义

1.了解煤矿企业一般的生产过程,包括矿井开拓、采煤方法、矿井通风系统、井巷掘进及支护和矿井安全技术等。

2.通过实习和专题调查,使学生能更多地学到初步的实际生产中的科学知识和组织管理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以及编写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看煤矿安全相关图纸,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报告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4.为提高实习效果,实习前师生应做充分的准备,包括讲解采矿相关内容,观看采矿模型等。实习中学生应按时参加实习期间安排的一切教学活动,虚心向教师,专业人员学习请教。

5.遵守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

6充分认识理论,实践、自身素质与工作的关系。我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达到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的作用。

7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订了完整的实习计划。

8勇于面对困难。了解了井下工作条件恶劣,在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后,树立正视困难、不怕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心与意念,我们坚持将在井下遇到的各种困难一一解决掉。

三 实习安排

篇二:北京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实习报告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实习报告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它位于延庆县东北部千家店镇域内。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原生硅化木群,对研究北京及华北地区古地理、 古气候环境、古树木发育状况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10月28日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其进行实地考察。

点一:硅化木馆

在该点,参观硅化木以及各类化石,并了解到硅化木的形成过程。硅化木是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常见的木化石类型。它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由于这种大型树木的原生环境应该是湖岸的沼泽带或者远离湖岸的森林地带,再结合盆地的基本特征,可知本区硅化木的出现与大规模的湖泛关系密切,但是硅化木的形成需要在偏酸性的沉积环境才可以发生硅酸交代作用,普通的湖泛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酸性物质,通过对本区泥岩样品的薄片观测研究发现湖泛发育期伴有火山活动,火山碎屑提供的酸性物质为硅化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本区硅化木是大规模的湖泛和火山活动的综合产物。

点二:路边硅化木

在对其观察的过程中主要对上、下硅化木层详细观察。通过对下硅木层围

岩的观察,发现其含有粉砂质(凝灰岩),泥岩,块状层理(贝壳状断口),含植物碎屑,代表洪水快速堆积。上硅化木层直径2.5米,为已知的最大者,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上覆的水平层理黑色页岩挤压变形或出现密集劈理,存在黄色薄层凝灰岩夹层。上硅化木层还观察到双壳类印模,通过对印模的观察可知,该区存在两类湖生动物群。区分泥岩和砂岩,砂岩颗粒较大,通过直径判断或者用牙齿“擦”。直径在2毫米以上的为砾石。

点三:层序旋回

在山体上出现大型的层序旋回,为砂岩、砾岩、砂岩的旋回. 沉积旋回是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沉积格局的构造控制因素:沉积相展布、物源方向等。

点四:不整合面观察点

通过对不整合面的'观察可以大致了解该区曾经发生的沉积剥蚀过程,对不整合面底部进行观察发现有不同层理方向巨砾的堆叠,并且局部伴有垮塌的角砾岩。土城子组不整合于雾迷山组之上,为盆地主要的充填地层序列,雾迷山组的岩心主要为一套白云岩、硅质条纹—条带及团块白云岩组合。在路边可见滚石,为白云岩,并可见叠层石。

通过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对于硅化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该地区的层序地层进行观察,但再后期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例如查找资料,进一步分析。希望对以后的构造地质学习有更多的帮助。

篇三:地质公园实习报告

绪言:

暑假期间,为了丰富我们对地质的认识,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地质实习,这将会使我们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实习的目的:

通过野外实践教学,了解常见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认识常见的地质现象,如断层、褶皱,了解各种地质作用,近一步充实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河流的地质作用及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了解海洋地质作用及海岸地貌特征。进一步充实课堂所学的地质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各种地质作用、地质现象,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以地质学发展变化的观点进入地质科学的实验室-----大自然。

实习任务:

认识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包括三大岩中常见岩石的野外认识,不同类型地层的接触关系,判断褶皱和断裂构造,以及对风化构造、河流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岩浆作用等地质现象的了解,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地质知识。地质课程的野外教学实习实质就是现场地质教学,效果会更直观、更生动。

一、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实习区位置与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目的地是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 km,宽6 km,全市海岸线总长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

柳江村位于石门寨西南4km处,由晚太古代绥中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高耸的盆地周边,以上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构成低洼的丘陵和平原状的盆形地貌,即柳江盆地;从地质构造角度看,是一个西翼陡东翼缓的比较宽缓的向斜构造,故又有人称其为“柳江向斜”。

柳江盆地中国北方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峭山岭所包围,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盆地中西部岩浆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60---300米,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盆地内主要水系为大石河,大石河由西北东南方向纵贯盆地,出盆地后于山海关西侧注入渤海。其他的河流有汤河、戴河和洋河,均为入海水系。 实习区以丰富多彩的地质现象及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地质教学实习基地。每年都吸引全国各地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性质的地质实习,实习区有地质学家摇篮的美称。

1.2气候特征

本区属暖湿半湿润季风带华北型大陆性气候区。

气温:历年平均气温为10.5℃,元月最冷,最低为-21.5℃,冬季平均-7℃,7月最热,最高39.9℃,夏季平均为25.7℃.

降水:多年平均695.5mm,最大1273.5mm,最小为320.1mm,降水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75%.冬季降雪稀少

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1646.3mm是降水量的2.3倍.蒸发量最大月份是5月,可达234.0mm。

1.3地形地貌

1.3.1 基本介绍

在实习区内未见太古界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下元古界变质岩系广泛分布于柳江盆地外围和山海关、海滨一带。区内缺失中元古界。上元古界及其以晚各时代地层,广泛出露于柳江盆地范围内。

柳江盆地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在盆地范围内,出露的最古老地层为上元

古界青白口系,缺失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地层在盆地范围内广泛发育,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其发育情况与华北其他地区基本相同,缺失中、上奧陶统、志瘤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中生界以陆相岩和岩浆岩为特征,缺失下、中三叠统和白垩系。新生界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集中在区内的河谷地带。

1.3.2 喀斯特地貌

溶沟与石芽是一种规模较小的地表岩溶地形,在砂锅店和东部落一带的石灰岩中发育完好。这里的石芽一般高1.5m左右,远远望去,很像雨后春笋,挺立于地表。石芽间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中分布有少量的岩溶堆积物。溶沟是地表流水沿石灰岩表面的裂隙流动,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所形成的,随着溶蚀作用的不断进行,灰岩中的缝隙不断扩大,其沟通性亦越来越好,因而加速了地表流水的循环,岩石作用愈加容易进行。随着溶沟的不断发生发展,其规模愈来愈大,介于其间的石芽渐渐显露于地表,形成了现在的地表岩溶景观。

喀斯特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和冲蚀所形成的沟槽间突起与沟槽形态,是喀斯特区山坡上和盆地里常见的一种凹凸不平的地形。水的溶蚀和冲蚀,以及植物的作用,使岩石层面和节理处开始形成微小的沟槽,以及加深扩大的沟、小盆、斗和不规则坑等,统称为溶痕。溶痕加深成为沟槽形态,称溶沟;沟槽间的突起称石芽。溶沟宽十余厘米至 2米,深由数厘米至3米,长度不超过深度5倍者为溶沟,大于5倍者为溶槽,其底部往往被土及碎石所充填。被溶沟分割残存的、高度不超过3米的石芽,常分布在斜坡上。当石芽全被溶蚀残余堆积物──红土所掩埋,则称为埋藏石芽。石灰岩发育良好。

1.3.3鸡冠山地质地貌

地堑构造位于鸡冠山汤河流域。来到鸡冠山,首先看到一条河道,河两侧依次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汤河,定点为40°02.767′N,119°31.248′E ,高程83.5m。汤河两岸,有由两组正断层组成,通过实地测量,大平山东侧走向为30°,倾角120°,倾向东南;南岸鸡冠山北坡走向94°,倾角4°,倾向东西。鸡冠地堑向西南方向变窄、向北东方向撒开,成一箕状。这两组正断层组合成三级台阶。在大平台南沟沟底南北向正断层旁侧有挤压小褶皱,说明断裂带是挤压之后产生的。台阶陡崖(断层崖或次生断层崖)由龙山组黄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组成。

在鸡冠山主要观察岩层及观察汤河河谷地貌。鸡冠山由燕山运动形成,并且曾经勘察出由于海洋作用产生的石头,说明鸡冠山原来是海底的一部分.鸡冠山山脚为花岗岩岩层,依次向上分别为石英砂岩、页岩、泥岩及上方风化的岩石。鸡冠山上的断层面,其陡峭方向为倾斜转动的方向,断层面在空间的位置取决与走向,倾角和倾向,且正断层是由于张应力形成,逆断层由剪切力形成.在山顶还能观察到汤河地堑。汤河地堑位于鸡冠山和上平山之间,由几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组合而成,河谷东侧断层面西倾,西侧断层面向东倾,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在山顶还有发育比较完好的由波浪作用形成的岩石。(汤河地堑)

1.3.4海洋地质作用

海洋水文及地貌

纵观秦皇岛地区海岸不难看出,它一部分凸向海中,一部分凹向陆地,构成了一种弯曲波状的岬角式海岸,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分别位于海岬部位。在海岬地带,海岸基岩裸露,水深坡陡,坡能聚合,是海蚀作用为主的地区,海水动力(主要是波浪作用)强烈掏蚀撞击岸岩的基石,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形,如海蚀洞穴、海蚀崖等。